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5-6
 -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165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82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由於時代的變遷與地理位置的差異,卑南八社的祭典呈現了不同的風貌。然而各部落在舉行年祭時的過程、形式和意義不盡相同。  
  知本村:最重視七月中旬的收穫祭,為期三至七天。勇士舞遊街祈福是其特色。民國八十二年恢復舉行年祭(元旦)中之除喪活動,並重建會所制度;民國八十五年恢復舉行少年猴祭。  
  南王村:七月中旬舉行收穫祭,為期三至七天,並且舉行海祭,海祭於海邊舉行,面向蘭嶼方向祭祀將小米種子從蘭嶼攜帶至卑南族的祖靈。  
  初鹿村:重視七月的收穫祭及十二月底的年祭。舉行收穫祭的時候之盪鞦韆活動是其特色,並有持盾躍舞的傳統。  
  檳榔村:三月八日婦女「除草完工慶」最具特色,呈顯檳榔村婦女團隊組織之嚴謹。十二月底之年祭亦很重視。  
  利嘉村:以十二月底之大獵祭為主。     
  泰安村:以十二月底之大獵祭為主,有持盾躍舞的傳統。     
  寶桑村:以十二月底之大獵祭為主。      
  建和村:以十二月底之年祭為主。建和村年祭盪鞦韆是其特色。在卑南八社中,只有建和村跟初鹿村保有盪鞦韆此項活動,但舉行的時間不同,初鹿村於舉行收穫祭的時候盪鞦韆,各具特色。建和村的鞦韆最高可盪至三層樓高。  
 
轉載來自:卑南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