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地名的由來:台南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10 01:45: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台灣本島部分,外來之移民最先開始進行墾殖活動的區域便是今日的台南地方。早在明朝天啟年間(西元一六二一年至一六二七年)此地便已創設建置起移民永久居住之基礎,在此之前則只有零星的靠岸暫住者棲息。明朝嘉靖四十二年(西元一五六三年)時林道乾於福建沿海一帶為亂,當時有都督俞大猷前往征討,不久林道乾等人便逃亡至澎湖島附近地區,之後林道乾等人又敗走進入台灣,並佔據台江附近地方(昔日台南海岸之內港),都督俞大猷詳加偵察後,認為此水路頗具危險性,遂不敢貿然前進圍剿,僅僅於澎湖暫時駐紮偏師,並時而哨於港口之鹿耳門外。但林道乾認為此地終非久居之地,遂設法脫離哨船之監視,由一鯤身、二鯤身兩小島之中的間隙遁逃逸出,並退逃至占城一帶(即當時交趾支那的廣南)。明朝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當時佔據澎湖島的荷蘭人與明朝正式簽訂條約言明放棄澎湖,轉而由台江(當時荷蘭人稱之為 't walvis Been)進入台灣本島。

明崇禎三年(西元一六三○年)時,荷蘭人又修築Zeelandia城(當時俗稱為「台灣城」)於台江門戶的島嶼「一鯤身」(即今日之安平),以做為外海之防備要地。明永曆四年(西元一六○五年),荷蘭人再修築Provintia城(當時俗稱為「赤崁樓」)於台江溪岸之地區(位於今日台南市內),以其做為處理政務之廳所,而稱此地為「Saccam」,此名乃取自原佔居此地一帶的平埔西拉雅族新港社之社名,其移民則古來即譯稱為「赤崁」。當時,對岸福建籍移民前來移居台灣者逐漸增多,《台灣府志》(續修)便對當時之情況記載道:「荷蘭紅毛,築台灣城(即Zeelandia城)已復築赤崁樓(即Provintia城)與相望,設市於城外,而漳泉之商賈集焉。」此即為當時之光景,同時亦為今日台南市街之基礎。

而府縣志又記載當時台南城內外的其他荷蘭人之工程遺跡如下:「磚仔槓,在西定坊,紅毛時用厚磚和蜃灰砌成,其堅如石……。荷蘭井,在鎮北坊赤崁樓東北隅,距樓可二十餘丈,紅毛所鑿,磚砌精緻……。馬兵營井,在寧南坊,紅毛時鑿,以灌園者……。大井,在西定坊,傳係紅毛所濬,紅毛築赤崁城,恐有火患,鑿此井以制之。烏鬼井,在鎮北坊,紅毛所鑿,水源甚盛,大旱不竭,南北商船悉於此取水,以供日用。荷蘭陂,在新豐里,紅毛所築。烏鬼橋,在永康里,紅毛時所築」。

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鄭成功乘荷蘭人不備率領舟師軍隊由鹿耳門處進入台江地區,並設法完全切斷Zeelandia城與Provintia城二城之間的聯繫往來,與荷蘭人進行交戰八個月之後,於是年十二月時,終於驅逐荷蘭人取而代之;於是鄭氏正式改稱「Zeelandia」城為「安平鎮」、稱「Provintia」城為「承天府」,創設施治。以後鄭氏又以侍衛二旅之兵戍守承天府以及安平鎮兩大地區,並將其他鎮營之兵卒分駐各地而創立「屯兵制」。明朝末年流寓者沈光文之〈平台灣序〉中對此段歷史記載道:「鄭成功之攻克台灣也,里有文賢、仁和、永寧、新昌、仁德、依仁、崇德、長治、維新、嘉祥、仁壽、武定、廣儲、保大、新豐、歸仁、長興、永康、永豐、新化、永定、善化、感化、開化諸里,坊有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又清初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之《台灣紀略》中亦記載道:「鄭經自廈門來嗣位,於是興市肆、築廟宇,新街橫街皆其首建也。」

明朝永曆三十七年,即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軍東征侵台,鄭經之子克塽不敵而請求降順,至此台灣遂又正式歸納於大清版圖。翌年(西元一六三九年)設「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而擇定舊承天府為台灣府治,此即為今日台南市(原台灣府城)建置之濫觴。

首先承襲鄭時之舊制,設有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且擴大其原有之規模。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年)來台實際察看的郁永河著有《裨海紀遊》,曾就當時規模描述道:「街市以一析三,中通車行,傍列市肆,彷彿京師大街,但隘陋耳。」清康熙六十年(西元一七二一年)四月發生朱一貴之亂,五月初攻破台灣府城,不久之後,全台即隨之遭到淪陷。朱一貴之亂平定之後,乃有築城之議興起,至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台灣縣知縣周鍾瑄圍修建木柵以為城,周圍約有二千六百六十二丈,四個方向共設有七門,倚正東龍山寺者曰「大東門」,又自大東門以北亙右營廳而至東北者曰「小東門」,度正南拱府學文廟前者曰「大南門」,自大東門抱山川壇而亙東南者曰「小南門」,近正北城守營者曰「大北門」,逼西北烏鬼井者曰「小北門」,獨缺其正面,之後才又補設一大門曰「大西門」。

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時,自小西門回至南門之前種植有莿竹,數量約有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株,但西方為海面,故不種植莿竹而修造有二座大型砲台,一在小北門口,一在小溪門之外。清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五年)時始斷石修築七門,建樓於其上,護以女牆,又另建窩舖十五座。清乾隆二十三年(西元一七五八年)時木柵缺損毀壞,於是又重新修補之。乾隆二十四年(西元一七五九年)又再於莿竹之外種植綠珊瑚以環護木柵。乾隆四十年(西元一七七五年),補植竹木,修理砲台窩舖等,又建小西門余土埕之西,以為八門。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之亂平定之後,依照舊有基礎修築,再新建大西門台於宮後街內,於是八門皆有樓,而共設置有窩舖多達十六座。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南北匪徒四起為亂,故大舉增築外郭,即於大東門增築一東郭門,多植莿竹,又在大東門的左右設永康、仁和二門,於小西門城垣南方設一鎮南門,於小北門城垣西方設一城門,以通往來,扼守要隘。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五月發生大地震,城樓及城垣女牆窩舖等毀損大半,改以磚瓦重新修理,直至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時才完全完工;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時,又以國帑大興工事整頓修理之。

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以台灣為一省分,新設府州,即設「台灣」、「台北」、「台南」三府及台東直隸州。中路的一府稱為「台灣府」(府治位於台中),原「台灣府」改稱為「台南府」,其省治仍置於台南,從此時起始有「台南」之名稱,直至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劉銘傳才又將巡撫衙門移至台北;如此,台南自荷蘭時代起至清末的三百年間,皆持續為全台首府,其城市之規模自是極為宏觀壯麗,家屋之稠密程度亦首冠全台,實際上亦為南部台灣之貨物集散大市場。

日本政府領台之後,仍然承襲舊制稱之為「台南」,西元一九二○年時將「台南廳」改制為「台南州」,之下再設「台南市」,並且使當時之街肆外觀面目一新。台灣光復之後,「台南市」亦於民國三十五年一月正式升格為省轄市。

文出:台灣咁仔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5 16: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