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史] 基督宗教的定義(16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9 14:28: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基督教,是一個相信耶穌為神(上帝、天主)的聖子、人類的救主彌賽亞(默西亞,即基督)的一神論宗教。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是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

估計現在全球共有15億至21億的人信仰基督教,約佔世界人口的33.32%。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個教會,但在基督教的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主要有天主教(天主教的中文名稱乃借用中國神話中的天神——天主。
中文也意譯為公教、羅馬公教。

梵蒂岡聖座為領導中心,以羅馬教宗為教會領袖的天主教也是所有基督教教派中第一大教派。)、東正教(此名也意譯為正教。以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首,但實際各國正教教會目前仍是獨立運作的。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第二大教派。)、基督新教(中文又常稱為基督教)三大派別,以及其他一些影響較小的派別。中文的「『基督』教」一詞時常是專指基督教新教,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現象

基督教可以指宗教信仰的內容,也可以指所有基督教教會的總和,或者所有基督徒的總和。這三者不能完全分開但又有一定的差別,在使用時如果能仔細辨明,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論。

基督教的經典:聖經和次經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基督教聖經,由《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兩大部分構成,有四十餘位執筆作者,前後寫作時間跨越約1600年。

《舊約聖經》是在耶穌的時代以前所寫成的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記載了從耶和華創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紀為止以猶太民族為核心的歷史,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神給猶太民族的律法,另外還有詩歌、預言等內容,原文以希伯來語寫成。基督教形成以後,基督教的舊約聖經和猶太教的聖經開始有些微獨立的演化,基督教自身在演化中不同教派又產生一些差異,但大部分還是相同的。比如現在有6卷被天主教和東正教承認的舊約經書未被列入猶太教和基督新教承認的聖經,被基督新教稱為次經,不同教派間另外還有一些較小的差別,包括分卷、排列。天主教舊約聖經46卷,東正教48卷,基督新教39卷,

《新約聖經》是耶穌離世以後由耶穌的門徒寫成,內容有福音書(記載耶穌言行生平)、宗徒大事錄、使徒書信、默示錄等幾部分共27卷書,最早的新約,原文以希臘語在第一世紀寫成,從公元2世紀開始被編排成典,於公元4世紀正式定型,得到基督教不同教派的共同承認。

現在中文聖經譯本常見的在天主教有思高本、牧靈本,在基督新教有20世紀初所譯的和合本及20世紀末所譯的新譯本。

聖經一直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基礎,但不同教派的認識有一些不同。聖經本身宣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3:16),提摩太後書是保羅寫成,因此這反映了初期教會的觀點。第4世紀的奧古斯丁著有「論基督教教義」,專門講讀聖經的方法論和由此所得到的對神的認識,顯然他認為聖經是教義的根本基礎。在第四世紀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後,教會逐漸形成一些增補的教導、禮儀,被教會認為也是神所啟示的基督教信仰的必要部分,與聖經一樣重要。後來馬丁路德、加爾文、慈運理等宗教家,反對羅馬公教與教宗對宗教詮釋的權威,進行宗教改革,提出「唯獨聖經」,因此基督新教只承認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正確、不變經典。

19世紀開始出現自由派神學,認為聖經中間有些部分只是傳說、寓言,聖經中也有錯誤、過時的內容,由此引起對一些傳統教義的質疑。這種思潮影響到不同教派。不同意這種看法的被稱為基要派神學,堅持聖經的無誤性和傳統的教義。

基本信仰由於基督教有不同教派,所以不同教派的教義會有所出入,但主要教派在信仰上的共同性遠大於其差異,以下的教義盡量涵蓋各教派公認的基本信仰。

神學教義參見:使徒信經、尼吉亞信經及尼西亞信經
獨一神(或唯一天主/獨一上帝):宇宙間有一位獨一的至高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稱為耶和華/雅威/耶和威。(英文:「God」,在基督公教里中文常譯作「天主」。在基督新教里中文常譯作「神」或「上帝」;)

三位一體:獨一神有聖父、聖子、聖神(基督新教中文譯為聖靈)三個位格,聖父是萬有之源,聖子是耶穌基督,聖神是神的靈。三者同質、同能、同永恆,聖父是神,聖子是神,聖靈是神,但只有一位神,而非三個神。阿塔拿修信經對三位一體進行了比較得到公認的解釋,但這仍然是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概念。聖經中沒有「三位一體」這個詞,所以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中較受爭議的一項,但也被許多相信三位一體的基督徒看作是最重要的一項教義。
否認三位一體的理論當中有一位一體論(只有一個神,乃是父)、三位三體論(父子靈乃是三個神)、形態論等。三位一體與非三位一體論的爭論焦點往往是耶穌基督的地位問題。

創造: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最後照自己聖潔良善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名為亞當和夏娃。

罪與死:基督教的「罪」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不中靶心」,「罪」指一切不符合神的聖潔良善的行為、思想。人的始祖亞當和夏娃犯罪,帶來了死。從此,罪與死入了世界,世人生而有罪(罪性),必然會犯罪(罪行)。如果沒有神的救贖,都要走上滅亡之路,不僅肉體要死亡,靈魂也要永遠死亡。

基督救贖:耶穌基督本為神的兒子,與神同在,他就是神。耶穌基督為了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降世為人,傳道三年,在十字架上被釘死,他的無罪之身成了贖罪的祭,贖了世人的罪。他三日後從死裡復活,升到天上,與父同在,他讓父差下聖靈住在信他的人心中,與他們同在。他還活著,他在繼續地作工。他將要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死人,徹底地消滅罪,成就新天新地。

復活與永生:耶穌基督將要再來,所有的人都要復活,接受最後的審判。信耶穌基督的人罪得赦免,得到永生,與神和好。罪不得赦免的最後會因罪而下地獄,與神永遠隔絕。(聖經對末世的啟示不是很清楚,基督教的末世論在細節上可以很複雜,不同意見也比較多。)

人倫道德參見:十誡及登山寶訓
與基督教的神學教義有緊密聯繫的是它的人倫道德的教導,如果說神學教義側重於人與神的關係,那麼這些道德的教導就是側重於人與人的關係,但這兩者之間也沒有嚴格的界限。在總結基督教信仰的時候,這些道德似乎常常被一些理論家所忽略,但其實這些道德的教訓是聖經和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對大眾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有很多的聖經經文說明「愛」是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觀的最重要的一點,神對人最大的誡命是要愛神、愛人。另外,基督教也強調認罪、悔改、饒恕、謙卑等等。「十誡」和「登山寶訓」是聖經中對道德的比較集中的論述。

基督教信仰中的倫理道德觀雖然與其他宗教、文化的倫理道德觀有很多相通之處,但其根源、目的、方法、側重又有諸多不同,這十分關鍵。基督教認為愛來於神,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榮耀神,善行需要出於真心的愛。基督新教還特別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的好行為應該是對神的信心的結果,不應該脫離信心而單獨強調做好事。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羅馬帝國猶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地區及義大利地區。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313年)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92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於2月27日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
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東部教會稱為正教(即東正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基督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創始起源按照《新約》說法,猶太人耶穌在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猶太省地區傳道。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為真理作見證(約18:37)、教導人「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利19:18,民15:37-41,申6:4-9,11:13-21)、先求天父的國和他的義(太6:33)等道理。

根據基督教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蹟,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國下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會因而得罪羅馬政府,猶太公會的權利與地位有可能不保(當時大祭司的任免完全是由帝國政府掌控),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
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死。聖經新約對此解釋為聖經舊約所預言神所差遣的救贖主耶穌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為代罪羔羊,流出自己的血,讓罪人得赦免。

根據基督教新約的記載,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教會。

早期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群眾運動產生的。相對於傳統猶太教強調遵循律法,基督教則強調耶穌救贖的恩典,並認為只要信奉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裡眾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願意接受他為主,並決意以上帝的心意為生活的準則,讓耶穌基督為自己承擔所犯的過錯,就被認為是已悔改,可以藉著洗禮被接納成為教會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階段,基督教會曾實行財產共有,外界視其為一種秘密宗教組織。

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叢日雲。猶太人視耶穌為外道,教會為離經叛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認為基督教只是猶太教的一支,起初並不如何逼迫教會。直到尼祿皇帝(公元54年-68年)在位時,教會的人數已增長到不可忽視的程度,從公元60年代中期羅馬帝國政府的逼害就開始了。當時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後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教會雖在第2世紀、3世紀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許多主教和信徒被火刑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但教會依然繼續茁壯,直到313年頒佈的米蘭敕令,羅馬帝國終於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隨著基督教的發展,教會開始將耶穌復活的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又定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耶穌出生的具體日期已不可考)。米蘭詔令的是由當時的羅馬皇帝頒布的,因此基督徒把此政績視為基督教的勝利。

歷史上,第5世紀開始至9世紀初,可以說是歐洲的黑暗時代,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羅馬帝國全面崩潰之後,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蘭克人,亦開始皈依基督教。
由於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羅馬人低,甚至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於是教會便成了中世紀時期西歐的唯一學術保障;因為當時幾乎只有一些教士和修士讀書識字,學者幾乎都是教會人士。
正因如此,自從西羅馬帝國被蠻族入侵後,西歐便開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時代。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公教(在中國稱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國稱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教導權主要於教宗與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

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維護基督教為口號,展開了8次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16世紀以後,歐洲各國發生了宗教革命,分化出許多支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以及殖民擴張,將基督教傳到了世界各地。

現狀
梵蒂岡聖彼得教堂
當今基督教各宗派在全世界的分布圖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派別,還包括宣稱跟其他教會有著不同歷史淵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
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億人。當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會的11億人、東正教會的2億1600萬人、邊緣教會約3170萬人、屬基督新教各教派約3億6700萬人和英國國教會的8400萬人。至於獨立教會(不隸屬於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億1400萬人,實際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整體上基督教和世界人口成長率比較卻是正在萎縮。當世界人口以大約每年1.25%的成長率增加,基督教卻是每年僅成長1.12%。
相較之下,伊斯蘭教是以每年1.76%成長。不過基督教在特定區域(如非洲、亞洲)和特定的教會族群(如福音派、靈恩派和「獨立」教派)卻是快速成長。

基督教聖城伯利恆或譯為白冷——耶穌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耶穌被釘十字架和發生其他聖經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穌長大的地方,耶穌又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

安提阿或譯為安提約基雅——基督宗教向羅馬帝國開展的中心。

梵蒂岡——全球天主教教會的中心,歷任教宗的辦公地點。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滅亡為止,一直是東正教的中心。

宗教比較主條目:亞伯拉罕諸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基督教肇端於1世紀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教團體,使用猶太教經典,其中許多信仰源於猶太教。通常,兩者共同的價值觀被稱為猶太-基督教傳統(Judeo-Christian Tradition)。耶穌原本是在猶太人中傳教,而保羅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範圍。
上帝與凱撒之間:基督教二元政治觀與近代自由主義,叢日雲。


基督教在起源上和猶太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經典及其許多觀念,但是基督教與猶太教在經典上和一系列問題上是有分歧的,主要集中在他們對上帝、彌賽亞、耶穌、律法和救贖等的看法上。

據20世紀初時耶魯大學教授 E. Washburn Hopkins 的個人理論,宣稱基督教在起源上和佛教也有關聯,他的書中寫道:「總而言之,生命、誘惑、奇跡、比喻、和甚至耶穌的門徒們都是直接源自佛教」這理所當然受到基督教人士的反駁。

歷史學家Jerry H. Bentley也自認為佛教具有對早期基督教發展的影響性,他認為學者們對於眾多關於佛祖和耶穌在出生、生活、教條、和死亡的相似性作出了關注。這理論自然也受到基督教人士的駁斥。

祆教(也稱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在教義上也與基督教類似,有代表光明的善神,也有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善人即被賜與快樂心並進入天堂,惡人即被賜予痛苦心而墮入地獄。由於祆教誕生時期比基督教早,因此也有可能是基督教繼承了祆教的教義。

基督教的教義不能接受其他信仰的存在,對於其他的信仰冠以惡魔、魔鬼、偽神等稱呼,宣揚非基督教的信徒死後下地獄[來源請求]。歷史上的異端處理,也可見基督教過於攻擊型的理念,例子如異端裁判所等的裁判機構。

一些學者如Michael Grant斷定耶穌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因為除了《新約》之外,沒有其他資料可以引證,而且同基督教成立之前的其他宗教的主角有很多相似點[來源請求]。再者在當時叫耶穌的人有很多(可參見條目耶書亞 (名字)),關於被釘死的說法也有可能是在當時口耳相傳的傳說[來源請求]。

基督教成立當時,本來便存在著很多神秘宗教,它們的神都有相似的故事,例如神被殺了,後來又從死裡復活,這個從死裡復活的事便啟發了神的永生。

耶穌的角色同其他宗教的角色很相似,例如死之後又復活,這些事情可能驅使成為基督教形成。E.A. Wallis Budge比較過基督教和埃及宗教中的歐西里斯,歐西里斯也是出世人間,之後被殺,重生而成為地獄神,和拉同等,拉是埃及的一神論宗教的神。Wallis更指出基督教和古埃及的其他宗教相似處,尤其關於復活的故事(木乃伊便是因為復活的思想才有的)。Wallis認為埃及宗教思想是基督教形成的最佳資源。而相反地,歌普特教會認為歐西里斯的故事,和其他的思想,都是神帶給法老王,而為了準備耶穌的到來。

猶太人相信基督教的信徒將《舊約》錯解了。例如,對於《但以理書》9:25關於受膏者來臨的敍述,猶太教認為是關於居魯士二世的,而基督教便認為是關於耶穌。

敵對的態度而引發戰爭,例如十字軍東征、宗教裁判所和三十年戰爭。
因基督教和非基督教所引發的軍事暴力在世界經常發生,直到現代喬治·沃克·布希也曾稱伊拉克戰爭是十字軍,甚至不同派系也引至戰爭,例如北愛爾蘭問題。

重要人物
早期教會保羅或譯保祿
彼得或譯伯多祿
安得烈或譯安德肋
坡旅甲
帕皮亞

教父時期:教父 (基督教歷史)
亞歷山太的革利免
羅馬的革利免
特土良
居普良
聖奧古斯丁
耶柔米
安波羅修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教宗額我略一世
俄利根

中世紀大阿爾伯特
托馬斯·阿奎那
聖伯爾納鐸

宗教改革以來聖依納爵·羅耀拉
馬丁·路德
加爾文
慈運理
約翰·衛斯理
約翰·紐曼樞機
愛德華滋



資料來源:自由的百科

《 本帖最後由 耍寶的貴 於 2011-6-29 00:45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耍寶的貴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7 05: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