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07-10-3最後登錄2025-10-30主題查看積分8214閱讀權限140文章5795相冊1日誌0
 
    
 
        狀態︰
離線   |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1-8-19 21:55 編輯 
 彰邑城隍廟
 創建年代:清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
 
 位        置:彰化市民生路一二九巷八號主祀神明:城隍老爺
 配祀神明:觀音世菩薩、城隍夫人、註生娘娘
 
 小姑娘劉滿姑、范謝將軍、天虎將軍
 
 文武判官、城隍駕前部將
 
  
 城隍廟在縣治東門,清雍正十一年邑令秦士望捐俸倡建,乾隆二十二年邑令朱山重修,嘉慶五年邑令胡應魁又重修,因年久失修,殘破剝落,於民國六十年就地重建,新廟以大理石、鋼筋、水泥及磚瓦為材 料,剪黏美觀、壁飾富麗、氣象堂皇,舊貌蕩然無存。
 
 廟前有小廣場,旁立有「古月井記」碑,係嘉慶年胡應魁進士立。大門後上懸掛木質算盤一只,有「好大膽敢求我,快回頭莫害人」「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善報惡報早報遲報終須有報」類似警語的對聯。
 
 
 
  
 
 
  
 
 
  
 以前常聽人.遇到不如意都說(死了就算了)感覺是無所謂...反正死了就都沒有,但我卻有另一種解釋(死了就要開始算帳了)..你有看到城隍廟的算盤嗎?結算在世緘所做的善惡之事...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范謝兩將軍因生前.一位守信.一位守義.犧牲性命.大公無私,死後晉升成為城隍駕前將軍。
 
  
 謝必安將軍(七爺)..   上大門.下內殿     謝將軍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范無救將軍(八爺也可稱大爺)           上內殿.下大門   范將軍 
 正殿奉祀城隍爺、城隍夫人神像,並懸有乾隆二十二年「理幽贊明」古匾。 
 
 兩旁並列有手持筆簿的「文判」,持劍、鞭的「武判」。整建後的城隍廟,在二樓奉祀觀世音佛祖,並祀有「小姑娘」神像,這是紀念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署縣劉亨基女劉滿姑,不為暴力,而跳池自盡的節烈事蹟。
  
 彰化城隍爺升官 
 城隍爺和其他的神不一樣,他是許多神的總稱,聽命於玉皇大帝,在府州縣守衛,管轄其區域,雖經任命但也不是永久固定,城隍爺彼此可交換,或遭到免職,也有缺額的情形,也就是神像雖是一樣,但可彼此交換。 
 
 作為城隍爺必須有以下的資格:
 一.因溺水而死的水鬼,必須找一替身,才能再度超生,然而若能忍耐三年,不找人代死,也算是功德一件,擔任城隍爺。
 
 二.忠良、孝悌、有德之人死後可為城隍爺。
 
 三.生前有學問和教養,且從不為惡的人,死後若通過城隍爺考試,可擔任城隍爺。
 彰邑城隍爺 仁愛侯
城隍爺為台灣人最敬畏的神,主要是祈求民生安定。「城隍」二字按字意解釋,「城」為城郭,「隍」為護城河。因堅固的城牆為城市所必須,所以取名「城隍爺」。禮記禮運篇:「天子大獵八,水庸居七」,大獵乃是歲末天子祭祀萬神之禮,水庸指的是城隍,大獵乃是祭拜八位神明,其中城隍是第七位,這是中國祭祀城隍的開始。 
 
 五代唐朝愍帝始封城隍王爵, 稱城隍爺;明初,中央至縣一律建壇祭祀城隍爺,
 
 各府城隍封為威靈公,
 
 州城隍封侯爵為綏靖侯,
 
 縣城隍封伯爵為顯佑伯;管縣就叫縣城隍,
 
 管府就叫府城隍,管省就叫都城隍,
 
 管全國就叫天下都城隍。
 
 至清朝時,祭祀城隍爺已變成官祭。
 
 台灣人認為,地方官是治理陽間事務,城隍爺專司陰間,也支配來世,對地方官稱陽官,對城隍爺稱陰官,前者依法律來審判案件,後者根據現世來決定來世,無論好事壞都要加以處理,吉凶禍福都是審判的結果,人民深信而敬畏。
 
 城隍爺在各地派遺將軍巡視陽間和陰間,監察人民的行為,做壞事施以陰罰,陰罰就是使壞人罹患疾病或陷於貧困,甚至死亡;同時對於好人要獎勵,所以城隍爺乃是介於陽間和陰間的神,掌理人的善惡。
  
  
  
  
  
 一般城隍廟均設有「八司官」、「城隍夫人」、「二判官」、「眾將軍」、「差爺」。 八司官指:陰陽司、延壽司、糾察司、財神司、功過司、速報司、獎善司、罰惡司等八官。 二判官指:文判官、武判官。 將軍指:謝將軍、范將軍、牛將軍、馬將軍、枷將軍、鎖將軍、日遊巡將軍、夜遊巡將軍、金將軍、山將軍,另有馬使爺、馬爺、虎爺、五營兵將等。 
 虎將軍在城隍廟完成任務後,在城隍廟前建廟,廟名為明聖宮(天虎將軍).受萬民供奉享祭香火。 
  
 乾隆二十二年古匾 
  
  
 二樓觀音殿 
  
  
 註生娘娘與小姑娘劉滿姑 
  
資料來源:上善若水心覺體悟部落格
 | 
 
總評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