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中國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複製連結]

論壇顧問

手機分享家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顧問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影片分享精英勳章 成人短片直播區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通訊產品達人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影像從心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家庭生活顧問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拍樂園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成人卡漫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綜合影片區卓越貢獻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顧問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歌神VIP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手機發帖狂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9-3 18:18: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國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國四大茶道流派。貴族茶道生發于"茶之品",旨在誇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于"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禅宗茶道生發于"茶之德",旨在參禅悟道;世俗茶道生發于"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

禅宗茶道

僧人飲茶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發出禅宗茶道。僧人種茶、制茶、飲茶並研制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産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禅宗茶道,源于中國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明代樂純著《雪庵清史》並列居士"清課"有"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參禅、說法、作佛事、翻經、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參禅"'之前,這足以證明"茶佛一味"的說法是于真萬確。

和尚飲茶的曆史由來已久。《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這是較早的僧人飲茶的正式記載。單道開是東晉時代人,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氣味的藥丸,飲一種將茶、姜、桂、桔、棗等合煮的名曰"茶蘇"的飲料。清欽是宋代以後的事,應當說單道開飲的是當時很正宗的茶湯。

壺居士《食論》中說: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長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盧金所說的"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與韭菜同食,能使人肢體沈重,是否真如此,尚無人驗證。作者壺居上顯是化名,以"居上"相稱定與佛門有緣。

僧人飲茶已成傳統,茶神出釋門便不足為怪。

陸羽生于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墜地便落于佛的懷抱。《天門縣志·陸羽傳》載:或言有借晨起,聞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嬰兒,收畜之。

陸羽3歲時育于竟陵龍蓋寺,由主持增智積撫養,9歲跟積公學佛,11歲逃離寺院,隨雜戲班子流落江湖,並學習雜藝,有所成。28歲後交了個和尚朋友,就是詩人皎然,又稱"釋皎然"、"僧皎然",28歲以後長住湖州標山那一帶。陸羽自小就跟著積公學習煮茶技藝,並迷上了這門技藝,終于在建中元年.(780)48歲時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人陸羽能寫成此書與他長期在茶區生活有關,但主要得益于佛門經曆。可以說,《茶經》主要是中國僧人種茶、制茶、烹茶、飲茶生活經驗的總結。中國茶道在寺廟香火中熏過一番,所以自帶三分佛氣。

僧人為何嗜茶?其茶道生發于茶之德。佛教認為"茶有三德":坐禅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這三條是經驗之談。釋氏學說傳入中國成為獨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靜坐、斂心,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其姿勢要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難以堅持,小和尚年輕瞌睡多,更難熬,飲茶正可提神驅睡魔;飯罷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飲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門雖清淨之地,但不染紅塵亦辦不到,且不說年輕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難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見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難免神不守舍,飲茶既能轉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當是佛門首選飲料。

僧人的另一個突出貢獻就是種茶,培植名茶。茶産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園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現民間茶園。

古代多數名茶都與佛門有關。如有名的西湖龍井茶,陸羽《茶經》說:"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産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雲茶列為貢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獅峰胡公廟品飲龍井茶,封廟前18棵茶樹為禦茶。宜興陽羨茶在漢朝就有種植,唐肅宗年間(757--762)一位和尚將此茶送給常州刺史(宜興古屬常州)李棲駕,茶會品飲有陸羽出席,陸羽稱"陽羨紫筍茶"是"芳香冠世産",李刺史心有靈犀一點通,便建茶會督制陽羨茶進貢朝廷,自此陽羨茶點了"狀元 ",身價百倍。顯然,陽羨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增人i一屯溪綠茶站名松蘿茶,是一位佛教徒創制的。明代馮時可一《茶錄》記載:"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萊最為時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後于松蘿結庵,來造山茶于庵焙制,遠迹爭市,價倏翔湧,人因稱松蘿茶。"武夷岩茶與龍井齊名,屬烏龍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評。其中又以"大紅袍"為佳。傳說崇安縣令久病不愈,和尚獻武夷山茶,這位縣官飲此茶後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為感激此茶濟世活人之德,縣官親攀茶崖,把一件大紅豔披于茶樹之上,故此茶以"大紅袍"名之。不論此說是否合情理,武夷茶與佛門有線則是真實無僞的。安溪鐵觀音"重如鐵,美如觀音",其名取自佛經。普陀佛茶産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僧侶種茶用于獻佛、待客,直接以"佛"名其茶。廬山雲霧原是野生茶,經寺觀廟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並進入名茶系可。君山銀針産于湖南嶽陽君山,《巴陵縣志》記載:"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18斤。谷雨前知縣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種植。黃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極品,《黃山志》載:"雲霧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間養之,微香冷韻.遠勝匡廬。"雲霧茶就是今之黃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産于西山觀音岩下。惠明萊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別說産于中國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門僧人由中國帶回茶種在日本種植、繁衍並成世界重要産茶國之一。

見之于文字記載的産茶寺廟有揚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蘇州虎丘寺、丹陽觀音寺1揚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靈隱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嶽寺、"西山白雲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棲霞寺、長興顧清吉祥寺、紹興白雲寺、丹徒招隱寺、江西宜慧縣普利寺、嶽陽白鶴寺、黃山松谷庵I 吊橋庵和雲谷寺、東山洞庭寺、杭州龍井寺、徽州松蘿庵、武夷天心觀等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5 06: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