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評酒標準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虎面超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0 08:40: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區別好酒、壞酒的四大基本準則﹕
- 香氣 (smell /aroma)
- 深度 (depth)
- 複雜性 (complexity)
- 收結 / 回香 / 餘韻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口味這東西,其實各人各異。固然有人喜愛新世界(New World) 葡萄酒的直接明快;也有人 喜愛如法國波爾多紅酒細膩、含蓄特質的傳統擁戴者(惜當中不乏附庸風雅者)。

話雖如此,一套既得專家推祟,又為普羅大眾接受的基本評賞準則,在葡萄酒界中還是存在的。



香氣 (aroma / smell)
喝葡萄酒前,專家很喜歡用鼻子聞一聞酒所散發的香氣。愈香當然愈好。色香味俱全這道理,古今中外,都沒有分別。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葡萄酒香氣還包含複雜性,譬如在為時十秒的聞香過程中,第一秒和第五秒及第十秘的感覺可能不盡相同。

簡言而之,量、強度及複雜性愈高,香氣質素愈高,而葡萄酒的整體價值亦提高了。

深度 (depth)
葡萄酒在口腔中停留時的一面。
喝葡萄酒如啤酒般痛快,簡直是暴殄天物。好的葡萄酒,入口後不應立刻吞下,而應用舌頭四周輕輕撩動(別心邪!),細心感受酒的味道。隨著時間增長,依然能繼續保持相約程度的味道,更好的酒甚至味道會逐漸增強;直至某個時間味道開始有減弱的跡象,此時方應吞下葡萄酒。

複雜性 (complexity)
葡萄酒在口腔中另一特性
要嘗出葡萄酒味覺的複雜性,方法如品嚐其深度(depth)一樣,酒入口後不應立刻吞下,而應活動舌頭細細品味。

上等葡萄酒,味道一定有二種或以上,第一次活動用舌頭,你可能感覺到黑加倫子(black currant) 味;第二次則有士多啤梨味;第三次則甚至有近似菠蘿的味道!!

自古以來,專家常苦心思量,尋找其他食物味道去形容一支複雜的葡萄酒。但味道這東西真的可以有100%準確的字眼去形容嗎? 曉莊遜(Hugh Johnson)就批評過他的同行們濫用食物味道詞語來描述葡萄酒的不專業態度。

收結 / 回香 / 餘韻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故名思義,餘韻指的是吞下葡萄酒後,餘留在口腔中的一點點葡萄酒繼續對味蕾產生的味道。

中國人喝完一杯好茶後,會用『齒頰留香』去形容。 同樣道理亦適用於葡萄酒。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03: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