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9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6至46節)
我們在思想和禱告中應該經常到訪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名叫髑髏地的地方」(路二十三33),第二個是「名叫客西馬尼的地方」(太二十六36)。我們到訪客西馬尼時,會預備好明白加略山的重要性。客西馬尼(意思是「榨油處」)是位於橄欖山的一個園子。我們來到這?時,看見救主和門徒一起。但讓我們先將思想集中在救主身上,特別留意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6至46節,以及馬可福音十四章32至42節和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9至46節的平行經文中他的七個屬性。
1. 救主的真實人性
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6、37、38節和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3節讓我們看到這點。我們的主「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並「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他的力量」,這些記載都強調祂是真正的人。我們的主以前和現在都是神,但祂是以「基督耶穌這個人」,身為代表的人這個身份進入客西馬尼園,並在十字架上代替我們受苦。祂喜歡自稱「人子」,這強調了祂那真實的人性。祂是完全的人,有人類的祖先,有人類的外貌,有人類的構造和人類的軟弱。祂被試探,祂需要禱告,祂也明白人類所受的苦。
2. 救主的全然謙卑
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節告訴我們,耶穌禱告時,「俯伏在地」;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1節說,他「跪下禱告」。這?並沒有矛盾,因為我們必須將這些陳述放在一起閱讀。救主的態度對我們那漫不經心的不敬畏是多麼大的責備啊!我們的主雖然是成肉身的神,以獨特的意義是祂天父的兒子,但仍然俯伏在祂父親腳前——參馬太福音六章9節。我們親近神或向神說話時,必定不能疏忽或不敬畏祂。讓我們好像耶穌那樣,並效法祂——閱讀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並比較出埃及記三章3至5節。
3. 救主的完全倚靠
雖然祂是那麼偉大又那麼榮耀,但在地上為人時,祂從沒有脫離天父獨立地行事,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節強調這個事實——閱讀並比較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2節,閱讀並仔細研究約翰福音五章17至20節、五章30至31節和七章15至16節。
4. 救主的大信心
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9節和馬可福音十四章36節帶出這點,在那?我們聽到救主說:「阿爸,父阿,在你凡事都能。」在這?,我們看到主對神的能力有絕對信心。有些人膽敢提出,在這個園子?,救主的信心動搖,但事實並非如此。祂完全明白自己來到世上的目的,祂也準備好完成和完結祂要來做的工作(太二十六46;來五7)。
5. 救主溫柔的憐憫
從馬太福音二十六章40至41節中留意這點。我們的主是不是在責備門徒?可能是這樣,祂的話肯定包含失望的成份;但最重要的是,祂的話證明祂對門徒將會遇到的痛苦和苦難充滿愛和諒解。我們留意到在自己可怕的折磨中,救主對自己的朋友的需要顯示出這種充滿愛的關懷(可十四38),祂不是要求他們為祂禱告;而是要門徒為自己祈禱,祂彷彿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將要受甚麼苦,我希望你們做好準備。」
6. 救主那可怕的痛苦
閱讀馬太福音二十六章37、38和39節,然後閱讀馬可福音十四章33、34和36節,並比較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4節和希伯來書五章7節是多麼感人啊!救主的痛苦是很大的,甚至令祂筋疲力盡(路二十二43 – 44)。為甚麼祂想到自己快將來到的死亡時,會經歷這樣的痛苦?那是因為那「杯」的成份,如果要令罪人得救,祂便要喝那杯(太二十六39)。那「杯」是一個比喻,用來指無罪的救主背負我們的罪(賽五十三6);除去我們的罪(約一29);為我們成為罪(林後五21)時,神的審判落在祂身上。當救主預期這一切,以及祂會經歷的拒絕(太二十七46)時,祂被那痛苦懾服。
7. 救主的完全順服
救主的旨意和天父的旨意沒有任何衝突(太二十六39、42、44;太二十六45 – 46)。耶穌說了:「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後,轉向門徒說:「起來!我們走吧。」(46節)——去哪??為了你和我去加略山(詩四十7 – 8;賽五十5 – 6)。這是令人十分謙卑的一課。我們觀看救主在黑暗的客西馬尼園時,還有沒有得到其他教訓或鼓勵?思想以下幾點:-
1)禱告是我們在困難中最好、最實際的解決辦法(太二十六36)。
2)有些禱告只能夠獨個兒獻上(太六6;太二十六38 – 39)。
3)我們也可以以親密的關係來到神面前(太二十六39;可十四36)。
4)禱告和所有事奉的最高目標是神的旨意(太二十六39;徒九6)。
5)我們即使在最好的時候也是軟弱的,所以必須不斷儆醒和禱告(太二十六41)。
6)主耶穌總會溫柔地責備我們的驕傲和自信。馬太福音二十六章40節;馬可福音十四章27節(我們的主對彼得說話,他剛剛自吹擂和過份自信——參太二十六33 – 35)。
7)我們也能夠得到天使的服事和神足夠的恩典(路二十二43;來一13 – 14;詩九十一11 – 12;林後九8,十二9)。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