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有形佛與無形佛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路遙知馬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超級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4-20 16:03: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從前,釋尊住在祇園精舍的時代。
  
  羅閱祇國有兩位初參的修行者,準備到舍衛國去訪問釋尊。兩國的邊境是一片荒野,沒有人煙。這時候,烈陽高照,泉水枯竭,兩人又熱又渴,忍無可忍。幸好很快發現一口古井,井底裏只有少許的水量,他們想下去把井水喝完。不料,仔細一瞧,水裏有許多水蟲遊來遊去。倘若恪守佛教的不殺生戒,顯然這生水喝不得了,這時候,他們只有搖頭嘆氣:
  
  「千辛萬苦來到這裏,一心要謁佛,誰知路上沒有一滴水喝。」
  
  其中一人突然說:
  
  「我們非喝下這些水不可,惟有這樣,才能苟延性命去謁佛。管他殺不殺生,不必考慮這麼多。」
  
  但是,另一位卻不以為然:
  
  「你說錯啦!當年佛陀談到戒律時,首先強調慈悲。倘若為自己的生存,而殺生拜佛,後果如何呢?如果恪守佛的教義而死,反而不會遺憾,總比犯戒而活著的好。」
  
  兩個人的意見,完全不同。最後,只好分道而行。
  
  一個人喝了井水,果然恢復了精神,他繼續前往舍衛國。另一人不肯喝水,以至坐以待斃。
  
  那位不肯喝水的修行者,因有恪守佛戒的功德,死後馬上投生三十三天--仞利天。他深知自己過去的功德,才能投生天界。現在,他拿著香花從仞利天下凡來訪佛。他一走到佛前,就獻上供養,向佛禮拜後,坐在一邊。
  
  那位喝水的修行者,暫時恢復了精力,繼續走了幾天,依然疲倦萬分,最後總算勉強抵達祇園精舍了。他得意洋洋地向佛陀鞠躬,但卻含著淚水稟告佛:
  
  「世尊啊!本來還有一位同伴一起出發,誰知他在途中因疲勞和飢渴而死,請佛陀憐憫他。」
  
  佛陀微笑地說:「你們的事情,我知道得很清楚。這裏有位天人,他該是你的同伴。由於他恪守戒律,才能投生天界,如今反而先你而到。」接著又說:
  
  「你是來看佛陀的肉身嗎?肉身是由一些不乾淨的東西聚集成的,你是來看這些嗎?肉身很快會死亡與消滅。你真要來看這個無常的身體嗎?為什麼你不想看佛陀法身呢?惟有置身在法裏,才能清淨,得到常住的法身。你那位同伴一直在注視佛法,結果才能看到佛陀的法身。你不如他哩!」
  
  片刻後,佛改用溫和的語氣說:
  
  「你只見我的形象,卻不會恪守我的教戒。雖然,你以為現在看見我,其實,我不曾看你。相反地,你那位同參距離我千里之外,仍能嚴守我的教戒,得以出生為天人,出現在我的眼前。」
  
  佛趁此教訓他一頓,同時作偈加以教諭:
  
  「只要肯勤學,又能嚴守戒律,
  
  不論現在與將來,都能成就如願。
  
  如果不肯學,又不能持戒,
  
  無論今生與來生,都不能成就如願。
  
  只要多學多聞,理解教義,自然能有成就。」
  
  佛教不是外表所見的形象,而是要誠守教義。
  

轉自:戒邪淫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7 07: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