- 註冊時間
- 2008-3-22
- 最後登錄
- 2024-12-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74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3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電子製造服務廠(EMS):鴻海第二季合併營收較第一季成長兩成,税後淨利卻衰退6.9%,因而引發外資分析師一片調降聲浪,由於鴻海幾乎囊括了今年最熱門科技產品(如:Iphone、iPan)的所有訂單,獲利衰退幾乎就是來自娛成本增加,而工資成長就是最大的殺手。
由於大陸近年來面臨房價高漲、所得分配不軍的社會問題,調升工資仍將是往後數年的政策,相關廠商的成本增加趨勢很難逆轉,由於這是結構性的改變,對於獲利的殺傷力不容小覷,相關產業要嘛加速擴增營收,要嘛西遷降低成本,不然很難扭轉外資看空的心態。
除了成本增加的劣勢值得投資人關切外,鴻海依34號、35號公報認列了轉投資公司資產減損21.38億元,推測子虧損應是來自富士康,也就是富士康餘2005年併購奇美通訊之後,併購價格超過公司淨值的部分就轉列為公司的商譽(無形資產),在評估獲利能力未能恢復下,商譽需要提列減損,這幾年智慧手機成為手機產業成長主力,富士康在子領域的競爭優勢不足,獲利未有表現,自然面臨商譽提列減損的窘境。
金融風暴過後,企業手頭上的現金多多,多家廠商都加速進行併購,台積電(2330)併購乾坤、元太(8069)併購環泰、大聯大(3702)併購友尚及雷凌(3534)併購誠致等,許多併購都是市值規模差不多大的廠商進行合併,在併購價格遠高扵淨值的情況下,雖然短期內廠商的獲利仍處扵增長期,併購的綜效也可能帶來成本降低的效果。
不過,若是產業落入衰退期,或是獲利表現不如併購前所預期的樂觀,提列商譽減損的壓力就大大提升,以元太併購E-INK為例,公司合併報表的淨值218億元中,無形資產就佔了99億元,帳列商譽及專利權金額分別為60.6億元及33.56億元,專利權分12年攤消,商譽則不予攤消,每年定期進行減損測試,今年上半年的商譽攤銷金額為零。
但是電子書產業在iPad加入戰局後,聲勢已大不如前,包括友達(2409)、三星及日本面板廠商也都積極開發自家的電子紙技術,因此元太的獲利能否支撐過大的商譽金額仍有疑慮,而其他進行購併的廠商也都面臨類似的情況,這將是投資人長期需觀察的重點。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