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93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鄒族(Tsou;Cou)也稱為曹族, 為臺灣原住民族的一支,分佈於南投縣、嘉義縣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六千多人。鄒族又可分為南鄒與北鄒,南鄒指的是南方的「卡那卡那富」與「沙阿魯阿」族,北鄒又稱「阿里山鄒」,有「特富野」、「達邦」、「伊姆諸」與「魯富都」社,而四社中的伊姆諸社與魯富都社都於本世紀初因惡疾、部落首長絕嗣而廢社。阿里山鄒族目前有八個村落,來吉、里佳、樂野附屬於特富野社。新美、茶山、山美、里佳附屬於達邦社。
*工藝藝術
鄒族人的傳統生計以農業及狩獵為主,並沒有創作性的工藝與創作,多數的雕刻設計皆與狩獵意象相關,一些生活用品上會刻上圖紋標記,例如在獵刀刻上刀痕或者交叉的圖案,表示狩獵的次數或成績;男子盛裝的打扮為紅色的長袖上衣、胸衣與遮陰布加上山羌皮帽。女子以頭巾纏髮,黑裙、藍色長袖上衣、刺繡精美圖案的胸衣為主。
*經濟生活
農 耕-山田燒耕(小米、旱稻、芋頭、地瓜、落花生、薏米、赤豆、玉米)/ 竹筍、高山茶、山葵、松木、高冷蔬菜、愛玉子、鯛魚養殖、休閒農場
狩 獵-武器獵、陷機獵、套索獵、焚獵、犬獵(山羊、水鹿、山羌、野豬、黑熊、飛鼠、彌猴、野兔、穿山甲、赤腹松鼠、鳳頭蒼鷹、黃鼠狼、麝香貓、白鼻心)
捕 魚-叉魚、網魚、釣魚、堰魚、掃魚、毒魚(鯉、鰻、石伏魚、鼇、蝦、蟹)/ 達娜伊谷溪生態保育
山林採集-桑椹、野莓果、山柿、野枇杷、茄果、百香果、野菜
家畜飼養-雞、豬
*飲食文化
魚、肉(山豬、山鹿、山羊、山羌)、桂竹筒飯、粢糕、醃肉、粟酒、小米、蜂蛹、箭竹、鹽、辣椒
*風味山產
桂竹筒飯、香蕉糕、樹豆湯、竹筒魚、南瓜飯、花生竹筍、山花椒醃雞、粢糕、粟酒、蜂酒、箭竹
*傳統服飾
衣料-皮革、麻布、棉布
男子-男子紅上衣、男子黃上衣、皮披肩、皮套褲、皮套袖、鹿皮背心、長服、皮衣、胸兜(胸袋)、胸衣、遮陰布、頭巾、綁腿、皮鞋、酋長帽冠、皮帽、熊皮帽飾帶、頭飾尾羽、額飾、耳飾、腰箍、胸飾、貝串、腰刀、火器袋
女子-上衣、婦女胸兜、腰裙、腰帶、綁腿、皮鞋、繡花頭巾與帽飾、耳飾、胸飾、額飾、手鐲、頸圈及項鍊、指環
*音樂舞蹈
平行五度音(迎神曲、送神曲、戰歌、歷史頌、勇士頌、對唱歌曲)/走路式舞蹈(歡喜相聚、慶豐收、 滑稽逗趣舞、成年舞、勇士舞、敬送亡魂舞、螃蟹舞、瑪雅斯比祭舞、諷刺舞、模擬舞)
*宗教信仰
神靈信仰
神祇信仰
*禁忌信仰
達邦社在小米收獲祭的前一天禁食蔥蒜魚類等食物、瑪雅斯比祭典過程中不能碰觸雞身及家中爐火不能熄滅、祭典日不可以打罵孩子、粟祭時禁止接觸雞舍及喧鬧投石斷火、禁止婦女參加狩獵、狩獵途中禁忌見到動物自然死亡的白骨、禁忌吃蛙類/灰林鶚鳥之肉/貓頭鷹肉/飛鼠肉/老鼠肉/沒有鱗的魚、孕婦不能參加祭儀/接觸武器獵具汲水竹筒/殺害昆蟲之類/捕魚
*歲時祭儀
播種祭(年初一或二月)
除草祭
小米收穫祭(約七、八月)
收藏祭
稻作祭儀
瑪雅斯比祭典(戰祭、凱旋祭、敵首祭、迎神祭、輪舞或團結祭)
*神話傳說
1. 馘首傳說
2. 創世神話
3. 塔山的神秘傳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