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
- 最後登錄
- 2019-7-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706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315
- 相冊
- 16
- 日誌
- 25
狀態︰
離線
|
台灣廟宇的特性
臺灣廟宇建築是個活潑而且適合進行藝術特色欣賞的好地方。
而這些大大小小廟宇又普遍存在台灣每一個鄉鎮村里中。
許多的鄉鎮更以廟宇為當地地景指標。
所以想要認識台灣鄉土,一定不能疏忽地方的廟宇。
大甲鎮瀾宮與全台灣廟宇一般,有下列特性:
講求對稱的建築:
蓋廟宇要先請地理師選方位,定出前金、後金。
以主神的眼神焦點和前金連成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兩邊的建築對稱。
習俗以建築物的左邊為尊,稱為龍邊。
右邊居次,稱為虎邊。
廟宇三川殿的對看牆常雕龍、虎圖案標示。而且民間傳說「龍怕臭、虎怕吵」,所以廟宇的廁所大多建在虎邊,免得將「龍種」給趕走。
封建階級的建築:廟宇建築有最簡單的一門四壁,到尊貴的五朝門。
這些建築格局受當地信徒的財力以及神明階級的限制。
一般如帝、后可建五門,稱五朝門。
分別是龍門、三川門(中港門和小港門)、虎門。
將軍、王爺建三門。土地公僅可建單門。
大甲鎮瀾宮為二落一進式,前為三川殿,後為拜殿與正殿。神明以正殿為主祀,另有附祀。
安全防禦的建築:民間以抬高地基,可防淹水,可顯現地位,各殿的階梯以奇數為主,因習慣稱奇數為陽數。
另用石壁、石窗防禦盜賊,增加安全感。
廟宇就是仿照皇宮巨賈的宅第建築,又因無家丁侍衛的保護,於是在建築物的上下四方安置天神、天獸鎮守,以盯住廟宇的每一寸土地,防止天地間的邪靈、惡徒等入侵而破壞殿堂的莊嚴。
因此只要您一踏入廟庭,便會受到各種靈獸、天兵、神將的監視。
傳統美學的建築:廟宇以吉祥圖案配合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發展出居家美學與權威象徵的建築物。
木架結構,以合乎力學原理,將樑、柱、斗、栱巧妙的組合,將建築藝術發揮得淋離盡緻。木柱上端較陰暗,木材藉油漆保養,畫上多重意義的圖畫。
屋頂上用彩色瓷片剪出各種戲劇故事以及吉祥圖案的剪黏。
聚集一堂的神明:早期來台移民創業維艱,籌建廟宇不易,為因應居民心靈的需要,而將各種神明聚集一堂,所以廟中有主祀與附祀神明的組合。
進而佛、道神明共祀一廟,如觀世音菩薩附祀於道教廟宇中,這種包容的組合成為臺灣宗教信仰的特色。
並將神明匿稱家族成員化,以達到親近神明並獲得保佑的目的,如媽祖婆、關老爺、觀音媽、土地公、佛祖等。
奧妙神奇的風水:中國建築重視人與景的融合,所以愈後殿的建築愈高,除了可一目了然外,也給人感覺寬廣與氣派。
若後方有山脈烘托,則更佳,讓它和大自然融合著。
傳說鎮瀾宮從創廟至今沒遷移過,而廟越翻修越大,信徒越來越盛。
因她坐擁「金交椅」的風水地理,左有美人山、右有鐵砧山、背後有后里台地拱托,兩側又有大安溪、大甲溪環繞,形成一旺盛的地理位置。
還有一種傳說,鎮瀾宮地為烘爐穴,地下三、四十丈挖不到地下水,因此香火越燒越盛。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