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7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7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鄒族人口有6,580人,其中設籍臺北市的鄒族人有109人。(內政部戶政司,2009年第7週統計資料)
鄒族人
鄒族又稱曹族,主要社群分支及分佈地域為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以上合稱為「北鄒」,而分佈於高雄縣桃源鄉及那瑪夏鄉者,稱之為「南鄒」。
據說hamo大神降臨自天上下凡,在玉山搖動楓樹,樹葉落地而變成了鄒族祖先,經年累月之後,因為族人增多而各自下山尋覓耕地、獵場,不料遇到大洪水氾濫,只剩下玉山沒有被淹沒,於是散居四處的族人及各種動物再度回到玉山避難,等待大洪水退潮。
可是過了許久大洪水都沒有退潮,於是族人就派出了一隻小鳥去看看什麼原因,小鳥回來後說是因為山下主要的河流被一隻大鰻魚堵住了出水口,所以水才會排不掉,族人們一聽便跑去求一隻大螃蟹,希望他能幫忙大家趕走大鰻魚,螃蟹背負著大家的期望,就跑去河流的出水口用大螯夾了大鰻魚,結果大鰻魚痛的一溜煙跑掉了。
等到大洪水退了以後,族人們就分批下山,其中有一批族人為了追獵物,就一路追至南部,也就是現在高雄一帶;另一批則為了追捕一頭白鹿,跑到中部也就是現在日月潭一帶,後來在當地定居,成為邵族的祖先;其餘的族人們就繼續在玉山下生活,也就是現在阿里山一帶了(浦忠成,1993)。
文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