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7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德這一範疇,有著豐富的內容。一般說,德與道常常對舉。《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
意思道生化萬物,而德畜養萬物。道是萬物的總根源,德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道既無形無象,德作為
體現在具體事物中的道,也沒有形象可言。所以道門中人士常道德聯稱。認為它們是至虛至寂,卻是一
切萬物最終最深奧的祖宗。
德是道之得
德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就具體每一事物言,所謂德,就是得到了道。唐朝孟安排《道教義樞》說:「
德,就是得,就是成,就是不失去(道)。」因此,德與有時說的「道性」是一致的。道是無所不在的
,萬物皆有道性。《莊子》中就說過:「道『無所不在』,它可以在螻蟻,在瓦甓,在屎溺。」不管是
萬物中最靈的人,還是最卑微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有道。《西昇經》說:「道非獨在我,萬物皆有之。
」這種萬物皆有的道性,也就是德。
德是道之用
德是道的體現,道是德的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對每一具體事物的養育、規範等作用必需通過德來
發揮。道體虛無,主無,德則存在於具體每一物中,主有。當然,這兒說的體用,不是將道和德分為兩
個不相干的東西,而只是從不同場合不同功能來加以討論。從根本上說,德與道是統一的,是同一範疇
的兩重含義。所以,《道教義樞》卷一引玄靖法師的話說:「道德一體而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從二者的功能、作用範圍而言,有所區別,所以是二,但它們只是同一個本體的不同表現,所以又是
不二。同樣,兩者雖為一,作用又有區別,所以是一又非一。
文出:中國道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