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4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話說客家黃酒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12 13:42: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客家人的飲食中,飲酒是很普遍的習俗,客家人年長的會飲,年小的也會飲,有的客家地區在盛夏時還以酒代茶,普遍飲用。至於節慶佳日、喜慶壽誕上、酒是缺不了少來助興。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擺筵席宴賓客,稱之為“做酒”,如子女畢業要“做畢業酒”,婚娶要“做暖轎酒”,“做完婚酒”,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滿月要“做滿月酒”,周歲要“做周歲酒”,老人壽辰要“做生日酒”,工匠拜師學徒要“做拜師酒”、“做出師灑”,諸此種種,顯示了酒在客家人心目中佔有極高的地位。不過客家人所說的酒,特指的是用糯米特製的黃酒,這種黃酒,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釀制,釀制一般由家裏的女主人承擔。釀制黃酒水平的高低,還是衡量一個客家婦女能幹與否的標準呢。

    客家人的黃酒除了自飲待客外,也是親友間來往時的禮品,特別是在婚禮中黃酒是女方回贈男方的重要禮品之一,女方將黃酒和其他禮禮品裝在一起,用扁擔挑送,俗稱“送酒擔”,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親自釀制而成的。另外客家人家裏如生了小孩,婆家必備公雞一隻,黃酒一壺,另鞭炮一掛,送往女方娘家報喜,俗稱“報薑酒”。

    黃酒的製作

    前面說過,客家居域幾乎所有家庭都會釀制黃酒,同時各酒店也都釀制黃酒。這裏仍以地處閩粵贛邊的武平為例,給大家介紹客家黃酒的製作方法。

    1949年前,武平酒店釀酒,每次都用糯米4~6天。先將糯米放入大水缸中浸透,淘淨,然後撈起濾幹,倒入大飯甑裏蒸熟成飯。複將飯甑移到大陶缽上,淋半桶清涼水,促飯降溫,然後將甑中之飯盛入酒缸,俟溫度降至20度左右時,則均勻地拌入酒餅(一種發酵的酵母,系用米糠、中藥細辛等製成),旋即反復攪拌,接著把飯扒平,從飯的中央挖一小井,蓋好缸蓋,移放到放有稻草的竹簍裏,以利於保溫發酵。夏天氣溫高,24小時後,啟開缸蓋,小井中即湧出香氣四溢的酒液,謂之酒娘。繼用杓子翻動酒娘糟,再蓋上缸蓋,但不宜蓋得過緊,須留一氣孔出氣,否則酒易變酸。4~5天後,注入醴泉水約300斤,浸泡酒娘槽;又4~5天後,把酒糟倒入酒簍裏,壓榨出酒液來。然後,把酒液裝入酒壇,密封壇口,送入溫室用蒸汽局沸。這便是當時市肆中出售的黃酒了。家釀黃酒的工藝與上述同,只不過數量較少,罕有一次即釀4~6鬥糯米的。此外,作坊(即酒店)釀酒均由男人做師傅,而家庭釀酒則多由婦女操作。

    釀制黃酒須掌握兩個要領。第一是酒餅要好。據說客家人用的酒餅源於佘族。過去,佘族酒餅的主要成分是草藥,叫酒餅草,撒上它即可使飯變酒。至今仍有佘族人將剩飯,不管是糯米飯還是粳米飯,撒上酒餅草釀酒喝的。客家人正是從佘民那裏學得了這一技術,從而製作酒餅出售。開始也許不為社會所注意,個別人則經過長期的實踐和不斷的改進,遂成了家傳秘方,流傳也就不廣。例如寧化淮土的酒餅是釀制特產黃酒的材料,極受歡迎,但製作這種酒餅的奧秘卻成了淮土人的專利。由此可知,佘族酒文化對客家酒文化影響之一斑。第二是水質要好,須用優質的醴泉水,即從地下冒出的甘美的泉水,俗稱為井水。今日城鎮的飲用水多為自來水,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有一種異樣的味道,而水井又所剩無幾,於是釀酒時人們便改用水泵抽出的地下水,效果亦佳,若用自來水則非但失去甘美的水味,弄得不好還易使酒味變酸。上述兩個要領,缺一不可。否則,好好一缸酒,就會變成一缸醋。


文出:品酒文化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7 22: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