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玉曆寶鈔---第七章 玉曆的事理可與各家學說互為印證 下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進德修業!敵乃己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27 11:17: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九、孚佑帝君說:

「我閱讀玉曆後,知道菩薩的行願,佛陀的廣大教化,都將以此書做為勸化的基礎。有善緣的人,只要確實守住這些條例,就可以成就聖賢仙佛。

素行罪惡的人,能領悟玉曆中的道理,就可以警惕自己免受輪迴、災劫的報應。

現在以二十條修身立命的根本道理,做為玉曆的精華,救世的良方。條列如下:

一曰孝            孝行之首,天地所欽,居處日用,宜體親心。

二曰敬            敬則無肆(註一),每事兢兢(註二),如承大祭(註三),如履薄冰。

三曰中心        忠以報國,炳著乾坤(註四),關侯武穆(註五),不朽精魂。

四曰義            義無苟求,貞正自處,雁不重群(註六),犬不二主。

五曰守            守身如城,嗜欲勿攻,素位而行(註六),有初有終。

六曰忍            忍辱為榮,廉頗負荊(註七),淮陰跨下(註八),滅項(註九)功成。

七曰端            端人(註十)取友,不押邪僻(註十一),教訓正俗,鄉黨矜式(註十二)。

八曰方            方先絜ㄒㄧㄝˊ矩(註十三),復礪廉隅(註十四)。不諧污世,落落(註十五)自殊。

九曰仁            仁同天地,愛物愛人。先邇(註十六)後遠,始於親親(註十七)。

十曰厚            厚德無疆,坤道之成。無為刻薄,怒觸雷霆。

十一曰            不驕不詐驕則無禮,詐則無信。禮信胥(註十八)忘,元良泊盡(註十九)。

十二曰            不貪不慎貪而無厭(註二十),嗔而無歇。非墮餓鬼,即入蛇竭。十惡律云:貪墮餓鬼,嗔入蛇蝎。

十四曰            不欺不罔(註廿一)欺由罔生,心地難昭(註廿二)。死父生君(註廿三)敢亂囂囂(註廿四)。



十五曰            不邪不淫淫是邪緣,見色勿迷。粉白黛綠(註廿五),骷髏東西。

十六曰            相親相睦親愛存心,視無隔膜。天下一家,誰可疏薄(註廿六)。

十七曰            同善同誠明善誠身,聖訓諄諄。同成正覺,不別羣倫(註廿七)。

十七曰            化己化人人己立建(註廿八),大化同歸(註廿九)。煩惱消融,靜者之機。

十八曰            好道好義道義光明,秉之性(註三十)。常念在茲,所性堅定。

十九曰            廣勸廣行功成惟志,勸念修行。廣大無私,普度眾生。

二十曰            無非無是是非起,端由妄為。聖哲無妄,本體不虧。

以上是孚佑帝君所增列,勸化世人,宜敬信地纖悔的二十個條目。由季亮從悚然集中錄出。特別登錄在此。



註一:肆:放肆亂做。

註二:兢兢:戒慎小心的樣子。

註三:如承大祭:好像進行大的祭典一般恭敬。

註四:炳著乾坤:他的功業,光明照耀天地。

註五:關侯武穆:即關羽,封武穆侯,故云關侯武穆。

註六:雁不重群:雁鳥重視夫妻之義,不與他鳥為侶。

註七:廉頗負荊:荊,是多刺的荊木,所製成的荊木。廉頗是戰國時趙國將領,繞勇善戰,功業很大。妒嫉蘭相如以一個舍人的身份,因為達成完璧歸趙的任務,以及在繩池之會上,維護趙王的尊嚴有功而被尊為上卿,時想羞辱於相如。相如忍辱避見,並且說明避見的原因是為了國家的安全著想。廉頗聽後肉袒負荊請罪。

註八:淮陰胯下:「胯」,是指兩大腿之間。淮陰,是指西漢淮陰侯韓信。韓信在未顯貴時,處處受辱。當時淮陰縣屠宰場有一少年羞辱他說:「你雖然身材高大,好帶刀劍,我看你是個儒夫。你敢殺我嗎?不敢!就從我的胯下爬過。」韓信熟視後,從此少年的胯下匐伏而過。忍辱之功,令人敬仰。

註九:項:項羽。

註十:端人:端正的人。

註十一:不押邪僻:不親近邪惡的人。

註十二:鄉黨矜式:矜式,敬重和取法。鄉里中的人都敬重取法於他。

註十三:絜矩:絜,是量度。矩,是制作方形的工具。絜矩,是行事皆照法則去做,不背常理。

註十四:復礪廉隅,廉隅指品行端正而有志節。又砥礪自己,品行要端正,而且有志節。

註十五:落落自殊,落落,不苟且地和世人同流合污。自殊,指與他人不同。

註十六:邇,近的意思

註十七:親親:親愛的親人。

註十八:胥:皆也。

註十九:元良汨盡:汨:,沈淪。意指良心喪盡。

註二十:厭:同饜字,滿足的意思。

註廿一:罔:禍害。

註廿二:心地難昭:心胸難以求得光明自在。

註廿三:死父生君:死亡的父親,騙成是活著的國君。

註廿四:敢亂囂囂:囂囂,自得無欲貌。意指以致擾亂了自得無欲的心性。

註廿五:粉白黛綠:黛,古代女子畫眉的青黑色顏色。粉白黛綠指化妝得很美麗的女子。

註廿六:誰可疏薄:還有誰會與我感情疏遠呢?

註廿七:不別群倫:不論何類的人。

註廿八:人己立建:除了建立自己的福慧,也成就別人的福慧。

註廿九:大化同歸:同歸於佛陀的教化。

註三十:秉之性:,常理。意謂秉持著合乎常理的本性。



第三節  玉曆之理可也括在佛教的教義之中

一、古德云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莫言不報,時刻未到。」

二、寶鑑編云: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三、因果錄云: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果使千百劫,業報無影響。因緣會遇時,何以無纖爽。

四、經云:

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受報;或今生作惡,來生受報。三後報:今生作業,後幾生受報。須知天地無私於人。前生所作不同,則今生之報亦不同。

五、慧遠禪師云:

聰明不能敵業,富貴難免輪迴。

六、然僧云:

人生孤苦貧賤,惡疾所纏,奇禍所逼,以及盲聾瘖(註一)啞,腳跛手折,五官不備等類。因其前生受享過分;或今生少時不惜福;或壯年奢侈;或多昧心之事。故至衰老無能,種種受苦,是即現報之一證。

不然,彼命中或有應得福壽者,何以不旋踵(註二)而竟致貧促?相上或有應受災耗者,何以一轉盼而坐享豐饒?蓋轉移之機(註三)在天心,不在人力。人當自存其心,以體天心也可。

註一:瘖:不能言語。

註二:不旋踵:沒多久。義同「一轉盼」。

註三:機:關鍵。

又云:「一毫之善,與人方便(註一);一毫之善,勸人莫作。衣食隨緣,自然快樂,算甚麼命,問甚麼卜。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殊速。諦聽吾言,毋自傾覆(註二)。倘爾執迷,終墮六畜。

註一:與人方便:即:善行雖然小,也方便地助人。

註二:毋自傾覆:不要自尋墮落。

七、普菴祖師揭云:

畜生本是人來作,人畜輪迴古到今。不要披毛並戴角,勸君休使畜生心。

八、覺世長老云:

地獄實有之,蓋人性念於善,則屬陽明(註一),故入於輕清,可登天堂。

念於惡,則屬陰濁,故入於昏暗,使歸地獄。

每見世人病危,眼光落地,多畏鬼魅;或耳聞鋼叉、鎖鍊聲。因囑家人焚帛(註二)、許願禮斗。

是時,命如風燭,勾使忽到,藏身無所。帶至冥府鞠勘(註三),遍受破肚抽腸、焰爐湯沸之苦,輪迥異道。

此皆由於人心之不善耳。若不及早猛省,事至而懼,所謂及時抱佛腳,無益也。

註一:陽明:純陽的氣質。

註二:帛:本指以繩串之咸貫的錢幣。此指銀紙,金紙等冥錢。

註三:鞠勘:鞠是窮究之義。勘是調查之義。意指窮究在世的行為;調查其善惡。

覺世長老又說:

世間有應無子女之人,雖多置妾,終無誕育。或有死於毋腹;或有與母並亡;或有早天;或有中年先死。皆因根淺薄(註一),還報相阻(註一),另投別胎。

如其父子母女,年老相依,或順或逆之不等者,則又視其前生恩怨之如何,稱量相償;及有無積善之故。

蓋積善乃能培基(註二)。培基必先省過,此最切要處。

註一:風根淺薄:指父母與小孩問的根基、福緣淺薄,故健康不佳。

註二:還報相阻:業報來臨,阻止小孩來投胎,或戒長。

註三:培基:培養福份的基礎。

九、地藏菩薩云:

「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供養佛像;或轉讀尊經,乃至念佛、菩薩名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是諾眾生,為造惡業,應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亡者,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我今勸諸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牲畜,拜祭鬼神,求諸魍魉。何以故?

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惡緣,轉增深重。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走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惡因,亦是命終人,殊累對辯,晚生善處。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及健自修,分分己獲。」

十、附錄(一)

救劫回生經中錄唐京都宏福寺元焚法師自西藏回上表

太宗皇帝十二月禮纖悔發願日期

正月初一日平明時向南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一百劫。

二月初九日雞鳴時向南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一百劫。

三月初七日人定時向西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一百劫。

四月初八日半夜時向東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一百劫。

五月初三日黃昏時向東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一百劫。

六月初七日半夜時向南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四百劫。

七月初六日黃昏時向東方四拜,發願行善,減罪三百劫。

八月初八日中午時向南方九拜,發願行善,減罪三百劫。

九月初九日中午時向南方九拜,發願行善,減罪一千劫。

十月初一日中午時向南方九拜,發願行善,減罪一千劫。

十一月初三日黃昏時向西方九拜,發願行善,減罪一千劫。

十二月初三日黃昏時向西方九拜,發願行善,減罪一千劫。

以上日辰,是聖賢、仙佛集會之期。若能依此拜禮懺悔,必終身順遂,後代子孫繁昌。

十一、附錄蔡九如與陸清修敬送玉曆之靈驗

(一)蔡九如敬送玉曆之靈驗

我,浙西人蔡九如,因家庭不和睦,睜眼所見,皆是傷心的事,心中鬱悶。

自壬戌年(民國十一年)仲夏始,忽然染病,似瘧非瘧。每天中午,就從前後心口,發出冷意,周身冰冷而戰慄。須蒙頭蓋大被子,一直到半夜,才慢慢溫熱起來。

每天僅能吃早餐,中晚餐都吃不下,全身無力。

而時病時好,也不太在意。到了癸亥年(民國十二年)春天,面色漸黃,腿腳浮腫。而心口,口痰停蓄著,日積月累,在兩乳間的膻中附近,結成一個氣塊,大如鴿蛋。不停地上沖,心口痛楚欲死。

一到冬天,病勢更嚴重,全身酸痛,腿腳腫脹更厲害。面黃而腫,臥床呻吟。

到了民國十三年(甲子午)夏天,病更重。所有的名醫都束手無策。都說:

「最多活到秋天,穀子收成之前。」

一息奄奄。秋天前幾天,忽然咳嗽氣喘,喉中痰一直涌上來。連續三天,一粒米未吃,昏迷不醒。

忽然間,想起印送玉曆寶鈔,消除業障十分靈驗。因此,吩咐內人焚香對天許願,印送玉曆寶鈔一千本。求神保佑病好。

願剛許完,而咳嗽、涌痰停止,竟沈沈地安睡過去。

以我親身的體驗,足以徵驗冥冥之中,時時刻刻有神明在鑒察人的善惡、禍福。太上老君說: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實在沒錯!

第二天,到光明書莊,先印三百部,託同善社分送。現在再印送七百部,以廣流傳。

此書比其他的善書,更能使人觸目驚心,因而印送的人有求必應。

價錢又不貴,希望同胞們量力印送。所費不多,而效驗十分宏大。可以端正人心,而救濟末劫的災難。正己正人,增廣善緣。

中華民國十三年歲次甲子仲冬寰球第一傷心人蔡九如誌於金陵恨生室

(二)吳江陸清修敬送玉曆之效驗

敝人原來世襲祖業,擔任清代的縣吏。個性剛直,素來相信神明。

自辛亥革命,民國建立以後,改做生意。

民國十年七月間,因為往周姓親戚家送殯。適逢陰雨,腳滑跌倒,竟然傷口潰爛,經年醫藥無效,甚至於傷口不能收口癒合。因此不能起身,常臥床上,如同廢人。

後來,聽到鄰居楊先生在分送善書,就向他要來看。其中玉曆寶鈔,內載因果報應,轉禍為福的事有好幾十個案例。

敝人自省:當縣吏時雖然自律下筆要謹慎,但是難免因為誤判造下罪孽,才有今天的病魔長久纏身。因此立誓發願購玉曆寶鈔,來贖罪過。

立即向家中的議神說明清楚,並寫信委託購買。

最奇異的事是:善書才寄到,竟然不用服藥,而生病的身體突然能坐起來。等到分送完畢,更能下床走動。隔沒多久,痊癒如初。

很明顯地看出:這全賴敬送玉曆寶鈔的效驗。特別在此說明,告知世人,以報答神明降福之恩,並且勸導世人,不可不信。

居住江蘇吳江縣城內廟前,陸清修敬啟

(一)昏迷秒如已三天  玉曆弘揚一千

祈願才完安睡好  醒來印贈解災緣

(二)清修傷口潰經年  腳不能行床上眠

願送善書傳玉曆  病魔自去報應然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加油!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0 13:5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