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9-11
- 最後登錄
- 2015-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14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29
- 相冊
- 11
- 日誌
- 1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柳橙是一種老少咸宜的水果,果性溫和,感冒咳嗽仍可安心的吃,絕無後遺症是它的特色。
據說「柳丁」一詞是將錯就錯的稱法,柳橙並非原產水果,
民國四十一年由國外引進在台東成功鎮與臺灣的柑橘接種而稱「柳橙」,
《橙》被用台語誤讀成《登》音,逐漸演變成「柳丁」,如今已約定成俗,無所謂對錯了。
柳橙品種很多,約占全世界柑桔類總產量的七十%。
本省則以瓦倫西亞【Valencia】、印子柑兩種為主。
瓦倫西亞果形球形到長球形,果面平滑橙黃色,果皮較厚,不太好剝,
酸、甜味都很強,果肉細密而多汁,香味很濃,成熟期在農曆過年以後,主要產地在台東縣;
印子柑由廣東引進,果形和瓦倫西亞類似,不過果實稍小,果皮中厚,皮難剝,果肉細,
汁多味甜,酸度低,有時在果頂會出現明顯的凹環,所以名為【印子柑】,本縣皆以此種為主。
有人說有印度的較甜,如以品種分或許有道理,若同為印子柑,那只不過穿鑿附會而已。
其實不分大小,果形稍長,表皮細且色較紅,
硬度高者較好吃才是內行人的說法,太大的反而常是乾果,蒂部有皺紋下陷或變黑者不新鮮。
台南縣的柳橙分布在山區,龍崎、關廟、大內、山上、左鎮、
楠西、南化、白河、東山等地都有種植,尤其以東山鄉的東原產量最多。
以採收時間的先後分,龍崎關廟最早,大內、山上、南化等地次之,白河、東山最後。
過年前一定採完、修剪,預備來年開花,
太慢將影響明年產量,賣不完的多防腐後堆於果園邊或裝袋保存待售。
每年冬至前起,時常可看到整車柳橙,從三斤一百塊日漸降低,甚至七斤五十元。
隨價格的滑落就可以瞭解柳丁的產量已進入旺季,
最便宜時也是最多最好吃時段,更是果農們叫苦連天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