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而台灣原來不產鐵觀音茶,安溪鐵觀音之所以能移植到木柵,得歸功於張迺妙、張迺乾兄弟。光緒年間,張氏兄弟受木柵茶葉公司的委託,前往安溪引進茶苗,並在木柵樟湖山上種植,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指南山一帶。因為木柵的土質與氣候環境均與安溪原產地相似,所以繁殖種植面積拓展甚速,迄今面積已達110公頃,年產六萬多公斤,從指南宮後遠望,到處都是翠綠披蓋分明的茶園。
台北市農會於1980年實施「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專案計畫」,特別增列:「觀光農園設施改善計畫」,當時台北市茶園計有164公頃,木柵區就佔了大半,而鐵觀音又馳名中外,乃選定木柵茶區,創辦了觀光茶園。
茶園集中在指南國小到貓空一帶(獅腳、草湳、內外樟湖、貓空、待老坑及阿泉坑一帶),一進茶園區內,但見徘列整齊的茶樹,由山頂延伸至山腰,幾座造型典雅的涼亭與農家點綴其間,景致清幽,自成一片綠色王國。茶園面積大約110公頃,曾聚集高達有90多戶觀光茶園示範農戶,主要生產的鐵觀音茶,是台北市的特產茶葉;另外也生產包種茶,並因此而聞名。目前在山區全數67家業者中約50家合組的木柵觀光茶園社區發展協會,正由地區發展的「火車頭」指南社區發展協會指導,針對山城聚落文史蒐整和步道導覽、生態解說等,開班授課,地方人士希望從中找出茶產業的第二春。
》木柵觀光茶園之旅
順著政治大學前指南路二、三段上山,路面略嫌狹隘的環山道路,其實適合徒步健行,兩旁的示範農戶前均設有說明板,方便遊客參觀選購,走進茶園區,可見到排列整齊的茶樹,由山頂延伸至山腰,加上造型典雅的涼亭與農家點綴其間,猶如走入陶淵明所描述的桃源仙境般,忘卻世俗煩憂,可以一享田園悠然自得的氣息。
原本木柵茶區只是一片單純種茶、賣茶的山坡地,後來由於觀光休閒農業風潮的興起,使得茶區鋪上柏油道路,休閒茶坊林立,才變成一個精緻化休閒品茗的熱門去處。「山中無歲月,壼中日月長」本是描述古人隱居山中,悠閒品茶過日,與世無爭的日子。在此地即是另下番寫意,因為這裡的茶山可是夜裡和白天一樣熱鬧,尤其到了假日更是車水馬龍,途塞數里。
遍佈在環山公路上的休閒茶坊,從庭園景觀到露天茶座,造型別緻,每家茶坊各有其獨特之處。在週休假日或是悠閒午後邀請三五好友來此沖茶品茗,不但可以俯瞰山野景色,在山風的吹拂下,享受悠閒的時光;夜來還可以來此遠眺市區夜景,享受夜晚寧靜的美。
木柵觀光茶園,觀光茶園全年開放,並不收取門票,遊客可到茶農家購買茶葉。茶農附設的茶坊大多在中午左右開始營業,即使到凌晨還是人潮不斷;選購了茶葉,付了茶水費,許多人就在茶香中度過閒暇的一天。
》交通指南
1.捷運木柵線至萬方社區站下車再轉搭小型公車10路。
2.公車:○南左、○南右、293、512至萬芳社區站下車再轉搭小型公車10、11路。
3.開車:由台北市區至木柵政大前,續沿指南路二、三段接指南產業道路循行可抵達。
4.距台北車站約十七公里,搭公車236、237、611、指l、指2、指3到木柵的政治大學站下車後,轉乘小1l0路公車上山,只要招招手或告知駕駛沿途皆可上下車,其終點站為貓空。
文出:台灣茶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