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ntyang1961 於 2012-12-16 00:32 編輯
彰化縣芬園鄉好漢廟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好漢廟基本資料 :
位置:彰化縣芬園鄉社口村忠孝路
建廟年代:不詳,疑為1862年以後
主神:好漢大將軍(保衛鄉里犧牲的十二名烈士)
文物等級:無
好漢廟-供奉義民,原名好漢大將軍廟,咸豐三年彰化發生戴潮春反清事件,漳人原多居貓羅溪以東,仍越界侵入溪西泉人居住區,佔墾土地,以致雙方水火不容,互相仇視而在本鄉縣庄、同安寮、下茄荖等處械鬥,本鄉壯丁因保護老弱婦孺而犧牲,祠為「忠義祠」以為感念。
當地居民為緬懷當年義勇衛土的節義精神,於每年有辦理普渡祭典,更成為社口聚落的信仰中心。
好漢廟到底是何方好漢!乃漳泉械鬥中保衛鄉里犧牲之烈士也。
根據1998出版之芬園鄉志的記載:
咸豐三年,彰化縣城發生戴潮春反清事件。
戴潮春為漳州人,本鄉漳人也附之。
漳人原多居貓羅溪以東之地,乃越界侵入溪西泉人居住區,佔墾土地,以致雙方水火不容,懷恨仇視甚深。雙方與本鄉縣庄、同安寮、下茄荖等處互相械鬥。
本鄉壯丁因保衛婦孺,彈盡援絕而犧牲者,計有廖媽得、黃桂花、劉士珠、謝丁禮、林媽萍、郭根源、楊士崑、陳魏目、許士串、蔡士恭、白俊清、謝士為等十二義士。
這段文字令人生疑,因為戴潮春起義在同治元年,跟咸豐三年年份不同。
不過不減義士保衛鄉里之情操。
至於廟中沿革石碑則無記載年份。
另外根據芬園鄉志云芬園舊社另有一忠義廟係建立於咸豐三年,不曉得兩者有無關係。
好漢廟中另有一大正年間之匾(1924年,見下圖),上書「忠義祠」,也許建廟之始並不叫做「好漢廟」,後怕與舊社忠義廟混淆改名為好漢廟,這純屬個人的推測。
據廟中牆上石碑記載,義士至今仍有後代子孫居住在此。
而廟宇於1980年重修完成,現今廟中所見之彩繪即為當時作品。
芬園鄉志又記載,上圖之「義貫古今」匾為霧峰林獻堂於1953年所獻,該書認為身為漳州人之林獻堂獻此匾乃是「代林家向當年受漳人迫害之泉州人致敬之意矣」。
不過這也有很大的問題,其一:戴潮春與霧峰林家為死對頭,並非同一陣線,所以獻匾給一同對抗戴軍的十二名好漢應該不是對於殘殺泉州人感到愧疚之意;其二:匾上記載年代是1980年,林獻堂早已去世。
重修時之彩繪為鹿港王錫河作品,但因王後來遷居雲林,所以廟中作品皆題「雲林王錫河」。
除門神外,其他部分之彩繪大部分均為古代忠臣將相故事,例如田單復國、少康中興等。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