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7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34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美濃,古名為瀰濃,意思是說水氣瀰漫的地方,因美濃位於於中央山脈與荖濃溪夾切的沖積扇平原,所以氣候溫和穩定,水源豐沛。在此天然條件下,日據台灣後,台灣總督府於1908年同時動工興築竹仔門發電所、龜山堤防及獅子頭大圳,並在日後發展出六十餘公里的渠道,以灌溉全美濃和部份旗山地區近五千公頃的農田。
而位於高雄縣美濃鎮獅山里竹子門的「水德宮」,前身為「水神宮」,於清宣統三年,即日本明治四十四年(西元1911年)三月,在獅子頭大圳興築完成後,台灣總督府鑒於工程艱鉅,於是竹仔門發電所入口處興建一座日本神社,祭祀東瀛水官大帝(水份大臣)、大麻天照大神等神址及水利有功者,並命名為「水神宮」。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 年)台灣光復後,水神宮加祀王爺千歲、五榖神農大帝及龍肚的「水利三恩公」(涂百清、鍾丁伯和蕭阿王),並改名為「代天巡狩水德宮」。民國八十四年(西元1995 年)農田水利會撥款將神社修建為中國式廟宇,並也拆除了神社前之鳥居。
雖然當地居民由早期祭祀日本水神為主的神社,轉變為現在祭祀王爺的信仰,但由每年水官大帝的慶典之中可發現,當地居民對於水文化之敬重並沒有因時代的轉變而有所改變。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