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本廟係明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歲次辛丑年十月,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軍、沈崇明參軍、潘庚鍾參軍、姜拏副參軍,倡建茅屋,奉祀開天炎帝、玄天上帝,原位於距今廟址西南一里處,俗稱廟地區,自鄭氏驅荷克台後,漢人陸續渡台定居於此,初時祇有二百餘戶,清康熙廿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歲次乙丑年十一月,台廈巡狩周昌與先人遷建於現址,神威顯赫,香火鼎盛,至乾隆十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歲次丁卯年八月,巡台御史范威其,蒞廟進香,隨即發起增建前殿,原後殿添高三尺,形成前後殿,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嘉慶二十年(西元一八一八年)歲次乙亥年二月,又因年久失修後殿坍塌,時富紳沈懷(沈百萬)倡起重修再增高二尺五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一丈八尺,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歲次辛卯年八月,重新興建復添高三尺,前面開掘一泓半月池漾照黌宮廟池,德符嗚呼休哉。
時住民三百餘戶,至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歲次己未年八月,六姓董事會鑒於廟低窪所裝花鳥人物亦告損壞,乃又議重修更加添高三尺六寸,時住民增至一千多戶,民國四十年(西元一九五一年)歲次辛卯年正月,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為增廟貌觀瞻,特籌鉅資重修屋頂,富麗堂皇,名聞遐邇,民國六十九年(西元一九八○年)歲次庚申年一月一日,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會改組下營上帝廟管理委員會。
本廟自建已逾三百年,住民達三仟七百餘戶,前面高樓矗立,廟貌相對矮小,信徒激增,膜拜者日多深感狹隘,協議改建為現代化三層樓殿以謝神佑。
於民國七十二年(西元一九八三年)歲次癸亥年六月十六日(農曆五月六日)吉時開工.至民國七十八年(西元一九八九年)歲次己巳年八月竣工,總工程會新台幣兩億元。
大殿一樓供奉玄天上帝,二樓供奉尊佛,三樓供奉玉皇上帝,東廂鍾樓供奉開天炎帝 、太陽星君,西廂鼓樓供奉延平郡王、昭明王,隔鄰為香客大樓,新色古香龍柱,石堵,蜘蛛結網,象徵各物栩栩如生,金碧輝煌,巧奪天工,名儒詩聯揮筆增光,令人嘆為觀止。
本廟歷史悠久,玄天上帝神威顯赫,虔誠香客終年絡繹不絕均霑玄天上帝庇佑,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日至初五日為慶祝玄天上帝聖誕,神輿遶境演戲助興,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遞薪火。
玄天上帝的由來:
有關玄天上帝的由來,典籍記載非常多,有一說指玄武為原始化身、太極別體。
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乙真人;至黃帝時,下降為玄天上帝。
相傳淨樂國王與皇后結婚多年而無後嗣,有一日,皇后在夢中吞日,懷胎十四個月後,終於在黃帝紫雲元年(西元前二六六年),亦有人說是隋文帝開皇元年(西元五一八年),三月初三午時,誕生了玄天上帝。
玄武生而神靈,七歲時,已能日夜誦讀經文,三年後,古籍典冊記憶在心,天文地理無所不通。
十五歲時,勤務修行,不願只當一國之君,造福一國之民,並發願要救護天下蒼生,因而放棄王位,進入山洞修煉元真,感動了玉清聖祖紫虛元君,親授無極上道,做為玄帝修行的根基。
紫虛元君復指示玄帝東渡中元國土,尋訪起自乾兌方位的山峰地理,入山修行,才能歸根復位,上為三境輔臣、下作十方大聖。
玄帝領命拜別父母,輾轉來到太和山紫霄峰,隱居修煉。
玄帝在山中修煉,歲月如梭經過四十年。年邁父親思念玄帝,派了五百壯兵前來太和山探尋玄帝,因為山領險要,又遇澗水高漲,寸步難行,雖欲強行橫渡,皆無功而返,一直到第九次,才上山見著玄帝,啟傳王命回過繼承王位。
話說玄帝專心修道,無意還朝,五百壯兵受其感召,眾人心悅誠服,一齊頓悟,決心追隨玄帝左右學道,隱其山中待玄帝功成果滿昇真之後,皆證仙道,即今五百靈官者是也。
玄帝在太和山潛心修道四十二年後,是足五十七歲,終於默會萬真,體得上道,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西元前二六○六年)歲次甲子年九月九日功滿道備昇舉金闕,太和山即今武當山。
玄帝圓道,昇騰九清之後,玉皇上帝敇令其鎮守北方,統攝斗、色、女、虛、危、室、壁等北方七星,頂戴森羅七座,坐鎮北方為上帝,兼管諸天掛甲兵,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坐管千里虛空內,立照十方世界中。訖明太祖時敇封為玄天上帝。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下營區,主神為玄天上帝,為下營地區規模最大的廟宇,民眾俗稱為「大廟」、「下營上帝廟」、「上帝公廟」,是下營庄六姓共治廟宇,三百多年來香火不斷。
歷史沿革:
明代:
永曆15年(1661年)由鄭成功部屬劉國軒將軍、洪旭副將軍、沈崇明參軍、藩庚鍾參軍及姜擎副參軍發起,奉祀玄天上帝、開天炎帝。
原本僅為一茅草建築,位置約在今廟址西南1里處。該地俗稱「廟地區」。
清代:
康熙24年(1685年),台廈道巡狩周昌主導遷建於現址,香火逐漸鼎盛。
清乾隆12年(1747年)8月,台灣監察御史范咸其蒞廟拈香,發起增建前殿及將後殿添高3尺,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授廟額為「北極殿」。
嘉慶20年(1818年)2月,後殿坍塌,當時富紳沈懷(沈百萬)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咸豐9年(1829年)稍作整修。光緒17年(1891年)8月,重新興建,再添高3尺,並於廟前面挖掘一泓泮月池(為現在的武承恩公園)。
日治:
大正8年(1919年)八月,信眾鑒於廟勢低窪、裝飾剪黏亦損壞,又議重修再添高3尺6寸。
歷史上的四次增高廟基皆是因急水溪不斷向南改道沖刷之故。
民國:
民國40年(1951年)正月,重修屋頂。而後信眾感舊廟矮小狹隘,倡改建成現代化三層樓殿以謝神佑,於民國78年(1989年)八月竣工。民國92年於廟後再增建太歲殿。
祭祀圈: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的祭祀圈以今日下營區中心的區域為主。包含下營里、仁里里、後街里、宅內里、營前里、新興里。
信仰圈:
今日除下營六姓祭祀圈之外,信仰範圍涵蓋下營區茅港里、中營里、開化里、西連里、紅厝里、甲中里、大屯裡、大埤里、賀建里和麻豆區北勢寮及六甲區菁寮等地,至今遍及全台各地。
奉祀神祇:
一樓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為主神,駕前護法為康元帥及趙元帥,另有觀音佛祖、中壇元帥、開天炎帝、巡撫昭明王。
龍邊為註生娘娘,虎邊為福德正神。
二樓觀音殿主祀三寶佛、觀音佛祖,駕前護法為韋陀及伽藍,另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八羅漢。
三樓玉皇殿主祀玉皇上帝及三官大帝,另有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
後殿為太歲殿供奉斗姆元君、關聖帝君、文昌帝君,陪祀有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鐘樓神農殿供奉開天炎帝、太陽星君。
鼓樓郡王殿主祀延平郡王及巡撫昭明王。
玄天上帝聖誕:
每年農曆3月3日為玄天上帝聖誕日,從初一日至初五日為慶祝玄天上帝聖誕,至茅港尾堡頭請茅港媽祖(茅港尾堡天后宮)及觀音佛祖(茅港尾堡觀音寺),並神輿遶境、梨園管閣以酬神恩。
後決議從民國78年開始改為每三年一科,玄天上帝神輿及眾六姓角頭遶境,巡視人丁闔庄平安,此傳統維持至今日。
每年農曆3月3日上帝爺公聖誕,吃潤餅並設流水席廣宴親友,是下營地區最重要的祭典活動。
三年一科的繞境儀式為「犁轎」和入廟最具看頭,人稱「下營香」。
相關俗諺:
「三月人是瘋媽祖,下營人是瘋犁轎」
「第一富翁上帝公、第二富翁曾春風、第三富翁崎頭旺、第四富翁文貴王。」
「大上帝雲遊四海溜溜去、二上帝開路先鋒地理師、三上帝降妖服魔流氓王、四上帝才高八斗狀元師、五上帝精通藥理是郎中、六上帝七上帝守角頭。」
管理組織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的管理組織為「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管理委員會」,是下營地區最大的民間團體之一,地方上許多重要決策都和它有關。
由六姓(姜林、陳、曾、沈、洪及什姓)代表推選委員,而委員也受六姓代表所監督,是個由上而下且由下而上的雙向管理機構,使得下營形成一個獨特以「上帝公」為首的六姓共治非血緣社會型態。
估計至少有200年以上歷史的共治社會。
目前發現最早的現存文件資料為清道光22年(1842年)的《番仔橋埤水鬮份書》,當時名稱為「武承恩」公號。
日明治35年(1902年)改「六姓共同事務所」名下土地達160餘甲。日大正12年(1923年)簽有《共業地武承恩契約書》。
民國39年(1950年)改為董事會制,名「下營武承恩六姓財產管理委員會」,土地約百餘甲。
民國69年(1980年)起每姓選管理委員會代表,,土地80餘甲,名稱改「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管理委員會」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