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4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4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太魯閣族人口有24,514人,其中設籍臺北市的太魯閣族人有477人。(內政部戶政司,2009年第7週統計資料)
太魯閣族人在距今大約300至400百年前,從南投縣境內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數百年來已經和南投原鄉發展出不一樣的民族風貌,他們曾經歷抗日最長的戰爭,長期以來,也曾胼手胝足的一起開創族人的未來。行政院於民國93年1月正式公布太魯閣族為臺灣原住民族第12族,族人的努力終於在數十年後完成正名的心願。
太魯閣族
起源的傳說有兩種,一是祖先來自於某一深邃的無底洞,另一則是祖先生於一神木,而這神木一半是木質,另一半卻是石質,某天從這顆高聳入雲的樹中,走出男女二人,兩人結合後產生綿延不斷的後代子孫。至於發祥地,賽德克亞族三群各有神墓、神石、聖地等不同的說法,其中以位於花蓮縣秀林鄉文蘭村白石山附近的神石(Bunobong)較為流傳。過去人類學家把泰雅族分為泰雅亞族和賽德克亞族,其中賽德克亞族又分為太魯閣群(Truku)、道澤群(Tauda)、德克達雅群(Tgdaya)三個群。賽德克亞族的原來居住在中央山脈濁水溪的上游,現今的南投縣仁愛鄉,因為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或尋找新的獵區的因素,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散居在花蓮縣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日治時期,於太魯閣事件之後對太魯閣族實施混居集團移住政策,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今日的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繁衍後代,他們認同Truku Truwan 是三個群共同的祖居地,所以自稱是「Seejiq Truku太魯閣族人」(太魯閣國家公園)。
另還有另一則起源傳說,則是關於奇萊山的大樹,太魯閣族的發祥地:很久以前在奇萊山的山頂有刻很高大的大樹,無論是白天或黑夜,大樹的樹下皆會因為受到樹枝樹葉遮蔽的陰影而見不著陽光。有一天,樹下突然冒出一個擁有四隻腳,全身長滿毛的動物;後來又出現另一個凸型的動物;接著出現一個細細長長的動物;還有一個會飛動物,相傳這四種動物分別是野獸、人、蛇和鳥。後來,樹下又出現了一個男人,而從男人的身上生出了一男一女,兩人便結為夫妻,子孫也綿延不絕的越來越多,於是就在奇萊山這裡定居下來,因此奇萊山也是太魯閣族的發祥地了。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