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0-4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73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79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另一帖裡,討論過柏老稱呼歷代皇帝皆用名字的問題,
老實說,只要有適當的註解,用啥稱呼問題其實不大.
然而,這一帖的爭議性就真的很大了.
柏老史學,被人捧得最高的,
正是他老人家以現代人的眼光看歷史,
然後,在固有史學論述中,找出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但是,真的不合情理嗎?
未必.
柏老向來不信所謂[禪讓]和[讓國],
幾乎遇到似的記載,都會被歸類為[搖尾系統]的[神化]和[美化].
第一個被踩的,便是舜帝姚重華讓天下予大禹姒文命,
柏老的看法是:那是一場統治地位的爭奪.
理由是:為何舜帝讓國後,會南巡[蒼梧]而且死在那裡.
問題是,腿長在他身上,身為前任帝王,去哪兒不行?
蒼梧遠一點便大驚小怪,那麼,大禹遠到[會稽]又如何?
第二個被懷疑是[奪嫡鬥爭]失敗的,
是周文王姬昌先生的兩位伯父.
柏老的說法也不能說沒道理:
他的理由是,即使那兩位想讓位予老弟,
以便日後傳位於姪子,
也用不著遠走天涯海角吧?
但是,古人的想法卻不見得和我們一樣.
好吧,假設姬大公子和姬二公子都不出走,
然後硬要讓位給老弟季歷.
那麼,萬一姬三公子書呆子脾氣發作,
硬說[立嫡以長],死活不接位,
莫非還要三兄弟打上一架作決定嗎?
別跟我說:[沒有人會放棄天上掉下的族長之位.]
現代人或許是能吃便不浪費,古人可不見得.
周文王姬昌在位的後期,有一個叫孤竹國的地方,
便出了一對活寶----[伯夷和叔齊].
論長,當然是老大伯夷;論老爹喜歡,卻是老三叔齊,
結果,那兩位老人家讓來讓去讓不出所以然,
只好兩個一起遠走高飛,把國君之位留給一直沒說話也沒人看好的老二.
那麼,學商朝子姓王室,來個兄終弟及又如何?
泰伯的後代便鬧過如此一段.
話說春秋時代,某一位吳王,生了四個兒子,
老四便是以[掛劍]出名的季札.
他的三位老哥,都覺得小弟最適合接手王位,
但又怕直接讓給他,他發起書呆子脾氣不要.
於是,便耍了一套兄終弟及的花樣,
老大傳老二,老二傳老三,
老三掛了之後便要傳到季札四爺.
結果,他四爺還是不要,
還跟姪兒說,再逼他他便連王子也不幹.
於是,老三的兒子僚便接了王位,
然後,老大的兒子光(後來的吳王闔闆)又有意見了:
[喵的!按照老爹叔叔們的協議,王位是四叔的,
要不然,老爹早傳位給我了,還輪得到你臭阿僚接手嗎?]
於是,專諸先生和魚腸劍出場了,
之後,僚被開膛破肚後,他的親弟弟慶忌又不爽,
於是在外頭接人組隊要打回去,
結果,另一位刺客耍離先生出場,才結束這一場大亂鬥.
代價是不高哪,兩個王族掛了,一個王族跑了(四爺跑到延陵王子也不當),
兩個國士浪費了生命,如此而已.
泰伯老先生可比他的子孫聰明多了,
一走了之,老三不接也得接,
他自己另外打下一片天,
你好我好大家好.
豈能說他的[讓國]不合情理,便推斷他是奪嫡鬥爭的失敗者.
《 本帖最後由 海瑩 於 2011-4-2 22:08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