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2-24
- 最後登錄
- 2025-2-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76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67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Cru Bourgeois"是法國波爾多葡萄酒酒莊分級制度的一種;更精確地說,那是波爾多Gironde河左岸Medoc產區的一種分級制度。Bourgeois是「資產階級」或「中產階級」(也有人直接音譯為「布爾喬亞階級」),所以如果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Cru Bourgeois大約可以翻譯為「資產階級的葡萄酒莊園」;相對於Medoc的頂級酒莊(Grand Cru Classe),我們一般把Cru Bourgeois翻譯成「中級酒莊」。2003年6月法國政府終於評定公布了一份中級酒莊的分級名單,讓中級酒莊取得正式合法的地位,以下讓我們來看看Cru Bourgeois的發展過程。
起源
在十二世紀時,商業興盛的港都波爾多出現了當地的第一批資產階級家族。在英國的統治下,這些人持續享有一些特權;當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此地區回歸到法國的統治下,這些資產階級的人民向法國國王請願希望能維持他們的特權,例如帶劍的權利,以及擁有私有莊園。他們由於長年經商獲致了不少財富,這些資產階級得以購置自己的產業,也開闢了不少葡萄園,逐漸地這些莊園就被稱為 "Cru Bourgeois"。
分級成立與發展
1855年的Medoc頂級酒莊分級僅列出了61家酒莊,但是整個Medoc地區有近千家的酒莊,所以在1932年經由波爾多商業與產業會(la Chambre de Commerceet d'Industrie de Bordeaux)和吉洪德縣農會(la Chambre d'Agriculture de la Gironde,波爾多產區行政區域是屬於Gironde縣)制定出另一套稱為"Cru Bourgeois"的分級制度,而遴選出444家酒莊;其中又可分為:
Crus Bourgeois Superieurs Exceptionnels (6家)
Crus Bourgeois Superieurs (99家)
Crus Bourgeois (339家)
但是這套分級制度當時並沒有獲得法國政府的認可,所以不能當做官方正式的分級制度。
1962年Medoc區中級酒莊公會(the Federation of Medoc Crus Bourgeois)成立了,然而30年前選出來的會員酒莊裡,現在只剩四分之一;有許多會員酒莊因為經濟問題和其他一些衝擊(如1956年一場致命性霜害毀掉很多葡萄園)而消失了。公會促成了一些比較進取而競爭性的規範來要求會員們的水準,於1966和1978年兩度重新評定了會員名單;還有為了促進良性競爭,從1985年到1999年間舉辦了「中級酒莊競賽(La Coupe des CrusBourgeois)」。
在法國政府正式評選中級酒莊名單之前,總共有412家中級酒莊。這些酒莊分布在Medoc區的8個法定產區(註.1)中,旗下擁有7,000公頃以上的Medoc區葡萄園,佔了Medoc區產量的一半。從1979年起,歐洲共同體法規允許1932、1966和1978年所選出來的中級酒莊在酒標上標示"Cru Bourgeois"字樣,然而它依然沒有法國政府的認可,所以還是處於妾身未明的地位。
在長年來的多方要求和壓力之下,法國農業部終於在2000年11月30日特別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份行政命令授權以波爾多商業與產業會為主,及其他的吉洪德縣農會、波爾多葡萄酒聯合會(la Federation des grands vins de Bordeaux)、波爾多葡萄酒釀造同業公會(the Bordeaux Facultyof Oenology)等組織,由18位專業人士共同組成了評審委員會來評定官方版中級酒莊分級名單。評審的標準包含了酒莊葡萄園的地理條件、種植技術、釀造技術、裝瓶狀況、品質穩定度、聲譽等。總計有490家酒莊報名參加這次中級酒莊的評選。
官方名單正式公布
2003年6月底趁著Vinexpo酒展在波爾多舉行的機會,官方評定的中級酒莊分級名單被正式發表了;從1932年一路走來,居然花了71年的時間,還真是難為了這些酒莊。結果總共只有247家酒莊入選,並且還細分為Cru BourgeoisExceptionnel (9家)、Cru Bourgeois Superieur (87家)和Cru Bourgeois (151家)(詳細名單請見附錄)。
入選的酒莊和大多數酒商(negociant)對這結果當然感到很高興,因為這對他們的產品名聲和銷售頗有助益。不過世事難周全,幾家歡樂總是會有幾家愁,某些沒有入選的酒莊的相關人士也頗有怨言,認為評審有循私不公的情形,因為評審委員會的成員都是波爾多業界中人,甚至有成員自己就是某中級酒莊的主人。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居然有些酒莊的一軍酒和二軍酒(註.2)同時入選,例如Chateau Haut Marbuzet和其二軍酒Chateau Chambert-Marbuzet。
無論如何,我想這種分級制度的精神是在表彰優良酒莊的努力,雖有一些瑕疵,然而其正面的意義還是值得肯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