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6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9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宜蘭原稱為「噶瑪蘭」、「蛤仔蘭」、「蛤仔難」、「蛤仔欄」或「葛雅蘭」等,此地名乃譯自佔據宜蘭平原的平埔噶瑪蘭(Kavalan)族之名稱,後來由種族名轉變而成為當地地名,相傳此地名之意為「居住在平原的人」。西元一六三二年,有西班牙人傳教士Hahint Esquival在其《東部台灣地名表》中以「Kibanuran」為此地標記;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稱此地為「葛雅蘭」,《番境補遺》則寫作「葛雅藍」;《鄭天亭集》則寫作「蛤仔欄」;嘉慶年間有一賽沖河將軍,在其奏疏之中將此地寫作「蛤仔蘭」;蕭竹(亦為嘉慶年間人士)在其詩中則稱此地為「甲子蘭」;另外,《噶瑪蘭廳志》中則有記載總兵武隆阿奏請將「蛤仔蘭」改稱為「噶瑪蘭」。閩浙總督方維甸在其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狀中對此地地名亦有簡略說明:「地名噶瑪蘭係蕃語,閩音不正,訛而為蛤仔難」。
宜蘭一帶地方原皆屬於平埔族之所有地,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民人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而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中有記載曰:「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云,多生蕃,漢人不敢入各社,夏秋划蟒甲載鹿脯通草水藤諸物,順流出近社,與漢人互市,漢人亦用蟒甲,載貨物以入灘,流迅流,船多覆溺破碎,雖利可倍蓰,必通事熟於地理,乃敢孤注一擲。」是故當時雖在海岸處有些交易活動,但尚無移民敢深入內地拓殖。
清乾隆三十三年,有林漢生率領眾人進入此地,企圖大肆加以開墾,但不幸被殺;以後雖陸續有漢人進入,但皆未能成功。漢人開發宜蘭,漳州人吳沙可說是「開蘭第一人」,乾隆五十三年,吳沙與通事許天送、朱合、洪掌共同謀議,大量招募漳州、泉州、廣州三地的移民,連同鄉勇二百餘人、善平埔族語者二十三人,於清嘉慶元年九月十六日,入墾宜蘭平原,因漢人之積極入墾使原居此地之平埔族人感到惶恐憤恨,遂以武力向入墾之漢人抗議,雙方爭鬥激烈,當時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感染傳染病,約有五百人左右死亡;之後因吳沙施醫術救活許多得到疾病之平埔族人,平埔族人為表感激之情,自願分地給漢人開墾,於是吳沙「埋石設誓」,和平埔族人約定互不相擾,而繼續向南墾拓,並進抵蛤仔難北部烏石港,隨即築土圍為基地,而終能逐漸開拓附近區域各地。
至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拓殖活動已顯露初步成就,此地亦開始被納編入版圖,設置噶瑪蘭廳,當時委辦開廳事宜之台灣知府楊廷理,則選擇於位居此地中部之「五圍」建城。至此,平地之拓殖已逐漸就緒,但附近山地仍為剽悍之高砂泰雅族活動範圍,而高砂族不時發動之「出草」對漢人危害甚巨,故於清道光年間設置噶瑪蘭地方之二關二十餘隘,對高砂族之侵犯加強防備。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更改廳為縣,並將此地地名由「噶瑪蘭」改稱為「宜蘭」。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