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3|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品茶討論] 茶道與美學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10老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31 13:27: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她的根源可溯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們不是佛學大師,而是大哲學家。如老子,孔子,莊子等等。他們為茶道的理論打下了哲學性的基礎如“和”,“道”,“氣”,“神”都是以哲學思想來命題,而不是源於一些具體的美學原則。


    中國茶道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佛,道,儒三家的哲學理念。這種美學並不是強調從一般的表現形式上去欣賞和理解茶道的美,而是從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出發,用佛家的“滌除玄鑑”,“澄懷味象”,從小小的茶壺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機,從淡淡的茶湯中品悟人生的百味。

    中國茶道美學不僅僅是茶事活動中追求美感的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從哲學的高度廣泛地影響茶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茶人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像以及人格的形成。
   

在中國茶道美學方面我們可以概括出四大理念:

   “天人合一,物我玄會”是中國茶道美學的哲學基礎;這一理念體現出人與自然之間具有親切和諧,物我相互引發,相互融通,最終達到“思與境偕,情與景冥“,這些極富有人情味的精神聯繫。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比德理論是中國茶道美學的人學基礎,它是孔子提出的,實際上是茶人對自我人格的一種欣賞。

    “滌除玄鑑,澄懷味象”是中國茶道美學和創新的根本途徑;洗淨污垢稱為滌,掃去塵埃稱為除,心靈深處明澈如鏡稱為玄鑑。其意要求人們去私除妄,使自已的心胸達到虛靜空明的心境,才能使“味象”指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的品味得到精神愉悅和心靈享受。

   “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中國茶道美學表現形式的基本法則。其要求表現形式一切要力求做到自然,樸素,和諧,適度,做到中庸不偏,達到太和之美。

         這就是茶道與美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天使長(十級)

阿公 阿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1-31 20:39:17 |只看該作者

真知灼見

拜讀好文如沐春風 心曠神怡讓人怡情悅性  謝謝你

茶 茶道 茶道美學  想一想台灣己愈來愈少了

生活 工作 家庭 事業‧‧‧種種壓力 壓著喘不過氣

而忘了茶道能舒壓的好處  真的 快 急 不如安步當車來的好

來泡壺老人茶吧 凍頂的喔

祝您 鴻兔大展 平安年
已有 2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驛動的心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小小㊣ + 2 您的真誠回覆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知足常樂 不知足 必不知所措 木秀於林 風必漼之 低調行走 人和必張 你我都有理想 那就讓自己堅持到底定然到岸 真的不必 勝敵1000自損800得不償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3 18: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