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桂格的故事(下)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進德修業!敵乃己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1 08:42: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桂格麥粉公司是怎麼來的?──克勞威爾的一生
作者:張文亮(台灣大學教授)

【取名為「桂格」的原因】

一八八一年,克勞威爾前往雷本那郊外的「桂格磨粉廠」(Quaker Mill)。
這間磨粉廠是在一八七五年,由一個貴格會的基督徒海斯頓(William Heston)所建立的,所以海斯頓將磨粉廠取名為「桂格」。海斯頓是個發明家,他製造出一套機械撞擊設備,能夠迅速脫去燕麥的硬殼,但是他不善行銷,以致拍賣磨粉廠。
克勞威爾看了這間三層樓高的磨粉廠及其設備後,寫道:「這家磨粉廠的設備是一種創新,所磨出的麥粉是高品質,而且研磨的時間短,效率高,所差的祗是行銷。
…未來的人口會往都市集中,人需要在很短時間內,獲得高度營養與容易煮熟的早餐,麥粉應該是未來人類食物的大改革。」
克勞威爾看了這家桂格磨粉廠好幾次,並且每次作筆記,再回去研究,隔年他才買下。
一八八三年,克勞威爾正式向政府登記為「桂格麥粉公司」(Quaker Oats Company),克勞威爾繼續沿用「桂格」為名的原因,是他在麥粉包裝上特別強調「純」(pure)的特性。
過去的麥粉常在裡面混有豆粉、雜草粉,甚至砂子。
克勞威爾則認為「品質第一,貨真價實,值得信賴」是他賣出產品的保証,如同貴格會基督徒信仰一樣純正。

【第一個廣告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後來說道:「一個克勞威爾,勝過三萬個推銷員」,克勞威爾改變了普世市場行銷觀念。
當時大家都看不起廣告,認為祗有江湖郎中的東西才需要廣告,克勞威爾力排眾議:「愈好的產品,愈需要廣告,好讓大眾知道高品質的東西。」
克勞威爾認為「廣告不祗是一種游說,而是一種理念的宣導。不祗是想做成一筆生意,而是一種永遠帶著創意、活力、衝動、異象、主動的與消費大眾溝通。在那看似不毛的荒漠,廣告人卻看到結實纍纍。」
克勞威爾做了幾件開創之舉:
1.  所有「桂格麥粉」都是一樣大小的包裝,重量一樣。一改過去食品一堆、一堆的擺在店裡。
2.  「桂格麥粉」絕對純淨,沒有摻雜其他物質。一改過去食品販售的骯髒形象。
3.  「桂格麥粉」的包裹封面常印上食譜,指導人如何煮才會更有營養。一改過去食品業忽略消費。
4.  他讓各地的報紙、火車廂、公車等都出現「桂格麥粉」的海報,一改過去認為推銷員是行銷的第一線。
克勞威爾反過來先用廣告教育大眾,再以大眾要求給售貨商壓力。
克勞威爾認為推銷員不祗是賣東西的人,更是「市場調查」、「消費者對產品反應」的評估者。
克勞威爾認為行銷,不是孤芳自賞,更非守株待兔,而是一種「敏銳」的察覺群眾說不出來的共同所需。
廣告行銷是一種可以調查的「邏輯思考」,而不盲目的相信賣好賣壞,不過是一時的好運歹運。
廣告行銷是一種「機動」的溝通,如同一個有機體,不斷的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交通的網絡。
不過,克勞威爾並不認為廣告是開拓市場的萬靈丹,廣告如果不是建立在高品質的產品上,廣告的支出會拖垮公司。

【用最高的理念去賣一件很平凡的東西】

一八八六年,克勞威爾給俄亥俄州的磨粉廠經營者一封公開信:
「在這機械現代化的時代裡,我們能夠售出,過去未有的品質燕麥粉。我們擁有更高效率的方法磨麥粉,並且減少損失,這將改革整個燕麥粉的生產系統。我們應該一起合作,不是為了利潤追求,不是為了獨佔市場,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將我們的麥粉,分配到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地方。因此,我們要找一群誠實、努力與有才智的生產者。我們在一起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賣給消費者最好的品質,並且讓我們的員工,因著高品質的服務,而獲得一份無可比擬的尊嚴。我們將不祗是賣出一盒、一盒的麥粉,而是提供一種教育,
喚醒世人對於燕麥粉的重視。末了,我們不會與任何競爭者溝通、妥協、或是併購,我們不會去浪費這種精力,我們所做的祗是永遠站穩一個信念,以最低價給出最好的產品,去面對未來任何的挑戰,這是你期待加入的企業嗎?」
這封信一發出,有二十家的磨粉廠立刻加入,並且陸續進來許多一流人才,例如:以經營管理見長的司都華特(Robert Stuart),以生產技術著名的安德魯(Jim Andrews)。
克勞威爾、司都華特與安德魯,後來被稱為第一代桂格麥粉公司的「鐵三角」。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最好方法】

一八九一年克勞威爾把公司總部搬到芝加哥,同年與荷曼小姐(Ms. Susan Coleman)結婚。
這是克勞威爾第二次結婚,他第一任妻子在一八八八年一場流行傳染病中病逝。
公司搬到芝加哥後不久,有一天一個叫都雷(Frank Drury)的青年人,抱著一個髒髒的東西,說要見克勞威爾。克勞威爾事先已聽妻子講過,都雷是個發明奇才。克勞威爾從來沒有看過都雷抱在手上的東西,
「這是什麼?」克勞威爾問道。 「瓦斯爐,先生。」
都雷是瓦斯爐的發明人,但是當時大眾用慣煤碳爐,或酒精爐,沒有人要用瓦斯爐。
克勞威爾立刻看出這一個髒髒、油膩膩,用幾張舊報紙包的怪東西,有未來性。
他立刻推出「買桂格麥粉,就送好用又不占空間的瓦斯爐」,並且幫助都雷成立後來非常有名的「理想牌瓦斯爐」(Perfection's Stoves)。
不久都雷又介紹一個青年人,他提煉了許多煤油,但是沒有什麼人要買他提煉的東西。
克勞威爾又推出:「用煤油煮麥粉,省時又省力」。不久,大量的煤油被買走了,這個青年了就是後來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向犯罪集團宣戰】

一九○○年,克勞威爾眼見芝加哥色情與暴力氾濫。
他邀了一群有負擔的社會人士,組成「十五人委員會」,向色情和暴力宣戰。這個委員會首先推動在美國聯邦法中,通過著名的「曼恩法案」,禁止人口販子販售未成年少女賣淫,並將慫恿人從事性犯罪的也列入犯法行為,後又通過「強制令發佈與撤銷法案」,這法案一通過,芝加哥有五百家色情行業立刻關門。
一九二五年,克勞威爾對上了美國歷史上最惡名昭彰的黑社會老大卡朋(Al Capone)。
當時美國正處禁酒期,卡朋自加拿大經由五大湖進口私酒。他買通許多警察、政府官員、律師。反對他的人一律格殺勿論。單是在一九二五年有幾千人因喝他的劣酒而中毒瞎眼,在498個謀殺案背後都與他有關,但是他仍然逍遙法外。他一年販賣私酒的淨收入是一億美元,為全美收入最高的人,比收入第二高的汽車大亨福特多了四千萬美金,看來美國也曾有黑道治國的時候。
克勞威爾先選上「芝加哥犯罪調查委員會」的委員,他清除為卡朋通風報信的警察,再以沒交「所得稅」為由,在一九三一年將卡朋拘捕,判刑十一年。一九三九年卡朋以中風假釋,出獄後人事全非,黑道已無他容身之處,幾年後他潦倒以終。

除了打擊犯罪,克勞威爾成立基金,低利貸款給貧困想創業的人,又成立「平信徒佈道委員會」(Layman's Evangelists Council),支持大佈道家陶雷、司密斯(Gipsy Smith)、彬里(William Ashley Sunday)的佈道,
並買下五萬五千英畝的土地,以保障環境生態之用,後來這些土地通通捐給大學,供作研究之用。他又成立「綠色庭院」(Green Court),給婚姻有問題夫婦,提供便宜又很實在的住宿,讓他們在這很好的環境裡,
一起休息,一起禱告,一起接受福音。

【爭取高功率電台】

當佈道家慕迪過世後,慕迪聖經學院陷入經濟危機,克勞威爾成為慕迪聖經學院執行董事,他擔任此職有四十五年之久。
他成立「慕迪出版社」,出版「慕迪月刊」。並且在收音機剛上市時,就成立高功率的慕迪福音電台,與太平洋花園佈道電台。
當時有很多基督徒反對設立電台,理由是「撒旦是空中的掌權者,空中的音波是屬邪惡的。」克勞威爾卻說:「我知道撒旦是空中的掌權者,所以我用電台,發出音波向牠挑戰。」
克勞威爾又說:「我是個生意人,生意人永期待改變。除了信仰的真理不改變之外,沒有什麼改變是太大或是不可能的。未來的改變會愈來愈多,為了基督的緣故,基督徒要進入每一種新興的宣傳媒體裡,將福音送給更多的人。」

【如何處理遺產】

克勞威爾年老時,為遺產設立基金。他看過太多的基金會,在捐款者死後就變質了。他有一套管理自己遺產的方法,使他在過世後,這個基金會仍會照他生前的負擔,繼續執行下去。
首先他設立基金使用原則,並且委任五個秘密管理委員去執行他設定的原則,這五個人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是誰。每年這五個人在特定時間內,提出基金支持對象,分別寄到一個資深律師手上,律師也不知這五個人是誰,祗知這五個人的代號。律師彙整後,以多數票決定該年基金支持對象。
每一個管理委員與律師在死前,可再交給他信任的下一個人選。
克勞威爾基金非常龐大,但是直到目前沒有人知道這五個委員是誰,以致外界沒有任何一個團體或是個人,能夠主導克勞威爾基金的運用。

【末了的叮嚀】

一九四二年克勞威爾自「桂格麥粉」公司退休,他將公司的經營權全部讓給司都華特的兒子。
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他到芝加哥城外的一個教會講道,講完道後走路到火車站搭車,路上還向火車站一個電梯管理員問好,並問他「什麼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克勞威爾搭上火車,把帽子放在膝上,把聖經放在帽子上,打開聖經正準備閱讀時,他的心臟停止跳動。
火車雖然還在跑,克勞威爾在世上的終點已經到站了。
這個生於一八五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的「病夫」,在十七歲時被醫生宣判死訊的人,竟活到八十七歲。
後來的人稀奇克勞威爾的智慧,首先運用廣告行銷,成立「桂格麥粉」公司,對抗全美第一犯罪集團…,
克勞威爾老年時的答覆是:「我的每一個決定都經過禱告,並且花時間去認識上帝的旨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加油!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06: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