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8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台灣飲茶起源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0 02:08: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看完中國飲茶文化史,我們發現真正影響台灣飲茶文化的是明清飲茶文化中的「泡茶法」。雖然台灣飲茶文化初期受到中國飲茶文化影響深遠,但因時代、環境的變遷,讓台灣飲茶文化完全跳脫了中國飲茶文化的影響,創造出新的飲茶文化與方式。

回顧台灣飲茶史我們可以規納出對台灣飲茶文化有影響的年份與重要記事,讓我們來看看台灣飲茶文化如何創新、如何改革,以下就以編年的方式進行敘述:

◎1645年3月 台灣之有茶,早在荷蘭據台時期(1624~1662年)荷人所寫,《巴達維亞城日記》1645年3月11日之記事中載有「茶樹在台灣也有發現,唯似乎與土質有關,…」雖未載明發現地點,但其所指之茶樹無疑是指野生茶樹,且與清代文獻所載水沙連之野生茶樹無關,因荷蘭人往南投水沙連發展遲至1650年左右才開始。

◎1697年康熙36年(民國前215年)據諸羅縣(今嘉義)縣誌中記載,台灣中南部地方,海拔800尺至5000尺(240公尺至1500公尺)之山地有野生茶樹生長,附近住民將其幼芽以簡單方法製成茶作為自家之用。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誌》記載:「水沙連內山,茶甚夥,......」;《赤嵌筆談》(1736年)載有「水沙連社茶在深山中,......每年通事與各番說明,入山焙製」;而《淡水廳誌》中亦載有貓螺內山產茶,性極寒,番不敢飲。所謂貓螺內山乃今南投、埔里、水里地區的深山;而水沙連乃自埔里的五城往集集、水沙連一直到濁水溪上游蕃地的總稱。由此觀之台灣先民早已利用野生茶焙製茶葉。

然而,台灣近二百年來,茶樹栽培及茶葉製造之發展,與上述野生茶並無關連,茶園所植之茶樹更與野生茶無親緣之關係。台灣目前供製造包種茶、烏龍茶等優良地方品種,是由先民由福建帶來之閩茶品種與茶業改良場改良後的品種為主。早期製茶技術亦由福建製茶師父來台傳授,因此台灣產製包種茶、烏龍茶之技術乃源自福建。

清廷鑑於茶為台灣重要經濟作物,乃鼓勵茶之生產。當時台灣北部為一片未開墾處女之地,播植茶樹發育異常良好,品質亦佳。由此沿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大嵙崁、新店、基隆三溪之丘陵地帶廣植茶樹,而農民多以製茶為副業。

◎1810年 台北地區茶樹種植於清朝嘉慶15年末,由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氏井連侯傳入茶苗,在今深坑鄉土庫村山坡地種植,而後由該地遂漸傳開於台北附近的丘陵台地。再據台灣通史中記載:「舊誌稱:嘉慶年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於武夷茶,植於<魚桀>魚坑(今台北縣平溪、深坑地區)發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人工播種之經過記載」。台灣茶樹之人栽培,始于我國大陸早期移民來台,由福建移民所帶來閩茶品種開始種植。產製方法來自福建武夷,開始製造烏龍茶供應島內消費。

◎1855年(清咸豐乙卯年),林鳳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烏龍種茶苗,種植於凍頂山,相傳為凍頂烏龍茶之起源。清末民初張氏兄弟由安溪引入純種鐵觀音茶苗,在木柵樟湖山種植成功,相傳為木柵鐵觀音茶之起源。

◎1858年(清咸豐8年) 英法聯軍攻擊中國,迫令締結天津條約,規定台灣府(今台南市)為國際通商口岸,當時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曾派人到台灣來收購烏龍茶的粗製品。

◎1859年(咸豐9年) 天津條約增闢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包裝運銷外國更為方便,從此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量逐年增加。英商怡和公司派員來台收購台灣茶葉外銷,開始了台灣茶葉外銷年代。

◎1861年 根據<淡水廳誌>:「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又據英國領事史文浩(Robert.Swindhol)記載:「當時台灣已有巨量茶葉運銷大陸。」清朝咸豐11年,英人杜特(JOHN DODD)來台視察有關台灣樟腦生產情況,因當時台灣北部尤以台北附近山坡地樟樹種植最多,由南港有樟栳寮、木柵有樟湖等地名可見一般。聽說當時居民以從事樟腦加工為業,當時他認為台北附近氣侯土壤土質良好亦適於茶樹栽培。

◎1865年 同治四年淡水海關明記八萬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輸出之記錄,故當年可為台茶輸出之始。

綜合上述台灣茶史可知,台灣種茶都是以外銷為主,這種狀況從清代到日據時代到國台灣省政府農林廳首次舉辦全省優良包種茶比賽及展售會,引起內銷茶蓬勃發展,並開創台灣比賽茶的新紀元。民國政府來台,台灣要飲茶還是停留在貴族飲用的階段,一般平民老百姓只能喝一般所謂的「割稻仔茶」。一直到1974年 因世界發生能源危機,而且由於台幣升值,勞力缺乏,工資高漲,台茶逐漸喪失外銷競爭力。因而外銷轉為內需型,台灣一般百姓才有機會飲用到低價、高品質的茶葉。

◎1974年 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9巷19之3號由李友然先生設立的「中國茶館」為茶藝館之濫殤。1975年 公佈的行政命令,把茶藝館視為特種營業,與具有色情色彩的「茶室」業相提並論,列入禁止增設經營的項目,經過茶藝業者、學者、新聞界的聯合舉辦座談會、公聽會、陳情等,據理力爭。

◎1975年由於比賽茶日益受到重視,比賽茶是一個透明、經專家評鑑分級而產生品質穩定的茶葉。不僅提供消費者一個選擇優良茶的管道,同時因為比賽茶也創造出穩定茶價無形的力量。而台灣省茶葉改良場研究開發成功的調味茶類,亦在有眼光的企業家配合下擴展了洛神紅茶等調味茶的國際市場。

◎1975年 梅山鄉龍眼村在林允發帶領一批人到南投鹿谷鳳凰社區取經,民國64、65年開始植栽綠色金葉於梅山鄉龍眼村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山,開啟了高山茶的濫觴。

◎1980年12月,木柵茶區由當時的台北市長李登輝成立觀光茶園,成立之初計有53戶參加,木柵的茶葉文化再現生機,同時開創出觀光與茶園結合新的飲茶方式。

◎1981年 管壽齡小姐開設的「茶藝館」同時經營茶葉和陶瓷藝術品的買賣及餐廳業務,1979年5月23日取得正式的經營執照。1981年12月23日管小姐又在台北市雙城街14號2樓取得「茶藝館」的營利事業登記證。這是以「茶藝」和「茶藝館」名稱公開對外掛牌營業並取得合法執照的第一家也是當時唯一的一家。

◎1985年 信喜實業設立時資本額1.9億元,推出國內第一瓶易開罐「開喜烏龍茶」一炮而紅,並在國內掀起喝茶風潮,之後以「新新人類、繼續喝茶五千年」及「開喜婆婆」等系列廣告打響知名度,全盛時每年營業額高達六十億元。易開罐「開喜烏龍茶」上市後,改變國人喝現泡茶的習慣,也吸引許多新人類喝茶,除帶動開喜系列產品商機外,也打開近年來各種茶飲料市場。

◎1986年 外銷量降為一萬公噸,不足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二。換言之,台灣茶葉已由以往的外銷為主,逐漸轉為內銷為重。

◎1986年11月

1、農林廳於11月8曰在魚池茶業改良分場舉開「紅茶前途研討會」對魚池、埔里茶區生產紅茶提出建議。
2、易開罐紅茶、冰紅茶包暢銷有國信、統一、開喜等公司每年使用紅茶50萬公斤,每公斤以75元計算總金額達2,800萬元。
3、東邦紅茶公司製造鋁箔袋紅茶飲料每袋零售5元且衛生檢查合格。向學校消費合作社及一般促銷。
4、泡沫紅茶由東邦紅茶公司郭湘勳總經理首創而傳到台中市紅茶店,由於價廉物美亦新花樣致被台中市青少年學生們所歡迎風靡台中市。

◎1988年 名間鄉農會應用冷凍技術將秋茶半成品冷凍玉冬茶生產時完成初製茶,提高茶價,靠冷凍技術疏解揉捻工人缺乏及賺取冬茶與秋茶間的差價,更因而發展出「冷凍茶」的喝法,流行了好幾年,茶葉真空包裝率先在名間鄉茶區使用。

◎2003年5月28日 可口可樂公司為切入台灣非碳酸飲料市場,宣布與天仁茶業策略聯盟,雙方簽署合作協定備忘錄,由天仁授權可口可樂公司使用「天仁」品牌行銷即飲瓶裝茶飲料,並由天仁供應茶葉原料。

◎2003年10月7日 根據台大教授林仁混發表研究成果,茶葉內含的茶多酚可抑制體內脂肪酸合成酵素〈FAS〉的作用,避免體脂肪堆積,有助維持苗條身材,同時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

●現代的飲茶方式

台灣的飲茶風氣盛行,一方面是因為茶為一種天然健康飲料,二方面是茶易於買到,也容易沖泡。泡茶和飲茶的方法很多,諸如利用玻璃杯、陶瓷杯、大茶壺、茶藝泡茶(功夫茶)、冷泡茶與罐裝茶飲料及泡沫紅茶的方式。

一、陶瓷杯或玻璃杯泡茶:

為一般人在家中或辦公室中個人泡茶常用之簡便方法,但因茶葉與茶湯一起浸泡,易使茶湯苦澀難喝。所以必須控制浸泡時間,最好在沖泡熱水後,五分鐘就要將茶葉與茶湯分離,如此,才能讓茶葉的特色表現出來,同時不會有苦澀味。目前玻璃杯泡茶大都沖泡綠茶與東方美人為主,一面泡茶還可欣賞茶葉在杯中舞動嫚妙舞姿。

二、大茶壺泡茶:

一般在供應較多人喝茶時,以大茶壺來沖泡茶葉比較實用,但要按一定的比率來放置茶葉與水量,一般標準比率為茶葉:水=1:50,大約沖泡5至6分鐘後,把茶湯倒入另外的容器內,再慢慢飲用;如須同壺再泡,加入開水即可,但宜加長沖泡時間。

三、茶藝泡茶:

此種方法比較講究,所謂的功夫茶泡法,傳承於中國大陸福建,此種泡法傳到台灣有所演變完全跳脫中國傳統功夫泡法,不論是茶器、茶具、泡法、進行的方式、泡茶茶席的佈置…等都已經自創一格,更演變為各家特有之茶藝文化。首先得準備一套茶具,包含茶壺、茶杯、茶船、茶盅、茶巾、茶海、濾網和煮水器…等。其沖泡法約略如下:(以沖泡半發酵烏龍茶為例,不同茶種類其泡法略有不同。)

1.茶具擺放位置:檢視茶具,茶壺壺嘴呈45度自然中庸。

2.溫壺、溫品茗杯:茶藝講究儉樸的美德,所以滴水均珍惜。待水開之後,將煮水器由壺外淋至壺內注入約7分滿的水,再以溫茶壺的水來溫品茗杯、就口杯。

3.置茶葉:以右手拿茶則,左手拿茶葉罐,將茶則略為伸入茶葉罐中,然後輕轉茶葉罐,使茶葉自然掉落在茶則中,這樣可以保持茶葉的完整性,而且符合圓潤之美。然後再用渣匙將茶葉撥平,檢視茶葉量,約壺的1/4即可;較為直條的茶,量需多些。放得適中才能將茶的特性,優美的表現出來。

4.溫潤泡:溫潤泡的使用與否,應視茶葉特性來決定,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茶葉的舒展,及去除陳茶味或火焦味,更可以使茶香有呼之欲出的感覺。

文出:台灣茶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9 00: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