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田良寬造像碑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23 22:17: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田良寬造像碑現藏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出處不詳,無年號,約作於北魏正始至延昌年間(504-515年)。略呈梯形,尺寸為157乘44乘32釐米。四面造像,佛、道各佔兩面,為佛、道混合造像。碑正面上部開一龕,龕為屋形,有帷帳,內造道教三尊像,主尊頭戴道冠,右手持麈尾,左手撫足部,足未外露。穿對領道袍,束腰帶。無長鬚,但下頦和唇上都有線刻的鬍鬚。雙眉之間上方刻有類似佛之白毫的小圓圈。雙耳垂肩。左右各一立侍,亦戴道冠,手持笏,立於蓮花座。屋形龕楣之上是一個大的鋪首,上有相對的二鳥,尾大似鳳。二鳥銜有祥雲。

龕下中間為香爐,右為「邑師田陽仁」,右手持一錘,左手持物似鈴。香爐旁為一供養人,題「田良寬」三字,應是主要造像者。下存五層供養人像,各有題名,為「道士」、「道民」多人。碑陰為佛面,主龕內造佛像三尊,主尊結跏趺坐,高肉髻,穿對領衣,內有僧祇支,手作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跣足。左右各立一菩薩。龕楣為火焰紋,上有二飛天,其上又有二鳥(略小於碑陽龕上二鳥)。龕外右側立一僧,上刻「比丘僧智」。龕外左側下方刻一僧,題「比丘道□」,龕下有一托座力士,左右各一獅。碑下部有供養人三層,題名為佛弟子多人。碑左側為道面,上有一圓拱形龕,龕內造坐像一尊,戴道冠,束腰帶,但未持麈尾,手舉起如佛,跣足。龕楣下垂二龍首,各銜祥雲。龕上中央一大鋪首,上又有二飛仙,奉香爐與供盤。龕右側立一人,下有道士題名。龕下還有道民像兩層,各有榜題。碑右側為佛面,中上部開一圓拱形龕,火焰龕楣,內造一坐佛。

該碑四面造像,佛道各半。造像保存良好,各像五官都無大損。從發願文姓名及關係看,是以田姓為主的合邑造像,田良寬為其首領。雖無年號,但從老君的造型、道冠、麈尾、無下垂衣等方面特徵看,與陝西耀縣的延昌三年(514年)張亂國造像碑十分接近,龕下沿飾交繩紋的形式與臨潼正始二年(505年)馮神育造像碑也相同,風格上也與後者都是面相方圓、體形健壯,全然不同於北魏晚期的清瘦風格,故為同一類型。略晚者如西安碑林藏熙平二年(517年)六十人造像碑,只比張亂國造像碑晚三年,而衣裾已垂至龕下,面相已變瘦長,長髯下垂,為風格之突變。田碑道像的下巴沒有長長的鬍鬚,這一點與公元500年左右的幾件道教造像碑相同,所以田良寬碑只會在熙平之前,或可看作是現存最早的佛道混合造像碑。

參考資料:
1.李淞:〈以長安為中心的早期道教造像:中國道教雕塑述略之一〉,《雕塑》2009年第1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15: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