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刻字、刻印、鐫碑業奉祀文昌帝君暨朱熹為祖師。
刻字包括為雕版印刷書籍刻字和篆刻,刻字者稱為剞劂工、刻書匠、刻字匠、刻工等。刻字業
因屬於文化方面的行業,而文昌帝君又是主宰文教之神,所以奉文昌帝為祖師。
另刻字業奉朱熹為祖師,朱熹為宋代哲學家,因朱熹也是個金石篆刻家。朱熹,宋建炎四年生
於福建。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雲谷老人,又稱朱文公。南宋
理學家,理學的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十八歲舉建州鄉貢,十九歲登進士,二十二歲授左迪
功郎,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先後任地方官、朝廷任侍講官,官至直寶文閣待制,封婺源開國男
,食邑三百戶,兼秘閣修撰等職。一生清白,貧困時多,雖餐食常有不繼,然非分一文不取。朱
熹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
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儒家的思想經其整理註釋才普遍為人所瞭解。 朱熹發揚《大學》中的「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後世學者一生的追求。
文出:道教總廟三清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