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8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關聖帝君傳 (6p)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4 22:09: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關聖帝君民間尊為「武聖」,又有「恩主公」之稱。乃蜀漢名將,是中國人武德典範。

    關聖帝君姓關,名羽,字雲長 ,生於東漢桓帝延熹三年(西元一六0年)六月二十四日,自小骨格非凡,英氣勃發,平日陶冶武學,又喜讀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及長,身長九尺 六寸,面如重棗,唇似丹硃,臥蠶眉,丹鳳眼,器宇軒昂,胸懷大志,自許文 武兼備,當為志士國族貢獻已學。年十 七,娶妻胡氏,而後育有關平、關興、 關索三子。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異志群雄並起,當時皇室受制於外戚、宦官之手, 朝綱不張,民心大失,大漢江山朝不保 夕,岌岌可危,加上群雄紛紛據地稱霸,各擁山頭自立為王,更使漢家天下動盪不安。關羽目睹局勢混亂,即欲伸展己志,於是在東漢靈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 )離鄉闖盪,想要在亂世中有一番作為,中平元年( 西元一八四年 ),距關帝離家已有五年,關帝在涿郡的酒館中巧遇劉備與張飛,三人相談甚歡,都有恢復漢室之意,於是相偕前往張飛宅莊,並在宅後桃圜中義結金蘭,序論年齒,劉備為長,關羽次之,張飛為么弟。關帝三人隨後在涿郡招兵買馬,募集五百餘人後前往投效鄒靖,後來黃巾賊來犯,鄒靖率劉備兵馬出擊,大破賊軍,因平亂有功,封劉備為安喜縣尉,關帝與張飛隨兄長上任,三人禍福同享,寢食不分,直至張飛因不滿朝廷督郵索賄,盛怒下鞭打督郵,兄弟三人只得轉投劉恢。

      中平五年,關帝二十九歲, 劉備軍馬因平漁陽之亂,升為別部司馬,關帝與張飛亦隨同轉任;翌年靈帝 駕崩,董卓入京另立幼主獻帝,自居相國之職,擅權專政,引起諸郡不滿,紛紛起而聲討,並公推袁紹為盟主,進軍京都。當時董卓部下大將華雄驍擾善戰,連斬袁紹營中四名猛將,袁紹驚怒之下,召集州牧商議,當時,關帝陪侍劉備在側,見情勢危急,自願披掛上陣,往取華雄首級,在場多人只有曹操慧眼識英雄,極力保薦,並酌酒一杯敬關帝,只見關帝氣定神閒回道:「待我取華雄首級回來,再飲不遲。」說完即提刀上馬,馳騁而去,眾人尚在疑信之中:關帝已然斬了華雄歸營,先前杯酒猶有餘溫,此戰令眾人對關帝刮目相看,也奠立關帝有勇有謀的英勇形象。

     華雄既斬,關帝再敗呂布、斬管亥。興平元年( 西元一九四年 ),劉備接掌徐州州牧。兩年後,關帝奉漢主之命率軍討伐袁術,由張飛暫守徐州,怎奈張飛酒後誤事,為呂布兵馬所乘,徐州落入 呂布之手。此後劉備率關、張二人奔赴許昌,與曹操共同出兵合擒呂布,收回徐州。劉備客居許昌期間,見曹操舉動有竊漢之心,於是藉故返回徐州,曹操恐事機外洩,暗中命徐州剌史車冑擊殺劉備,事為關帝識破,出營迎接劉備,並斬車冑,關帝則自守下邳。 建安五年,曹操攻徐州,徐州失守, 劉備逃至青州。關帝則死守下邳,保護劉備妻小,曹操眼見下邳久攻不下,派使張遼前往勸降,張遼以「一者可保夫 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極力說服關帝,關公為保兄長妻 小平安,遂與曹操約法三章:一者降漢不降曹:二者兩嫂以劉備薪俸給養,曹營上下人等不得到門:三者一知兄長劉備下落,不辭干里路途,便當即刻求去。

      曹操甚愛關帝之才,於是答應所求,並且百般禮遇,曾經厚贈綾錦、金銀器皿、異錦戰袍、赤兔馬等物,關帝收受後,轉供兄嫂使用,戰袍則著於舊袍之內,以示不忘故主,而千里良駒赤兔馬關公欣然接受,以待日後尋兄之用。同年三月,關公應曹操所請,斬袁紹手下顏良,獻帝表彰其功,封為「漢 壽亭侯」,嗣後關帝又斬文醜,袁紹連折兩名主將,元氣大傷,於是退軍武陽, 按兵不動。此時關公得知兄長劉備下落,屢次求見曹操辭別,曹操知道關公求去之心,故意避不見面,關公遂封金掛印,護送兄嫂離開許昌。

      過關斬將非得已 忠臣義弟輔朝綱 由於沒有曹操放行公文,沿途屢遭 阻礙,遂有過五關(東嶺關、洛陽、沅 水關、榮陽關、黃河渡口關隘),斬六將 (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之事,後來曹操見關公去意堅定,連下三道放行公文,關公一行始能通行無阻,行經臥牛山附近時,關公收周倉 為部將,行抵古城,重逢張飛,張飛迎二嫂入城,關公往迎劉備,再次經過臥牛山時,巧遇趙子龍,一行人會合古城,宛如龍虎會風雲。

  建安八年,劉備屯兵新野,因軍師徐庶之計,收得樊城一地,由關帝領兵 鎮守。其後因徐庶之推薦,劉備再得臥龍先生諸葛孔明之助,多次運籌帷...... 大敗曹軍。赤壁一役,曹操敗逃華容道,當時關公奉孔明之令在此守候曹操多 時,由於曾受恩於曹操,關公不忍曹操成為刀下亡魂,於是義釋曹操。赤壁之 役的獲勝。讓劉備收有江南諸郡,不久關公受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大將軍」。

      建安二十年,由於劉備、孔明相繼前往益州,乃由關公鎮守荊州,當時孫權亟欲索回荊州,關帝認為荊州是大漢疆土,孫權無權索回,而堅持不還,孫權於是令魯肅計設關公,在臨江亭設宴邀約關公,想以武力逼使關公就範,關公單刀赴會,雖深知宴無好宴,席間仍談笑自如,後來裝醉趁機挾持魯肅至江邊,揚帆而歸,力保荊州疆域。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劉備即位為漢中王,曹操聞訊大怒,派司馬懿結好於孫權,以孤立劉備,當時孫權一面與曹操交好,一面又想要拉攏劉備,暗中遣人與關公商議聯姻,卻被關公嚴辭拒絕。不久曹軍有意玫取荊州,劉備封關 公為五虎將之首,五虎大將之成員除關公之外,尚有張飛、趙雲、馬超與黃忠 四人,五人合力進攻襄樊一地,當時關公在樊城與曹操大將龐德對陣,左臂中 箭,青腫不能動,神醫華陀特來醫治,以破臂刮骨之法療傷,滿帳軍土掩面失 色,唯關公依然說笑如常,飲酒下棋,神色不改。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東吳呂蒙詐病,誘使關公移師圍攻樊城,當時呂蒙 一面點兵三萬,前往進攻荊州,一面又與曹操密議兩面夾攻關公,關公腹背受 敵,退走麥城,因援兵未到,又夜走臨沮,卻為東吳伏兵所擒,其子關平聞訊 來救,力盡被俘。天明,孫權深仰關公忠勇,急欲勸降,當時東吳主簿左咸期 認為此舉無異縱虎歸山,於是孫權命斬關公父子,關公父子二人同時遇害。

      關公享壽六十,關平年四十一。關公遇害的消息傳抵麥城,據守麥城的周倉、王甫與營中軍士悲憤難抑,一同自刎殉主。同時間,孫權在計殺關公後,設宴慶功,席間論功行賞,呂蒙功居首位,孫權進酒序功,呂蒙接酒之 際,突然厲聲大罵孫權,眾人大驚,知道關公英靈附身呂蒙身上,不久呂蒙即 七竅流血而亡。 孫權在關公遇害後,深恐劉備報仇,於是以木匣盛裝關公首級嫁禍給曹操,一方面又厚葬關公身軀於當陽漳鄉。

      當曹操接獲木匣後,見關公面目如常,口開目動,心中大慌,馬上命人刻沈香木為軀,連同首級一同葬於洛陽南門外,曹操在受此驚嚇後,即一病不起,於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氣絕而亡。民間相傳關公遇害後,英魂不散,悠然飄盪至當陽玉泉山,山中老僧普淨曾與關公在鎮國寺有一面之緣,當時關公奉嫂北行,行經沂水關時,守將卞喜設下毒計,在鎮國寺中埋下刀斧手百名,當時寺中和尚普淨眼見關公命在旦夕,暗中示警,使關公與兄嫂化險為夷,而普淨也隱居於玉泉山中。

      此番相逢,普淨見關公心有不甘,英靈浮盪雲中大呼「還我頭來」,於是有心藉機開導,便向關公闡明前因後果,普淨云:「將軍,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前因後果,早有定數。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而昔日顏良、文醜與五關六將之頭,又要向誰索取?」關公聞言猶如當頭棒喝,大徹大悟向普淨叩謝而去。後來關公常在玉泉山顯現聖蹟,當地人遂於山頂建廟奉祀。

      唐朝儀鳳元年( 西元六七六年 )玉泉山建造佛院時,以關公曾在鎮國寺聽經及普淨和尚點化之因緣,授命關公為「伽藍之神」,成為佛道 兩教共祀之神明。關公遇害後,身首分葬兩地。於是 民間有「頭定洛陽,身困當陽,魂歸故鄉」的說法,在這三處均有建廟立祀, 分別為:山西省解州運城市關公故鄉常平村的「常平家廟」、河南省洛陽市的「關林」、湖北省當陽縣的「關陵」。


 



 



 


 



 



 







圖片來源 估狗大神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1 + 2 哈哈哈!!本來要給妳扣分的!!抄襲我!!還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9-12 00:26:13 |只看該作者
關聖帝君姓關名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良州常平村寶池里下馮村人士,生於漢桓帝永壽二年六月廿四日,卒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七日。

  靈帝建寧二年,關聖帝君因殺了仗勢凌人的強豪而亡命奔走涿郡,與劉備、張飛一見投緣,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三人莫不忠肝義膽,表現英雄本色,尤其關聖帝君千里尋兄、華容釋曹、秉燭達旦、水淹七軍、單刀赴會,其他諸如佐先生滅黃巾、破曹軍、定西蜀、督荊州、處處表現其大仁、大勇、大智的精神,而其忠義大節,更為後世崇敬。

  關於台灣地區奉祀關聖帝君,據「台灣省通志」記載,是始於延平郡王鄭成功。台民對關公之信仰,實以關公忠義之氣,蘊之於人心,擴而充之,以啟發其民族意識,而激動其忠愛國家之精神。農曆六月廿四日為關公聖誕;商人合營企業,以義相結,因慕關公之義,故奉之為保護神而敬祀之。

  相傳歷代帝王對關聖帝君都有敕封,另道、佛、儒等三教也崇拜關聖帝君,故其別稱特別多,信佛教的稱「護法爺」、「伽藍神」或「蓋天古佛」;信道教的稱「協天大帝」、「武安尊王」、「崇富真君」、「三界伏魔大帝」和「恩主」;信儒教的稱「山西夫子」和「文衡帝君」;其他還有「關帝爺」、「關二爺」、「關壯繆」、「武聖人」和「武聖帝君」等諡號與俗稱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2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9-12 16:32:46 |只看該作者
 

  

關聖帝君一生坦蕩磊落.進退有據.而貼心細膩地兼顧到了人情事理....
在此是非紛擾不明的社會中.其為所當為的浩然大義.正是理應效法學習的!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6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總評分: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9-13 23:36:23 |只看該作者
關聖帝君.浩然正義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10-6 12:35:58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的細心分享推推推喔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4 03: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