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85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地理位置
烏來位處臺北縣最南端,地理位置屬雪山山脈於臺北縣境最西南一段主脊的西北方斜面和加里山脈之間,是臺北盆地周圍地勢較高之處。就經緯度而言,本鄉約位於東經121度33分,北緯24度52分。東北以烘爐地山、羅宏山、大桶山與坪林鄉、石碇鄉為界;北邊以大桶山、四明山與新店市為界;西北邊以卡保山、樂佩山、北插天山與三峽鎮為界;西南以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塔曼山、巴博庫魯山與桃園縣復興鄉為界;東南邊則以雪山山脈主脊上之巴博庫魯山、棲蘭山、拳頭母山、阿玉山、洪爐地山與宜蘭縣礁溪鄉、員山鄉、三星鄉、及大同鄉、為界。全鄉面積有321.1306平方公里,佔臺北縣全縣面積之15.6%,為臺北縣面積最大之鄉鎮。
部落介紹
烏來村
地處南勢溪及其支流桶後溪會合一帶山腹,海拔高度在200至300公尺之間,土地面積73,000平方公尺。烏來Ulai即「溫泉」之意 ,傳說山胞到此狩獵時,建溪溪邊有煙霧升起,乃往探視,發現有熱水自岩隙湧出,眾人於是齊呼ualikirofu,即是泰雅語「熱騰騰的溫泉」之意,之後乃以「烏來」為地名。
清末民初,此地建有烏來、拉卡、加九寮、希魯幹四社。民國十年,因三井合名會社造林,個部落被迫遷移,拉卡社遷居烏來駐在所東南2公里之地,今孝義村境﹔烏來及加九寮則遷至駐在所對岸高地。光復之後,拉卡社併入來,成立烏來村。
福山村
位於南勢溪上游流域,土地面積84,000平方公尺。清朝中葉,泰雅族人在此建立塔拉南、李茂岸社,為烏來鄉境內最早建立的部落,其後因人口增加,族人乃向南勢溪下游遷移,而留在福山境者,經多次異動,乃建立屯鹿、李茂岸社、卡拉模基社、塔拉南等四個部部落,屯鹿位於南勢溪與五重溪交會處東方約800公尺之地﹔李茂岸社位於南勢溪與大羅蘭溪會合點,因該社附近之溪流彎曲,而兩岸之岩角突出,這種地形泰雅語稱作Mangan,遂以之為社名,漢人則稱為Limogan,音譯為李茂岸社或林望眼社。卡拉模基社則位於李茂岸社對岸,日人據臺後,清設立李茂岸駐在所,十年,三井合名會社強徵土地,迫使福山境諸社遷移,經異動之後社址僅有李茂岸、卡拉模基、塔拉南三處。民國二十年左右,有桃園縣境高義欄社(Kaglian)11戶52人遷至李茂岸社東方山區,族人該地區「哈文」或「下盆」。不久,塔拉散社(Takasan)部分族人義遷居哈文,但五年後,又全部遷至今宜蘭縣大同鄉的崙卑、東壘等社。光復以後,遷居都壘社之塔卡散設有 20戶90人在移往哈文社。
信賢村
位於南勢溪中游語樟樹溪之合流處附近,其祖先原居於札亞孔,後遷至信賢村派出所東方之地,建立拉號社,賽考列克語「Rahau」是「樹林濃密」之意,音境內森林密佈,而取為社名。清同治至光緒出年間,有漢人前來此地伐木,他們利用南勢溪將砍伐的巨木順河流下,在新店加工製成木板,故漢人又稱拉號設為枋山社,枋與板同義,意指盛產板木的部落。民國十年,三井合名會社強行徵收土地,該社遂遷於現址,以「吶踍社」為名。光復以後,劃定村行政區,初名欄吼村,其後改稱信賢村。
孝義村
位於桶後溪南岸,土地面積20,000平方公尺,其南方有阿玉山,該多茅萱,泰雅語「茅萱」即Ageku,山胞乃以山名為村名,漢人則其末音譯作(阿玉)。
光復之以後,劃定為村行政區、改稱孝義村。該村桶後溪流域一帶盛產林木,日據時期,伐木事業相當發達,造就了該村落的繁榮,伐木、製作工人在此落地生根,行程一個聚落,光復後,省林務局續在此地採伐,當時該村尚三、四十戶人家,如今,林木已被砍伐殆盡,村民紛紛遷出,留出許多空戶,實際還駐在村里的只有二、三戶。
忠治村
位於南勢溪右岸,大桶山西方之山腹,海拔高度約200公尺,土地面積約38,000平方公尺。清同治年間,漢人擴墾新店、屈尺一帶,並在這一帶山區社腦寮採樟腦,故山胞稱該地區Kayo,及樟腦寮之意,漢人因該地在大桶山西麓,且地形平坦,又稱之為「桶壁」,或「桶坪」。據傳,最初遷來此地者為拉卡社人,居於今忠治村北方之山地,其社名為「西波安」,光緒二十八年遷移至現址。
日人據臺後,光緒三十三年,日警佔據此地,於今忠治公園現址社桶壁警察駐在所,民國十年,日本三井合名會設置烏來鄉境造林,強行沒收山胞土地,原住民乃迫遷居桶壁駐在所東方不遠之地,仍名稱桶壁社。
光復以後,民國四十三年,有幾戶人家遷移至桶壁南方,自行成立小聚落,族人稱Xaga,即今之「成功」地方,屬忠治村第五鄰。另外在南勢溪左岸,洪荒峽附近之處,有一「加九寮」社,係亞維坡納子孫所建立之部落,原山胞來此打獵,見山谷水勢急多漩渦,賽考列克語稱漩渦為Sokalie,遂以之為社名,漢音譯為「加九寮」或稱微「小寮」。日據時日人於此社腦寮,部分山胞被迫移居烏來。不久漢人前來此地區墾殖,大多定居於加九寮,而泰雅族山胞則居住成功即桶壁地區,光復以後,劃定村行政區,改稱忠治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