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6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450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一、頸飾
琉璃珠也是魯凱族人最具代表性的飾品,其中每一顆都有不同的花紋及名字,且每一顆珠子都有其社會等級。
琉璃珠是一種很珍貴的裝飾品,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原住民都認為琉璃珠有靈魂,是具有神聖意味的裝飾品,所以被當作為傳家之寶。
魯凱族頸飾,琉璃珠項鍊飾物是以琉璃珠為主要之材料。琉璃珠飾是由大、小琉璃珠、貝幣條構成;琉璃珠是魯凱族珍視的寶物且視珠子的大小、圖案給予不同的名稱及價值。
製作琉璃珠頸飾使用的工具是針及線,線原為麻線,現在則為購自漢族的棉線,由女性製作。
由於琉璃珠有大小高低之分,製作時先將要用的大珠子依大小高低順序排好,串數沒有一定限制,視珠子多寡及長度而定。
先穿最大珠子,再穿兩側的大珠;穿完所有大珠後,間隔穿上貝幣條、小珠至所要的長度。收尾時再搓入兩條線,編成麻花辮,最後以平結結束。其他項鍊的作法亦類似。
古昔琉璃珠頸飾在魯凱族婚姻中是不可缺的聘禮,送的珠子大小種類視雙方地位而定,若實在無法取得,則可以用相當金額的錢代替,實際的數目須由雙方家長及代表之有地位的人共同商議,取得共識後決定。
在主流貨幣工具尚未流進原住民部落,琉璃珠一度是他們彼此交易的貨幣,即使到後來運用在項鍊裝飾,也被視為辨識階級身份的表徵。
古昔魯凱族的琉璃珠頸飾有單串琉璃珠與複串琉璃珠。除此之外,魯凱族的頸飾尚有珍珠項鍊、普通項鍊、銀項鍊等。銀項鍊分為粗細兩種,為女子佩戴。
今魯凱族女子佩戴的琉璃珠有編綴為五串,而男子只有三串,排灣族則相反。至於串綴的珠子,有花素相間,也有中花外素,有象徵財富的紅色及平民標誌的綠色,其中串法因意義代表不同。
在色彩上,南排灣族人崇尚紅色,北排灣族人傾向綠色,而魯凱族人普遍喜愛黃色。
林建成〈魯凱族的長女琉璃珠〉有一則有關琉璃珠的傳說故事:。
東魯凱創始地傳說是在巴油湖原始高山,後遷移至族稱「肯杜爾」山區,部落附近中有一座山洞,內蘊藏著豐富的琉璃珠石,婦女族人喜愛入內採擷這種美麗的石頭,加以簡單的琢磨串成項鍊,佩戴在身上相當美艷。
但是取琉璃珠卻不是任何人可以予取予求的,婦女必須是身心清白未婚女性,否則會觸犯神怒,給予懲罰。
果真一位孕婦耐不住禁令,偷偷進入採取琉璃珠,孕婦在返身走出洞口時,突然身上逐漸起了變化,全身變為一塊化石,手中扶持的枯木,竟也奇蹟似的長出新芽,終至覆蓋住洞口。
從此,「肯杜爾」山盛產的琉璃珠不再,而族中留下來的少數琉璃珠則愈形珍貴,族人將之視為傳家寶,只把它傳給長女,世世代代保存。
本則故事謂魯凱族人的琉璃珠採擷於肯杜爾山區,部落附近中的一座山洞,唯必須是身心清白的未婚女性才得進入採擷。
不過有一天,有一位孕婦違反規定進入採擷,結果化成一塊石頭,把洞口塞住了,族人再也無法採擷了,因此,留下來的少數琉璃珠,愈形珍貴,族人將之視為傳家寶。
《大南社》,余萬居譯(民七五年):
從前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女兒叫Moakakai,她美如天仙,而且所到之處均有彩虹懸天,父母都很疼愛她。
等她十二、十三歲時,便與頭目Kolulululu相戀,此時母又生了一個很醜的妹妹。
一日父親與Kolulululu出去打獵,從此母親便開始厭惡Moakakai,沒收了她一切的束西,還給她臭惡的東西,叫她下田看守作物。她只好每日衣衫不整體鱗傷的去工作。
一日,她在田裡看著了一隻熊,由於備受凌虐,她懇求熊將她殺了,脫離苦海,而那熊原來是她的祖父,就將她背起至一斷崖,有猴來迎接,將他們接下,孫女便衣食無缺的住在那兒。
然而父親回到家看不到Moakakai,便不顧辛勞的去尋找,但一無所獲。於是向東南西北四方各射一箭,除了射東的箭,其餘的均折回,父親向著箭飛的方向尋找。
Moakakai在熊那過著富足的日子。一日熊出門叮囑她,若有箭射中門那便是父親找來,你要招待他,不然就乖乖在家中刺繡。
果然父親找來,Moakakai就款待他,並說明出走的原因。父親急忙回家,想用開水燙母親,突然間母親就變成了老鼠。父親便回到熊(祖父)那,大家過著幸福的曰子。
一次熊生了病,牠告訴Moakakai若牠死後,將它置於那個櫃子,身體四周塞滿了石灰的檳榔,等服喪期滿,再打開櫃子。
不久,熊就死了,Makakai如是做了,但打開蓋子卻發現裡面裝滿了項鍊。後來Moakakai和Kolulululu成了夫妻,二人過著富足的日子。聽悅Kolulululu還做了頭目……。
本則故事也是有關項鍊的故事,Moakakai最後獲得了許多項鍊,與頭目夫婿過著快樂的日子。
《大南社》,余萬居譯(民七五年):
住在Tatalasu的Moakululu的陽具很長,他把它捲起背布背上。住在Tasubuu的Moatananuiau的女陰很大,她將其裝竹箱裡用女用袋子背著。兩人在草叢交媾。Tona社的人把陽具砍斷,Moakululu就可以結婚了。而Moatainanuiau的女陰中有牙齒,人們趁其酒醉,將齒拔掉,那些齒變成了玻璃珠。一切都正常了。
本則是魯凱族玻璃珠的故事。
二、耳飾
魯凱人在生下三、四個月的時候,都要以針穿耳,長大後男女均佩戴耳飾。耳飾以小琉璃珠、貝幣條及金屬墜飾構成。
三、肩帶
肩帶整條均為金屬的稱Iidadala-ele,男女均可佩戴。
四、戒指
銀質戒子Adaha為女子佩戴;數個戒子也可以穿在項鍊上作為裝飾。
五、手鐲
手鐲分為較薄、有花紋的Galisaiisa及較厚較粗、上有細銅條纏成之環狀裝飾的Tsigwani。
六、鑌飾
金屬鑌飾是由縫衣服者將小金屬片敲成徵凸的小圓鑌,再在兩端敲出小洞。以平針縫在刺繡圖案的外圍環繞。
七、墜飾
墜飾稱Milamili,以細銅鍊、銅條串起不同形狀的小銅片、小鈴鐺作為佩飾。用來裝飾帽子Bariyadamu以及披肩Bigiyane。魯凱族的墜飾縫在帽沿上方或兩側,排灣族則縫在帽沿下方、額頭的部位。
八、獵袋與匕首
在台東縣金峰鄉男子盛裝,能夠有資格佩戴「獵袋」(拉麻斯)與「匕首」(麻嘎爾)這份榮譽的,只有山豬英雄(曾經獵獲過許多山豬的男子),才有資格佩戴,它代表的意義頗為尊貴。(參林建成〈魯凱族「獵袋」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