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6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8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近兩年,杭州書畫市場異常活躍,一幅幾平方尺的新生代畫家作品往往會拍出幾萬元的天價;而一幅民國時期的山水立軸拍出的價格可能是幾十甚至上百萬元,至於名家的作品,價格更是高漲。
只漲不落的市場受到了民間資金的熱捧,外行人躍躍欲試,內行人頻頻出現在諸多拍賣現場。來湊這個熱鬧的,還有一些人,他們不是為了投資,而是為了從中謀取非法暴利,說白了,就是書畫造假。
“臨摹是一個提高技藝的必經過程。”浙江一著名畫家說,純粹的臨摹是個人自由,如果臨摹後假人名義出售就是一種不道德甚至是詐騙行為。該書畫家說,現在浙江書畫市場的造假行為,已經對行市造成了衝擊,人為抬高了價格,也敗壞了名家們的名聲。那麼,誰在造假?又是誰在人為地抬高書畫價格?記者進行了調查。買的人多了,仿的自然也多了
自述人:張先生。某校國畫系畢業生,主攻山水,是國畫大師陸儼少作品的主要仿造者。
仿畫,在以前稱之為臨摹,學畫的人都必須經歷這個過程。說到底,仿造也是一種藝術。
1998年從學校畢業後,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在南山路開了個畫廊,也正是這個時候,認識了許多畫家和拍賣公司的負責人。當時的生意還是挺不錯的,一方面畫廊的數量不多,另一方面杭州的文化氛圍好,大家都願意到杭州來買畫。頭一兩年裏,我們幾個人都有十萬元左右的分紅。
2001年,大家知道南山路改造後的環境會更加適合經營,這條街上的畫廊一夜之間變多了。競爭的激烈讓我們的生意急速下滑,也正是這個時候我開始仿製陸老的畫。開始還是調劑一下生活,後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我,並出高價。
我個人認為,仿陸老的畫,我還很有些功底的,起碼能在神形上打個七八分。而有些書畫掮客一來就點名、出高價。開始是杭州的,現在客人幾乎都遍及了浙江的每個地區。要的人多了,價格也翻上來。現在我仿一幅畫,每平方尺不會低於8000元。這麼高的價人們肯來買,說到底是畫的本身。
買仿畫的人一般都不會虧,甚至有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賺頭。“不要以為仿造就容易,其實這也是一種技巧藝術的融合。”
畫冊出得多了,價格也就高了
自述人:文先生。畢業於上海某專科藝術學院,現年37歲,主攻寫意山水、花鳥。目前其市場畫價約2000元/平方尺。
作為中青年畫家,我的畫價還是挺不錯的,在幾個要好的朋友中,不僅我的畫價格好,而且向我訂畫的人也比較多。說一句現在流行的話:如果我每天畫3幅,畫到明年也還在欠債。
儘管欠債,但我每天都還是按部就班地畫著,所以“債務”也越來越多。或許和這個有關係,我的畫從去年開始就變了性質――變成比較純粹的畫冊畫了。
畫冊畫,什麼意思?就是出版在專業畫冊上的畫。幾乎從我這裏拿出去的畫,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人送我畫冊,上面肯定有我的畫。
出畫冊本身並不賺錢,錢來自被抬高的畫價。比如說一幅畫以5000元的價格從我這裏拿走,拍賣或者送人之前,先把需要的畫集中出在畫冊裏,別人一看就對畫一清二楚了。
都出了書了,這樣的畫價格自然就高。如果是為了送人還可以理解,如果把這樣的方法用到拍賣上,就會造就一個個財富神話。就以我的畫為例,5000元拿走的畫出現在拍賣會上時可能就是3萬甚至5萬元――通過一本畫冊,一幅畫價格十幾天內就能翻好幾番。
並不認為自己的畫就很好,也不值那麼多錢。但為什麼價格那麼高了,卻還是拿不到我的畫?原因就是被人惡炒。
來源:人民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