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88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巴奈,妳聽,風聲在笑喔!」這是一位部落耆老和巴奈母路說的話;也是巴奈最希望帶給學生的收穫:找回自己純淨的靈魂、認識真正的自我。
東華大學專案教師巴奈母路說,不只漢人不了解原住民,連許多原住民孩子也不懂自己的族群文化。她希望藉由部落田野調查,保存更多族群文化內涵,讓更多人理解學習。(圖/巴奈母路提供 文/呂淑姮)
聽山水自然的故事1961年次的巴奈母路目前是東華大學的專案教師,教授原住民歌舞文化課程,從樂舞認識原住民族的特色與內涵。巴奈說,以往每每到部落做田野調查,和耆老聊天,總會帶給她許多靈性感受。她認為,這些屬於自然的、無法用語言傳遞的美麗,是生活在都市裡的人難以體會的。
「城市太擠、人心也太吵雜,都市的原住民孩子失去部落連結,聽不到山與水、風與林的聲音。」這些都是部落耆老試圖傳達的故事,融合在歌舞和傳統故事裡,卻也日漸失落在時間中。巴奈走訪部落,從源頭了解自己族群的文化,才開始了解自我。
「我們告訴妳的事,不是妳的個人財產,要去分享給更多的人知道。」部落耆老如此說著。
從拒絕到嘗試理解巴奈的父親在花蓮客家聚落工作,所以從小學時期開始,她就住在客家庄,和閩南語族群、客語族群相處起來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受到漢人影響,用漢人角度來看原住民。」但是漢人的刻板印象複製了一代又一代,當時很少人、連原住民孩子都很少去了解原住民族。
巴奈說,她是直到大學時期才開始了解屬於自身族群的阿美族文化,也才忽然發現,原來她不懂自己。「小時候看得太淺,覺得族人愛喝酒、懶散、又太樂天。」因為這些表象,讓她不想當原住民,試圖用學習當作跳脫身分的出路。
考上師大之後,碰到恩師許常惠。致力於蒐集整理原住民族音樂的許常惠常常告訴巴奈:「跟妳說,阿美族音樂真的很精彩!」巴奈開玩笑說,聽了覺得有點不是滋味,許老師明明是漢人,自己才是道地的阿美族,怎麼卻由漢人來告訴她阿美族音樂該是如何豐富?
「這時候我才發現,對於族群和自我的了解真的太少。」因為許常惠的耳濡目染,經常告訴學生「原住民音樂是台灣的寶貝」,也成為許常惠日後研究的方向。
從頭開始學母語從師大畢業後,巴奈當了9年的國中老師。她不諱言,這段時間很無趣,上課都上差不多的教材,學生還不一定要聽。巴奈離開教職後,投入部落,走訪部落的祭典與文化,記錄耆老的音樂和語言。
「當時一句母語都不會。」身為阿美族人,從小母語卻並非阿美族語,而是通用的國語。直到進入部落研究,才開始下苦功學習母語。
巴奈說,自己的父母是受日本教育,平時會用日語溝通。原本老一輩的原住民覺得日本人統治台灣是一種欺壓,等到日本人走了、國民政府到台灣,一部分受日本教育的原住民又覺得:日本人雖然嚴格,卻有紀律。
但無論哪一種認同,卻似乎輪不到認同自己的文化。
分裂的族群「政治和宗教、商業與建設,都在一次次地讓部落分裂。」巴奈說,有次到部落去,耆老說:「為什麼部落裡面有好幾個十字架?」巴奈說,看在長輩、尤其是女性長輩的眼裡,為了這些事情讓人們不斷分裂,是很奇怪的事。
再加上不同的政治勢力進入部落、開發的腳步讓土地所有權轉手、以建設為名讓部落原貌改觀……「最原本的美麗樣貌已經不在了。」
巴奈說,當她成為老師之後,覺得現在許多原住民孩子碰到的自我認同問題,和多年前發生在她那一輩的身分認同問題,似乎如出一轍:「究竟,我們的社會環境有沒有進步?」
她也提到,許多漢人學生學習族群文化,了解台灣不只有漢人、還有更多不同族群生活在一起:「觀點和氣質會和沒學過的學生不同。」
想要讓學生找到自我,巴奈也想要找到「最美麗的自我」。她說,這是很難的課題。只希望關注原住民議題的人,能夠用更有溫度的角度去關心原住民族。
(原夢系列報導由台灣立報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共同策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