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族群介紹] 豐丘部落概述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21 07:37: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豐丘部落概述



   
  豐丘部落的布農語為Salitung(沙里洞),豐丘一詞源自日本人稱此地為「TOYO OKA」(豐富丘陵)。從水里到部落約需30分鐘的時間,部落位在陳有蘭溪東岸,沿著台21線新中橫公路的一條小叉路轉上去,雖然部落腹地不大但視野廣闊,前方有陳有蘭溪及以賞梅著名的風櫃斗。
  雖然部落不大卻五臟俱全,有國小、派出所、儲蓄互助社、基督長老教會、社區發展協會和雜貨店等,是個民風純樸安靜詳和的部落,部落裡的巷子狹窄,僅管現在有汽、機車代步,但步行是最好又可感受部落生活步調的方式。
  

 

  豐丘部落原本也是種植水田,隨著經濟作物的引入,也陸續栽種蔬菜、香蕉、檳榔、青梅等,大約30年前引入巨峰葡萄後,先天的氣候環境極為適合葡萄生長,漸漸打出優質葡萄的口碑,不但品質為最高等級,產量僅次於彰化地區,果實飽滿色澤黑紫,密佈果粉風味甜中微酸。原本部落裡只有布農族人,之後漢人口數漸漸增多。

部落名稱由來

  豐丘部落的舊名「SALITUNG」,源自昔日陳有蘭溪沿岸布農部落,前往水里途中有一棵醒目的木瓜樹,當族人在形容自己的相對位置時,往往會以此樹作為界定的標的,例如往下游的族人返家路上與族人交會,會問起往下游的族人說:某某往上游之族人到達何處了?回答之人會以木瓜樹「Salitung(沙里洞)」作為標界,說某人在大木瓜樹之前之後等,久而久之Salitung(沙里洞)便成為當地的地名,也就是豐丘的地名由來,木瓜樹的位置就在今日新中橫省道豐丘段的地方。

  日本人將族人自巒大山遷下後,將此地命名為「TOYO OKA」,意思是豐富的丘陵,後來便直譯為「豐丘」,而族人由於發音的關係,省卻了一個O的音,便成了TOYOKA,不過這個名稱比較少人使用,多半不是稱「豐丘」就是稱「Salitung(沙里洞)」。

地理位置

  豐丘部落位於南投縣信義鄉陳有蘭溪東岸,日本統治時期自巒大山遷至此地,是一個布農族為主的聚落,位在新中橫公路豐丘路段邊的小丘陵地及河階地,自水里往信義鄉路上,過了著名的「信義酒莊」便進入豐丘村的範圍,經過豐丘明隧道後不久,便可順著指標抵達豐丘部落。

人口組成

  豐丘村有布農族及漢人,現在以漢人居多約近六成,但漢人大多只是設籍不居住,落戶的漢人也多半居分散住在省道兩旁,以務農及經商為主,布農人則屬巒社群系統,人口約四成多一些,大多集中居住在豐丘部落裡,最大的氏族為SOGLUMAN(索克魯曼),部落以巨峰葡萄為主要的栽植作物,也因為豐丘葡萄的經濟收益足以支持生計,所以年青人除非外面有不錯的工作機會,才會選擇到外地就業,部落的青壯年人口外流不多,年青人在地就業比例達七成,這是跟其他偏鄉部落大不相同的地方。

主要生計

  布農族的傳統作物為小米,地瓜、玉米為地理大發現後,自美洲傳來的新作物,由於布農族傳統居住地的海拔較高,農作物的生長不易,小米收成關係到部落的存亡,因此有許多小米播種、除草、收成的祭儀,甚至有「曆板」來紀錄這些時節,但是隨著日本人的部落水田化政策,加上豐丘部落是日本人遷移成立的新部落,所以傳統作物的比例逐漸下降,水稻逐漸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同時經濟作物也在戰後引進,陸續經歷香蕉、青梅、檳榔、巨峰葡萄等,目前以巨峰葡萄的栽種為主要生計來源。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