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6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31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舜帝是中華民族始祖之一,是中國道德文化創始人,崩葬於九嶷山。中國各級政府和民間組織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祭舜活動,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歷代祭舜活動
舜帝陵位於湖南省寧遠縣九嶷山,系中華民族尊祖祭舜之聖地,《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九嶷山因此成為炎黃子孫嚮往的聖地 。
祭祀,在古代,是向神靈求福消災的傳統禮俗儀式;現代增添了緬懷、悼念之意。古代非常重視祭祀,《左傳》 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將祭祀與戰爭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祭祀的目的主要是弭災、求福、報謝。
《禮記》載:“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這段話就是說古代制定祭禮的原則是,只有為國為民作出了貢獻的人才能享祀。舜帝“勤民事,苦憂人”;締造了以人的社會行為規範為主的倫理道德,“德自舜明”;開創了“自強不息”、“至孝篤親”、“天下為公”、“和合萬邦”的人類文明,是中華民族世代崇敬的人文始祖。
從夏代開始,九疑山就建有祭祀舜帝的廟宇。最初建在九疑大陽溪,當地人呼為大廟,由於離陵山還有二十多公里,也只能遠望陵山而祭祀,因而當地望祭的山崗稱為“望崗”。
大禹南巡,至衡山築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開始,四千多年來,祭舜活動傳承不輟。
秦漢直到唐、宋、元時期,舜廟築於玉琯岩前,祭祀禮儀多在舜陵廟舉行,有了固定的程式。祭祀禮儀不僅規定了儀程,也規定了祭品的陳設,整個禮儀已經包含了樂祭、歌祭、舞祭、物祭、文祭、燎祭等內容。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遊,率左臣相李斯、太子胡亥,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
漢武帝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帝於九疑。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帝王們只能望祀九疑。
漢代後期開始 遣官致祭。如南朝宋武帝劉裕遣官張邵、顏延之,唐玄宗李隆基遣官張九齡赴九疑祭舜,並留有祭文。
舜帝陵祭祀禮儀活動,經過唐宋文化鼎盛時期,逐漸成熟。明朝開始,規定三年一大祭,每年兩祭,時間為農曆的二月、八月上甲日,“遇國有大事”,遣官專程告祭。
宋代朱熹所作的“虞廟樂歌”,成為祭祀禮儀中的歌祭祭文。禮儀儀程中使用的“樂章”也正式規定下來。迎賓、沐浴、省牲、盥手等也進入了禮儀活動中,並成為定制。明代禦祭十五次,清承明制,禦祭達四十五次。與此同時,“民崇舜德,世代禋祀”的民間祭祀活動,逐步行成自己的祭祀禮儀,具有著民間不同風格的祭祀文化特色。
民祭的儀程、音樂、祭品,有自己的規制。特別是司儀和讀祭文,其朗朗上口、節韻分明,有“唱”讀的旋律味。
近幾年海內外地舜裔宗親團體,紛紛來九嶷山祭 祀,甚是火爆。湖南省政府、舜帝陵基金會、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等都舉行了大型祭祀活動。
官方祭祀
官方祭祀可分為告祭、例祭、公祭。
告祭,多為國家大事,如靖邊除患、萬壽晉徽、即位親政、立儲冊後、撫民禳災等均先期遣官祭告。如洪武四年,明代皇帝朱元璋派遣翰林國史編修雷燧於九嶷舜帝陵告祭改朝換代。祭文為:“朕生後世,為民於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大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前世,作蒸民主,大德無窮,垂法至今,後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餘年,觀於帝典,大哉聖德,非天者何?雖竊慕於心,奈稟性之愚。時有古今,民俗亦異,仰惟聖謨,萬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聖靈不昧,尚其鑒納焉。尚饗!”
例祭,由官方明確規定時間,例行祭祀。每年春秋二祭,由地方官代祭,並規定祭銀數量。清乾隆二年(1737)定祭祀銀一百五十兩。
公祭,則提前公示,公眾參與,官民同祭。據志書記載,古代舜帝陵祭典,規模浩大,祀禮隆重。朝廷派遣四品以上京官出任祭祀官,擇日從京師出發,前面以傘仗龍旗引路。祭祀大使至,地方官出城跪迎,恭奉禦祭文、香帛于龍亭內,行三跪九叩禮。擇定祭期,使者致齋三日。地方官備鼓樂、儀仗,各官穿吉服,行一跪三叩首禮,迎龍亭至祭所。當地瑤總率瑤族青年男女百余人敲鑼打鼓,盛裝列隊五裏外,沿途鋪以松針翠柏。
舜帝陵官方祭祀流傳至今,主要是公祭大典。禮儀既有承襲,亦有與時出新。整個祭祀禮儀分為迎賓儀式、導引儀式、祭典儀式、瞻仰儀式、謁陵儀式和祭文碑揭碑儀式。
祭典主要儀程:毛血、迎神、行禮、初獻禮、奠酒、進帛、進爵、讀祝、行亞獻禮、行三獻禮、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燎(焚帛書)。分為鳴金、擊鼓、鳴炮、就位、盥手、敬供品、敬香、獻酒、行鞠躬禮、讀祭文、焚帛書、獻花籃、樂舞告祭、禮成等。 每一項均演奏專用樂章,各官與參祭人員均按司儀的呼請行跪拜叩首之禮。其中,亞獻禮奏恢平之章樂曲時,由朝廷太常寺樂舞生伴幹戚舞;終獻禮奏靖平之章,由九嶷山瑤族男女青年三十二人伴舞。
民間祭祀
民間祭祀多為家庭家族、民間社團。除清明節、舜誕日外,其餘均由祭祀人自擇日期,四時不拘。民間社團的祭祀儀式多依照各地的祭祀程式進行。
祭祀方式
望祭
望祭有遙望和瞻仰兩種。遙望指在遠離九嶷山的地方朝著九嶷山的望祭,多在古代,帝王無法親臨所採取的形式。瞻仰儀式多在儀程中安排,瞻仰舜帝陵內的舜帝坐像。
物祭
物祭即祭典上陳列供品,以示懷念的一種祭祀方式。
樂祭
樂祭是在祭祀禮儀中,伴之以音樂的一種祭祀方式,是舜帝陵祭祀禮儀自古以來的一大特色,體現了紀念舜帝對音樂藝術的貢獻以及對舜帝道德教化的懷念。古代對祭舜儀式配有專門樂章,每章都有專門的歌詞。
舞祭
舞祭是在祭祀禮儀中,伴之以舞蹈的一種祭祀方式。
文祭
文祭就是以恭讀祭文的形式進行祭祀,在禮儀結束後,多刻於碑石上,立於陵廟內。祭文主要是頌揚舜帝功德,闡明祭祀人的志向。
燎祭
燎祭就是用火焚燒祭品、祭器、祭文,以溝通神靈的一種祭祀形式,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祭祀。古代的燎祭通常設有專門的燎祭所,並掘有燎祭坑。主祭官在燎祭所,點燃燎祭之火後,參祭人員虔誠望燎,然後掩埋燎祭坑,表示此次祭典已與被祭祀的神靈相溝通。現代祭祀,燎祭已經簡化,只在祭典儀程上,焚燒祭文{焚帛書)和香燭,以示與神靈溝通。
花籃祭
花籃祭是現代借用對先烈敬獻花籃的祭祀方式,所行成的一種新的祭祀方式。 這種方式體現了現代文明,即祭祀人向舜帝像敬獻花籃,以示對舜帝的崇敬與懷念。政府級的公祭活動,花籃由威武的軍人抬送,更增添了祭祀的莊嚴、肅穆與隆重。
帝舜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道德倫理文化,它和黃帝的政體文化、炎帝的農耕文化共同構成中國上古文明的三座里程碑。帝舜文化形成於4500年前的舜帝時期,由孔子發揚光大成為。
舜是有虞氏部族的首領,五帝之一,被稱為中華人文始祖之一。史載舜“生於姚墟,耕 歷山,漁雷澤,陶河濱,販於頓丘,就時于負夏”,據專家考證,這些地點都在濮陽縣境內,至今濮陽仍流傳著許多有關舜帝的美好傳說和文化遺跡。
今年9月25日至27日,世界舜裔宗親聯誼會第十九屆國際大會將在濮陽市濮陽縣舉行,這個世界性大會將再次把全世界華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帝舜故里———濮陽。
歷史上有無舜帝其人,舜帝和濮陽有何關係、舜帝文化的價值何在?記者日前來到濮陽縣進行了實地採訪。
帝舜故里在濮陽
“去年7月23日,中國濮陽帝舜文化學術研究會在北京大學召開,認定舜的出生地、躬耕地、遷居地、捕魚、制陶等地皆在濮陽縣境內。”濮陽帝舜文化研究會的化建華告訴記者,著名專家李伯謙、李學勤、張文彬等歷經5年查閱史料、實地踏勘和反復論證後確定,濮陽為舜帝故里。專家確認濮陽為舜帝故里,增強了世界舜裔來濮陽尋根問祖的信心。
“孔子聆聽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而韶樂正是舜樂。孔子很推崇堯舜,堯舜之道對儒家思想的早期創立發揮很大作用,“帝舜重德政、行教化、講求社會和諧,舜文化頗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舜裔宗族原來居住在北方和中原地區,在漫長的歷史環境裏,因災荒、戰亂等原因,逐漸向東南一帶遷移,又因各種情況的變遷,逐步移居到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分佈地域極為遼闊。
目前全球舜裔約有60餘姓,較大的有陳、胡、袁、國、姚、虞、王、孫、車、陸姓,分佈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人口逾2億,“應運而生的世界舜裔聯誼大會成功舉辦了18屆,已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世界性文化經濟組織。”
明清看北京,秦漢看西安,上古看濮陽。文化積澱豐厚的濮陽,十分重視打造帝舜文化名片。
濮陽縣組團參加2001年8月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舉行的第15屆世界舜裔聯誼大會,首次向大會常委會提出申辦2006年世界舜裔聯誼大會的申請,同時又積極組織人員編撰了《帝舜故里》等宣傳書籍及畫冊,廣泛宣傳、推介與聯誼,營造濃厚的申辦氛圍,此外還多方籌措資金,重新修繕姚墟舜井、 歷山虞舜廟等。
“帝舜故里”規劃占地7公頃,分祭典大殿、鐘鼓樓區、神道設施區、旅遊服務管理區四個部分,工程在2006年在濮陽完成。
一處氣勢宏偉的皇家園林和後人追思先賢的聖地。占地面積300餘畝,由前、中、後三個區域組成。一期投資完成後,將滿足2006年第十九屆國際大會的祭祀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