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玉曆的事理可與各家學說互為印證 第一節 玉曆可與儒家經典相印證 一、孔子日:「原始反終。」 由此言可以知道生死輪迴的事是確實的。人所擁有的人身,並非可以永遠保有。如果所行違反善德,趨向罪惡,恐怕臨終之後,無法避免淪落為畜生。 二、以前有人問程子: 「佛家說有生死輪迴,是真的嗎?」 程子答: 「這件事要說是有或是無,都很困難。孔子曾經說過:『未知生,焉知死。』聖人一句話已說盡了這層意思。這種事要親自經驗才知道。」 觀察程子的看法,無法直接斷定沒有輪迴。孔老聖人有「焉知死」的話,那麼可以明白:死後並非完全消滅無物,已是十分明確的了。 宋朝大學問家周濂溪,名叫頤,字茂叔,是 陵人。 年輕時曾去請教黃龍南禪師,有關禪宗教外別傳的意旨。 南禪師開示他說: 「只須向你所學的儒家經典去研究便知道: 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到底是何種真道,得悟之後,當晚死去也無妨的呢? 顏回不改其樂,他所樂的是什麼事? 只要從這點去參究,久久之後,自然就會得到領悟,契合之處。」 三、張載論咀時說: 「孔子曾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這句話是天堂與地獄的鐵定證據。 君子行事依循天理,每天進向至善的境地,就如同行善之人登上天堂。小人、惡人行事依循五欲,每天趨向卑污的目標,就如同惡人之墮落地獄。 自古以來聖人與邪狂之人的分別,就在於一念的不同。心地正大光明,那麼此陽和的氣自然召威天堂吉祥的神佛。心地污濁、暗昧,那麼此陰慘的氣,必然令他遭遇地獄的惡鬼。」 四、司馬溫公(即司馬光)曾說: 「上有天堂,君子死後居之;下有地獄,小人死後居之。這話雖簡要,可以統領一切事理。」 五、南史中記載: 梁武帝曾夢見一位單眼的和尚,拿著手爐進入宮內,醒過來後,後宮報告生了一位太子,即蕭繹。 此太子幼年即一目生病,醫療無效,竟然一目失明,就是後來的孝元皇帝。由此可證明輪迴轉世的說法非假。 六、隋史記載 隋文帝開皇年間,太常寺丞趙文昌死而復活。他說: 「我曾進入陰間,見到曾經滅佛的周武帝(按:曾令僧尼三百餘萬人還俗,誅殺高僧數十人,毀佛寺塔無數,一時北方佛教,聲跡滅絕,為佛教史上第二次法難。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之法難。)被鉗鎖在一個牢房內。 看我經過,從牢內叫喚我: 『你回到陽間後,請代我向惰文帝報告:我所做的罪事大都已經辯白了,只有消滅佛法一罪,未能免除。請求為我營造善事功德,救我出離地獄。這裏太苦了。』 等走出牢房,又看見糞坑中泡著一個人,只有頭髮露在外面。我問他是何人,他回答: 『我是秦國的將領自起。』 (按:史記自起列傳記載: 「白起,戰國時陝西鄙郡的人。曾經事奉秦昭王。昭王十四年白起以秦左更將軍的身份,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人。昭王三十四年又攻打魏國的華陽,斬首十三萬人,並且將趙國將領賈偃的部下,淹死二萬人在黃河中。昭王四十三年,攻打韓國的涇城,斬首五萬人。」 尤其在長平一役,坑殺了趙軍降卒四十萬人,斬首四十萬人。」(摘要)十分恐怖驚人。白起自戰國墮地獄,到惰朝時尚未出離。) 七、宋史中記載 王荊公(安石)的兒子名王雱(ㄆㄤˊ雪盛兒。)所作所為皆是不善之事。凡是王安石所作的悖理傷德之事,大都出自王雱的主意。 王雱攷後,王荊公彷彿見到王雱戴著鐵枷,立在門側。因此,而後王安石時常佈施金錢蓋寺院,目的是為王雱追薦冥福,稅功德,希望脫除他在陰間的苦難。 這事也記載於名臣言行錄中。 八、名臣言行錄中記載: 范祖禹將生時,他的母親夢見一位魁梧高大的男人立於旁邊說: 「我是漢將軍鄧禹。」 醒後即生一男兒,於是取名為祖禹。因為歷史上記載鄧禹內在的德行十分周備,因此為他取字,名醇夫。 九、事文類聚等書記載: 羊祐認識前生戴過的玉環。鮑靚記得前生住過的市井。向靖的女兒去世,再生一女兒,還記得前生所用的珮帶裝飾。文澹則藉軀還魂,尚且認得用過的香囊。 這些都是儒家的說法,可以證明因果報應、輪迴的真實性。 至於玉曆前一章所說的:再予試驗他的心性,如果不能增加善德,而多造罪孽的話,死後必墮入地獄、沈淪於六道,投生為畜生。此類的事很多,諸如: (1) 隋書中李士謙記載:鯀治水不成,死後投生為三隻腳的龞。 (2) 杜宇死後投生為杜鵑鳥。 (3) 褒君死後投生為龍。 (4) 牛哀死後投生為虎。 (5) 彭生死後投生為豕。 (6) 如意投生為狗。 (7) 黃母投生為 。 (8) 宣武帝投生為龞。 (9) 鄧艾投生為牛。 (10) 徐伯投生為魚。 (11) 林下投生為烏鴉。 (12) 書生投生為蛇。 以上事實散見於儒家的典籍中,不勝枚舉。可知投胎為畜生的事,那裡是虛假怪誕的呢? 先儒洪邁(容齋)曾說: 「親自見到殺豬、羊的人,臨死時躺臥在地上,發出豬、羊的叫聲。」 近代更有死後投胎為豬,雲棲禪師為他乞命的事。又有生產出來的小孩,羊頭、蛇身;或產出肉珠,像雞蛋一樣的。 人尚且會生出雞蛋,那裡不會投生為畜生;按次第去償還報應,接受果報的呢? 第二節 玉曆可與仙家的說法互參 一、文昌帝君母,妙惠真人開示說: 「人生在世,生死並無一定。暫時來此世間,又得離開,如同月亮有圓有缺;又如花有盛開,也有凋謝之時。這一輩子出生,是上輩子死亡的接續。前生假若沒有死亡,今生何以能生呢?如果這一輩子智慧不明澈,下一輩子如何能保有福慧與人身?」 二、東獄大帝回生寶訓說: 「天地無私心;神明鑒察人的禍福,更不會為了人祭祀的禮品而賜福於他。也不會為人一時的失禮而降禍。 一般人,有勢力不可用盡;有福氣不可享盡;見貧窮的人不可欺侮盡。因為這三件事乃是天理的運數。彼此禍福的循環,會輪流地來臨的。 所以,發心行善,福份雖然未明顯來到,禍端卻已在暗中遠離了。橫心造惡,禍端雖然一時未到,福份已逐漸遠離了。 行善的人,如同春天花園中的草,雖然看不出它生長,但事實上卻日有增長。造惡的人,如同磨刀的礪石,每天看不出它減損,事實上已一天天在虧損了。 因此,千萬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 三、文昌帝君說: 「我十七輩以來,出生為朝廷官史,從未虐待人民,苛刻過部屬。總是救助村人。的急需;濟助別人的災難;恤憫他人的孤兒寡婦;寬容別人的過錯。廣行陰德之事,德行上達上天。大家如果能夠如我一般存心,上天必定賜福給你。」 又說:「想增廣福田,須靠心地的功夫。時時刻刻用各種方便巧妙的方法,做種種陰德的事。」 又說:「濟助急難,如同濟助快要乾涸的小水溝中的魚。救助危難如同放開密網中的雀鳥。」 又說:「善人時常親近,可以幫助身心的德行。惡人要遠避,可以預防緊急災殃的發生。」 又說:「近報,發生在自己身上;遠報,發生在兒孫身上。」 只舉出以上數段話,已足發揚,闡明玉曆的旨要。 四、太上老君說: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五、真武帝君說: 「用勉強、邪妄的方法求得榮耀,名譽不能久揚。用刻薄的方法致富,子孫必受災殃。能施行恩惠,佈化德性,福祿很快降臨。五欲寡少,飲食平淡,壽命必長,身體亦安康。不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事;不做對不起天地的事。居心正直,則神明護衛,消災度厄,庇佑無窮盡。」 六、回道人說: 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註)須恕己。 如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 他若死時汝救他,汝若死時天救你。 延生生子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 註:惺惺:聰慧的意思。 七、許真人說: 霹靂無私震一聲,世間善惡最分明。 人能日日行方便,無難無災福自迎。 八、回頭真人說: 回頭好,回頭好,世事將來一筆掃。紅塵隊裡任他忙,我心清淨無煩惱。 終日貪,何時了,只恨家中財帛少,分明傀儡線牽提,斷線之時身跌倒。 無常到,沒大小,不羨金銀不要寶,不分貧賤與王侯,年年多少埋芳草。看看紅日落西山,不覺雞鳴夭又曉。 急回頭,莫說早,小小孩童易得老,才高北斗富千箱,業障隨身原自造。 勸世人,回頭好,持齋念佛隨身寶,看來名利一場空,不如回頭念佛好。 又曰: 大荒元氣鼓洪鑪 善惡之為任爾曹 二五真精成造化,是非也不爽纖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