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144|回覆: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 中華民國的裝甲兵之父 **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3-2 00:40: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5
本帖最後由 toyota33 於 2015-11-9 16:49 編輯

出處:<徐庭瑤將軍紀念集>

徐 庭 瑤 將 軍 事 略

 徐將軍庭瑤,字月祥,祖居安徽無為,乃邑之巨族。父明階公,曾舉於鄉,縣之名儒,為一方人望,母金太夫人,系出名門,秉性仁惠,樂善好施,澤被貧困,懿行傳於閭里。

 將軍幼承庭訓,六歲啟蒙,從太翁攻讀詩書,聰慧過人,十歲入縣立書院肄業,十四歲轉入皖江中學,五年畢業。時值民國肇造,目睹時艱,志切報國,毅然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兩年畢業,再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深造。學成,奉派皖督倪嗣沖所屬第三路第四營為見習官,時軍閥割據,視軍隊為私產,軍校生每受歧視,將軍胸襟磊落,輒忍讓之。

見習期滿,值歐戰正酣,我國對德宣戰籌組參戰軍,將軍率先投効,任連長,其團長綽號劉二虎,目不視丁,性情粗暴,所謂參戰軍亦僅虛有其名而已,終非志士報國之所,乃耑赴廣州,參與國民革命行列。

 將軍抵粵後,初任東路討賊軍第一旅許崇智部連長,隨軍東征,攻克潮汕,積功升營長,進討陳逆烱明,克復台山,旋師廣州。

民國十四年,部隊整編,國民革命軍以黃埔軍校學生為基幹之第一軍,整編為九個團,升將軍為第三師第八團團副。

第八團在穗參與肅清劉震寰、楊希閔叛部後,再次東征,協力第四團進攻惠州,楊逆坤如部負隅頑抗,將軍編組突擊先鋒隊,親冒彈雨,率眾衝上北門城頭,敵不支潰逃,惠州乃克,翌日,總指揮 蔣公親自蒞團慰勞,擢升將軍為團長。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蔣公誓師北伐,主力出湘贛,北洋軍閥之閩督周逆蔭人,乘粵東空虛揮部南下,由龍岩移駐永定,企圖擾我後方。

我東路軍何總指揮坐鎮潮汕,機先制敵,令第三師進攻永定,第八團為師之前鋒,幾經激戰,卒奇襲佔領敵司令部所在地之永定城,俘獲人員逾萬,槍枝萬餘,周逆蔭人及其少數弁從乘夜暗兔脫。

將軍旋奉命回擊敵軍後方,與我軍主力合圍,敵酋劉俊首被擊斃,所部三萬餘眾紛紛投降;其駐福建漳州之張毅部,及駐汀州上杭之曹萬順、杜起雲部,均同時歸順,何總指揮承上峰命各畀予軍長名義。

而張毅復懷異心,竟率部自漳、泉竄向福州,圖謀不軌,我軍洞察其奸,尾隨追擊,乃予敉平,張逆被擒就戮,將軍因功升任獨立第四師副師長。旋調第二師,繼續北伐,軍次鎮江,孫逆傳芳正揮軍偷渡長江,直抵龍潭,反撲南京,第二師奉命兼程逆擊,將當面敵軍擊潰,使戰局轉危為安,將軍以殊功升中將師長,由南京渡江,繼續北進。

 民國十六年,第二師奉命死守臨淮關,中流砥柱,戰功表現出色,十七年,協力友軍由柳泉向北進擊,攻克郯城,直下濟南。詎日寇竟藉保僑為名,由東三省調來福田第六師團,力圖阻撓北伐,演成「五三慘案」,總司令 蔣公坐鎮泰安,命將軍率部堅守濟南,並手諭謂:

「濟南為我軍黃河流域唯一根據地,此次特派兄任此衛城之責,以兄之膽力、智慧,皆能勝任也。」

由此可知,將軍之用兵才能早為 領袖所賞識矣,爾後率部北進,一路勢如破竹,軍閥殘部望風披靡。

 北伐功成,軍隊縮編,軍改為師、師改為旅,將軍改任第一師第一旅中將旅長,旋率部由許昌向臨汝,協同友軍進擊馮玉祥部,將其擊退至潼關。

嗣唐生智稱亂,將軍為第一師代師長,於民國十九年元旦起,冒大雪與其激戰經旬;唐逆走投無路,全部瓦解,計共傷亡逾萬,被俘兩萬餘,內有軍長、師長等高級軍官二十餘人,將軍因功升任整編後之第一師師長。

隴海戰起,將軍於張砦地區敵軍猛烈砲戰中,親臨前線督戰,不幸中彈五處,身負重傷,左臂折斷,左腕、左顎、右臂均負創,生命垂危;總司令 蔣公立派專車運送上海治療,留醫數月,始告痊愈, 蔣公召見,慰勉有加,以其奮勇作戰,屢建殊勛,特調任第四師(原為教導第二師)師長。

先駐杭州整訓,嗣奉調河北擊潰石友三叛部,剿平劉桂堂匪眾。民國二十一年,奉命進剿豫鄂皖邊區共匪,將軍為右路軍指揮官,霍邱一役,擊退匪第四方面軍徐向前四萬餘眾之蜂擁衝擊於城南,隨將據城而守之匪二十五軍鄺繼勛部悉數殲滅,僅鄺匪本人潛水脫逃,此為豫鄂皖邊區共匪之空前大失敗,亦為我剿匪以來之一次大勝利。

委員長 蔣公特電獎勉,電文有「懋功懋賞」之語,翌年,並親題紀功碑,述其戰績,綴以銘詞,昭忠黨國,用垂不朽,是為軍人最難得之殊榮。

將軍以戰功卓著,榮升第十七軍軍長,駐蚌埠整訓,並兼任當地警備司令。

當進剿皖北匪患之前,將軍為體恤民艱,擬定佃農永佃及田賦減租免除雜捐辦法,送請政府採擇施行,因而受惠者相率來歸,無不視將軍為萬家生佛,地方父老為感念恩澤,特建立徐公德政碑,崇德報功,以壽貞珉。

 民國二十二年,熱河淪陷,日寇突破我長城要隘古北口,將軍奉命率第十七軍於古北口以南佔領第二道防線,阻其攻勢,另協力第三十二軍固守喜峰口。

因中央軍以訓練有素著稱,倭寇風聞後,立即改變作戰計劃,命西義一大將率第六、第八兩師團,疾犯南天門。

十七軍首次與裝備優良之敵機械化部隊遭遇,激戰三晝夜,陣地在肉搏中數度易手,傷亡互重,敵鋒頓挫。

敵復由承德調來第十六師團增援,當時共約有步兵三萬餘人,火砲六、七十門,戰車三十餘輛,轟炸機十餘架,向南天門以南石匣鎮附近陣地,發動猛烈攻勢。

將軍時為第八軍團領上將銜代總指揮,率部堅強抵抗,予敵重創,嗣因我後方聯絡線將被日軍切斷,奉命退守北平,官兵四萬餘人,分五路後移,且戰且退,秩序井然,得全軍以還,將軍指揮才能之卓越,深為上峰所激賞。

 部隊撤退北平駐防,將軍為追念十七軍陣亡將士壯烈成仁之抗日犧牲精神,特在安徽蚌埠建立陸軍第十七軍陣亡將士公墓,以慰忠魂;墓成之日,委員長 蔣公暨何應欽將軍及黨國要人,均題頒鴻文,鐫石悼念。

 民國二十二年秋,將軍奉命兼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主任,因鑒於南天門石匣鎮之役,日軍裝備多屬機械化,我軍仍為舊式裝備,若不迎頭趕上,實不足以鞏固國防,乃上書委員長 蔣公,陳述建立機械化國軍之計劃, 蔣公嘉其遠見,特於二十三年,派將軍率團赴歐美各國考察軍事及機械化裝備之運用。

臨行,將軍為使友邦尊視我國軍階,自請降一級以中將階出國,此後即從未佩過上將軍階,其愛國愛軍與不重一己名位之精神,有如此者。及至歐美,凡經意、德、俄、法、英、美等十一國,歷時十閱月,博訪周諮,收穫甚多。

返國後,將軍撰呈考察報告六十餘萬言,觀察切要,建議中肯, 蔣公嘉許之,因令將軍籌辦交通兵、輜重兵、通信兵三校,負教育長重任,為中國陸軍培植新幹部。嗣又奉命成立裝甲兵團與戰車營於南京方山,國軍機械化之始基,於焉奠立,將軍「機械化軍備」之理想,亦獲初步實現。

 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委員長 蔣公蒙難,事出突然,中外震驚,中央乃興師討伐肇事禍首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受命任討逆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率四十個師進迫西安,張、楊震於 領袖人格之不可搖撼,與民族正氣之堅強不屈,復見中央大軍臨前,張學良乃俯首護送委員長 蔣公安然回京,因是,將軍獲頒最高榮譽之青天白日勛章。

 民國二十九年,抗戰方殷,西南戰事激烈,將軍奉命以機械化學校教育長兼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率師抗敵,崑崙關一役,撲滅日寇最精銳之板垣第五師團主力,並克復崑崙關。

 民國三十二年,將軍建議在印度成立戰車訓練班,訓練幹部八百餘人,編入七個戰車營,參加盟軍緬北作戰,屢建奇功,瓦魯班一役,擊潰日軍第十八師團,鹵獲該師團關防及軍旗,揚威異域,史稱「三三大捷」,將軍與有榮焉!

 民國三十五年,復員南京,將軍調任國防部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三十七年,大局逆轉,將軍臨危受命,出任裝甲兵司令,參加京滬保衛戰後,全師移駐台灣。

三十九年,奉調任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長官公署改組,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四十一年,自請退伍。

 行憲後,將軍眾望所歸,膺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宏濟艱虞,卓昭靖獻。

 將軍生平獻身國民革命,奉三民主義為圭臬,以服從為天職,無論東征、北伐、剿匪、討逆、抗日、戡亂,幾無役不與,先後奉頒青天白日,寶鼎一、二等,雲麾一、二等,忠勤、忠勇、干城、光華、陸光等勳獎章達二十餘座之多,功在國家,勳昭青史,不特為當代之良將,且有裝甲兵之父令名,豐功偉績,遐邇同欽。

 將軍學養湛深,治軍之餘,潛心著作,計有<步兵操典之研究>、<步兵急要小動作>、<帶兵要則>、<辦事要則>、<青年修養>、<一元兵論>、<機械化軍備論>、<就建軍問題論效率與經濟>、<建設機械化部隊各種先決問題>、<機械化軍備與中國國防>、<從國防着眼論工業建設>、<裝甲部隊戰術特性>、<戰車兵操典>、<戰車軍官必攜>、<機械化部隊作戰綱要>、<各兵種與戰車協同綱要>、<機械化大單位之編組>、<台灣保衛戰裝甲部隊之使用>、<戰車部隊戰鬥圖解>及有關典範令、手冊等書。將軍對工廠管理、機械設備等之研究,亦極透澈,并提倡「軍備革命」、「兵學革命」及「軍人人生哲學」等,尤具卓識及時代意義。

 將軍喜金石書畫,振筆揮毫,自成一家。最愛藏書,典籍環積,民國六十年,以元明珍貴古籍版本數百種計數千餘卷,捐贈國立故宮博物院。

將軍深沐我國固有文化,接納歐美科學思想,無論帶兵辦學,均恂恂然有儒將風,其公正嚴明,尤足稱道。

舊屬袍澤,對將軍道德文章,無不心悅誠服,其舊屬在賦別時有詩讚曰:

「公之待人如春風,禮士尊賢獎有功,一技之長無不取,一言之善無不從。公之用兵人不測,隨機應變無定則,公之治學精博深,含英咀華氣芳醇,軍書旁午恒一卷,……但見圖書堆滿屋。」

云云,亦可見其梗概矣。

 德配夫人,深嫻內則,以賢淑聞。子女各二,公子先匯、先濤,皆學成,獲博士、學士學位,留美服務,長媳李敏瑞、次媳焦東秀,亦均受高等教育,琴瑟和好,孫男女七人。女先鳳、先文,一門蘭桂,盡吐芬芳,明德之後,必能昌大,以將軍之功德,其信然矣。

 近數年來,將軍因積勞成疾,幾度病劇,雖經名醫診治,無奈年高體衰,夙疾時發,終轉肺炎,醫藥罔效,慟於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午後二時二十五分在三軍總醫院與世長辭,距生於民國前二十年農曆八月三十日,享壽八十有四,總統 蔣公特頒旌忠狀及「旂常著績」輓額,生平長官友好,含悲治喪,隆重飾終,極盡哀榮。

塋在陽明山之陽,一代名將從此安息矣,天不憗道,遽斂星光,風徽斯遠,悼念神傷,痛哉!

 *出處:<徐庭瑤將軍紀念集>三七~四二頁(事略每頁十七行、行四十四字)

陸 軍 中 將 無 為 徐 公 墓 碑

 公諱庭瑤,字月祥,安徽無為人,徐氏世為望族,父諱明階,舉於鄉,肫肫儒者,母金太夫人,慈仁樂善,德門清望,邑里尊仰。公生而英毅,幼讀詩書,稍長卒業於皖江中學,時值清末多故,發憤投筆,先後入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及保定軍官學校第三期肄武,學成分發部隊見習,不滿軍閥弄權亂國,棄職走粵,參加革命。始為粵軍部曲,以驍猛善戰稱,洊升團長,肅清楊劉,東征陳烱明,克惠州,擊潰林虎部,摧鋒陷陣,迭建殊勛。

民國十五年,革命軍誓師北伐,閩督周蔭人潛圖窺粵,我東路軍先發出擊,君奉令奇襲周駐地永定,克之,旋與大軍夾擊松口,盡殲周部主力,擢升獨立第二師副師長。東路軍敉定浙滬,北伐軍亦克南京,孫傳芳北竄後,復悉眾渡江南犯,公與諸軍邀擊於龍潭,孫眾崩潰,因功晉任師長。十六年,革命軍繼續北伐,乘勝席卷直下,濟南日軍藉端構釁,橫加阻撓,總司令 蔣公特命公守濟南,確保重地,手令諄切,依畀至隆。

既而北伐功成,討馮、討逆,次第剗平,而隴海之戰復起,公盪決前驅,中彈負重傷,統帥聞訊,亟命舁送後方,就醫半年痊愈。起為第四師師長剿匪,河北既平,移師破悍匪鄺繼勛於皖北,斬俘甚夥,積年豺兕所據為窟宅,一旦摧毀廓清,撫輯流亡,民慶來蘇,為建徐公德政碑,所部擴編為第十七軍,晉任軍長。

二十二年,日軍陷熱河,進迫長城古北口,公膺任第八軍團總指揮,率師北上,力阻強敵,穩定危局,扼險堅守,相持七十餘日,蛇豕迄不得逞,而饋運頗虞中斷,且戰且退,全師後撤,部署井然,人以為難能。

兼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主任,公鑒於長城之役,非建立機械化部隊,不足以適應現代戰爭,上書 蔣公,剴切建議。二十三年,奉派至歐美各國考察軍備,翌年回國,撰呈考察報告六十餘萬言, 蔣公嘉納,一以創建之任屬公。首開辦交通兵、輜重兵、通信兵三學校,復編著國軍機械化各種典範令、手冊等,培育專才,釐訂典制,成立戰車營、裝甲兵團,繼擴為師、為軍,造端規成,垂休兵史。

二十五年,西安事變,復秉旄鉞,任討逆前敵總指揮。

二十八年,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禦侮桂南,崑崙關一役,殲敵板垣第五師團,立功甚偉。

抗戰勝利,轉任裝甲兵司令,嗣調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又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公革命請纓,自東征、北伐以來,諸大戰役,靡役不經,一貫精誠,以忠於領袖、忠於國家為職志,煙塵掃蕩,國仗干城。三十五年,憲政實施,膺選為國民大會代表,樞府前籌,引年乞退,猶勵報國,壇席盡言,宿望老謀,惟邦之重。

夙承家學,怡情儒雅,金石書畫,斐然有作,於以知養至德充,其來有自也。六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以疾卒,享年八十有四;配邢夫人、戴夫人,子二:先匯、先濤,皆學成博士,留美就業,女二:先鳳、先文,孫男女七人。

既成喪,以六十四年一月十一日,卜葬於台北市陽明山第一公墓,家人以表墓之文來請,耆英云逝,雅故難忘,爰敘次生平行誼,以示久遠,系之以銘,銘曰:


    時維鷹揚 壯志激昂 折衝禦侮 堂堂旗鼓 守如岳峙
    戰若霆奔 一戎翼輔 褒鄂之倫 甲乘建軍 功昭先導
    創制育才 戛戛獨造 角巾海宇 匡復關情 猶憑謨議
    獻納大庭 翰苑多能 道味自適 克享修齡 燾後垂澤
    棲靈返樸 永奠佳城 後有來者 視此碑銘

            陸軍一級上將江蘇顧祝同拜撰
            陸軍一級上將湖南黃 杰拜撰


********************************************

感想:

在我國的近一百多年的歷史裡.我們所讀到的幾乎就是戰爭...

試想~有誰會喜歡戰爭.除了野心家或是瘋子再不就是對這世界充滿憤世的邊緣人...

有誰不想安居樂業.有誰不想安享天倫含怡弄孫...

但現今的時局是不會讓我們大家過好日子的...

就拿現今國內社會還是在統獨藍綠旋渦中.使終無法跳脫出來...

每天的新聞.不用我多敘述大家也會覺得厭煩...

現在再回頭看看過去的歷史.不管是否是真偽還是失真...?

對我這平凡的人.都已是過去的過去...

殺與被殺.造謠的與被誣陷的都已成白骨現已躺在不知名的地方.或有子孫祭祀...

戰爭真的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嗎...?

在我的感覺上.這個地球是不會拒絕我們大家來當肥料.早晚大家也會供獻我們的身體...

給被我們大家蹂躪的星球...!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黑色爵士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3-2 01:01:25 |只看該作者

徐庭瑤將軍四百字座右銘

原帖由 toyota33 於 2009-3-2 00:40 發表
出處:<徐庭瑤將軍紀念集>

徐 庭 瑤 將 軍 事 略

 徐將軍庭瑤,字月祥,祖居安徽無為,乃邑之巨族。父明階公,曾舉於鄉,縣之名儒,為一方人望,母金太夫人,系出名門,秉性仁惠,樂善好施,澤被貧困,懿行傳於閭里。

 將軍幼承庭訓,六歲啟 ...


 


徐庭瑤將軍四百字座右銘(註:以下確是好文,共勉之)
聰明睿智守之以誠,豪邁英勇守之以謹,
功冠群倫守之以讓,廣蒙盛譽守之以謙。
不與矜飾人爭榮譽,不與盛氣人爭是非。
權利,怨之府也﹔聲名,謗之媒也。
何以止怨,曰:不爭。何以止謗,曰:無辯。
當仁不讓是謂有志,當忍不忍是謂無量。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容一分橫逆增一分氣度,
學一分謙讓討一分便宜,加一分體貼知一分情理。
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絕大勳勞只怕一個矜字,最大過失可貴一個悔字。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所以存誠。
內不欺已,外不欺人,所以慎獨。
不負所學,不負生民,所以用世。
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繁華境遇一過,輒生悽涼,清淡生活歷久,愈有意味。
持身如冰清玉潔,操行如白日青天,言論如敲金嘎石,襟懷如霽月光風。
居間罕聞嘻笑怒罵,以正其範﹔座右遍書名諺格言,以勵其志。
其狀如愚,適成其自衛之智﹔自舞其智,適見其自欺之愚。
克己如負重登山,志雖已立,而力恐不及;
放任如駛車走阪,力雖不加,而輪莫能止。
防欲如挽逆流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善如緣無枝之樹,才住腳便下墜。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是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見腳跟。

此四百字銘為勉勵機校諸生而作 卅三年庭瑤并書

《 本帖最後由 殺手無名 於 2009-3-2 01:04 編輯 》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3-4 11:11:35 |只看該作者
我一直以為中華民國的裝甲兵是
蔣緯國將軍創建的
原來如此,謝謝大大

熾天使(九級)

公路賽車-東方幻想鄉!!

Rank: 12Rank: 12Rank: 12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3-7 16:20:52 |只看該作者
小弟目前受甲車訓~雖不知能順利拿到證書否??

來這裡了解歷史也不虛此行...................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3-7 19:41:31 |只看該作者
太長了會睡著啦精簡一下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3-8 03:21:39 |只看該作者
好長的內容
因為收集詳盡   謝謝了

力天使(五級)

鰻魚丼沒鰻魚那就+條鰻魚 ... ...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3-8 04:22:10 |只看該作者
當了裝甲兵快10年 = = 才知道~

有這號人物!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9-3-9 01:02:02 |只看該作者
個人也在今天增長了見聞,裝甲兵退伍的我,之前也一直以為裝甲兵是蔣緯國一手建立,
原來還有一位先賢,先烈.真是感謝,領教了.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9-3-9 18:07:08 |只看該作者
542旅退伍的我,一直以來都已為裝甲兵是蔣緯國建立的,殊不知原來還有一位先賢,先烈.
難怪~
542旅有個月祥湖.清泉崗有條月祥路.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5-5-22 11:31: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4:3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