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陳箍桶,是南宋末年的隱士,既沒有人知道他祖籍何處,也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與年齡。人們只知道他每日挑著一副擔子,走街串巷,四處吆喝,以箍桶為生,問他姓名時,他只自說姓陳,所以人們便叫他「陳箍桶」。
在人們的印象中,陳箍桶總是蓬頭赤腳,一年四季他都只穿一件單薄的衲衣,這衲衣從來也沒見他洗過,可是好像從來也沒髒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雖然陳箍桶的鬚髮已經斑白,但他那雙眼睛卻依然清澈明亮,就好像孩嬰的眼睛一樣。在與人偶然交談中,他所講的大都是百年以前北宋徽、欽二帝的事情,然而從他的相貌上看,他卻好像只有五、六十歲。陳箍桶給人箍桶從不要價,主人給多給少,他同樣欣然接納;遇著孤兒寡母無錢可給,他也從不在意。
沒有人知道陳箍桶住在什麼地方,但人們都知道他的行蹤總是異常神秘。比如說,一人說他上午在家門口看到了陳箍桶,可另一人也同樣說上午他在幾十里之外的某地發現了陳箍桶的身影。也正因為陳箍桶行蹤的格外神秘,所以他每天一露面,四鄉的孩子們便如同甩不掉的尾巴一樣跟隨著他,吵吵嚷嚷的看他究竟要去什麼地方。每當這時,陳箍桶總是毫不計較孩子們的吵鬧,從不對孩子發火生氣。
陳箍桶平日總是酒不離身,喝完酒後,不管是在人聲嘈雜的街市,還是在穢草叢生的荒野,他都會隨便往地上一倒,枕著擔子呼呼大睡起來。有一天傍晚,陳箍桶又喝了酒,正好走到海邊時酒勁大發,扔掉擔子,朝沙灘上一躺,便沉睡過去。第二天清晨,在五、六里以外的沙灘上,有人發現陳箍桶全身濕透倒在海邊。這人還以為他早已被淹死了,可走近一看,發現他依然鼾聲陣陣,正在睡覺呢。這件事傳開以後,人們都認為陳箍桶的確不是凡人。
後來,元軍進攻南宋,大軍渡江南下攻城掠地,一路上由於古代那種改朝換代戰爭,百姓流離失所。陳箍桶所在的地區同樣也遭受了戰火的波及,田地荒蕪,糧食斷絕了一個多月,甚至於有些人都因飢餓而死,可是陳箍桶卻安然無恙。人們發現,像往常一樣,他每天依然醉臥街頭,人們真不知道他吃沒吃東西,假若他也吃東西,那吃的東西又從何而來呢?
一天,陳箍桶在街頭遊蕩,忽然看見有母女倆人被一夥元亂兵緊緊追趕,意圖非禮,情形非常緊急。陳箍桶見狀便快步上前拉著她們一塊兒跑。母女倆覺的陳箍桶剛一牽她們的手,她們的身體便輕盈了許多,跑起來也格外迅捷。亂兵雖然窮追不捨,卻始終追不上,亂兵於是惱羞成怒,便用火銃向陳箍桶一行三人射擊。宋、元、明時代的古中國火器一直比較發達,宋朝時就已經有了原始的火銃了。陳箍桶見此便將母女二人遮擋在身後,自己一人左攔右擋,把火銃射擊出的金屬彈丸全部用自己的身體擋了下來,而躲在他身後的母女倆則安然無恙。亂兵見狀,嚇的站在原地再也不敢往前追了。
不久,更大的戰亂來到,改朝換代,便再也沒人知道陳箍桶的去向了。也許陳箍桶此時已經修煉圓滿離開人間了吧。
修煉人雖然與世無爭的,但也絕不是看著壞人殺戮善良,姦淫婦女都不敢站出來的懦夫。故事中的陳箍桶就是在危急中救下了母女二人的。可見一個真正的修煉人是不會見死不救的。
(資料來源:《墨余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