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1-2
- 最後登錄
- 2025-1-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2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桂葉黃梅,學名 Ochna kirkii,異名 Ochna thomasiana、Ochna serrulata,英文名 Mickey Mouse Plant、Thomas' Bird's-eye Bush,別名米老鼠樹、金蓮木。
金蓮木科,金蓮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熱帶非洲。株高 1-3 公尺,胸徑 3-6 公分,冠幅 1-2 公尺。枝條灰褐色,無毛,有明顯的環紋及許多白色疣狀點。單葉互生,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 5-10 公分,寬 2-3 公分,頂端有針狀尖突,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有針狀疏鋸齒,齒端有細芒尖,厚革質;葉面綠色,葉背色較淡,兩面均平滑無毛;中脈於兩面均隆起,側脈多數,粗細不均,網狀脈略明顯;側脈近邊緣處彎拱,但不連結成明顯的邊脈;新葉帶紅褐色;托葉 2 枚,小,鑽狀,於葉柄內連合,早落;葉柄短小近無,長僅 1-2 公釐。短圓錐花序,頂生或生於短側枝上,長、寬各約 4 公分;花梗長 1.5-3 公分,近基部有關節;花大,冠徑約 5 公分;花瓣 5 枚,離生,闊倒卵形,長 1.5-2.5 公分,鮮黃色,頂端鈍或圓形,具短瓣柄;花萼 5 枚,長圓形,長 0.8-1 公分,頂端鈍,開放時呈綠色並反捲,結果時轉為鮮紅色並增大,臘質,有光澤;雄蕊多數,排成 3 輪,長 0.9-1.2 公分,短於花瓣;花絲長 5-8 公釐,宿存;花藥線形,頂孔開裂,與花絲近等長;子房深裂,3-12 室,每室有直立的胚珠 1 顆,生於中軸胎座上;花柱合生,圓柱形,長於雄蕊;柱頭盤狀,5-6 淺裂。核果 3-10 個,罕有達 12 個,環生於擴大的花托上,長 1-1.2 公分,寬 6-7 公釐,頂端鈍,基部微彎,熟時由綠轉黑,不開裂;種子直立,無胚乳。花期三至四月,果期五至六月。
金蓮木屬(Ochna),別名似梨木屬,約 85 種,大多數產於非洲熱帶地區,少數產於亞洲熱帶地區。本屬中國僅有 1 種,即金蓮木(O. integerrima),別名似梨木,原產東南亞;中國產於廣東西南部、廣西西南部之上思、扶綏及海南島,生於山谷石旁和溪邊較濕潤的空曠地方,海拔 300-1,400 公尺,為中、低海拔闊葉林中常見的植物;印度東北部、巴基斯坦東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北部、柬埔寨、越南南部等地亦有;株高 2-7 公尺,胸徑 6-16 公分,葉紙質,花瓣 5 枚,有時 7 枚;為少數木本全材藥用植物,樹皮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樹根可供製瀉藥用以殺蟲,樹枝和樹葉含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可提取入藥。近緣植物為桂葉黃梅(O. kirkii),別名亦稱金蓮木,原產熱帶非洲,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最多,現亞洲熱帶至亞熱帶常見栽培;台灣於西元 1977 年自非洲引進,園藝景觀零星栽培;外觀與前者相似,惟株高僅 1-3 公尺,胸徑僅 3-6 公分,葉厚革質,花瓣恆為 5 枚,不為 7 枚;因厚革質葉片邊緣有針狀疏鋸齒,齒端有細芒尖,極似桂花葉片,花冠 5 瓣離生,又像大型梅花,故而得名。通常植物授粉後花瓣、雄蕊、花萼多會脫落,僅殘留雌蕊之子房肥大結果,但桂葉黃梅之雄蕊和萼片非但不會脫落,還逐漸轉為鮮紅色並增大,搭配成熟時由綠轉黑的果實,整體造型酷似有紅耳朵、紅鬍鬚、黑鼻子的米老鼠頭部,故業界慣稱米老鼠樹。全株常見花果並存,至為珍雅奇特,適合庭園點綴或大型盆栽;越南民眾視其為避邪植物,是當地鬼月期間常見擺設的居家盆栽。果實鳥類喜食,並因而幫助種子傳播。
繁殖可用播種法,春至夏季為適期。種子發芽適溫攝氏 18-25 度,即採即播發芽率較高;種子不耐久貯,常溫下保存超過 2 個月發芽能力即大幅降低,冷藏又易發霉;播前先浸種 2-3 天,因泡水後種子會脫皮並浮出大量褐黃色的污濁油質,故每天都需更換清水 1 至多次;撈起後濾乾水分,再使用紙巾或報紙包覆搓揉,去除核果外部之黑色種皮;去除種皮後繼續浸種 5-7 天,同樣每天都需更換清水;種植時芽點朝下,播後微覆一層薄土,澆水保持溼度,約經 2-3 週發芽;幼苗經肥培 1-2 年,即可移植庭園栽培。成株開花結果後,種子掉落地面能自行發芽成苗,挖取另植即成新株。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只要排水良好之普通園土均能成長,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更佳。屬中性植物,略偏陰性,全日照、半日照或蔭蔽處均可,日照 50-80% 之向陽至蔭蔽處最理想,日照良好時開花較旺盛。定植時挖穴宜大,並預施有機肥料作基肥,日後生長較迅速。喜多肥,春至夏季生育旺期每月追肥一次,各種有機肥料或三要素均理想,成株多施磷、鉀肥有利開花結果。雖能耐旱,但生長期間應注意水分補給,土壤常保溼潤生育較旺盛,勿放任長期乾旱。莖枝成長緩慢,平時應避免修剪讓其自然發展;早春生長萌發前修剪整枝一次,維持樹型美觀,並促使萌發更多側枝供開花;栽培數年後若植株老化,宜施以強剪或重剪,促使枝葉新生。耐寒性較差,冬季需溫暖避風越冬。栽培地點通風務求良好,悶熱多濕易孳生病蟲害。生性強健,喜高溫濕潤,耐熱、耐旱、耐陰、耐瘠,不耐霜寒,生育適溫攝氏 23-30 度。 |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