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論開悟~~禪宗的開悟 [複製連結]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4 23:40: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10-24 23:46 編輯

摘錄~論開悟!!~


釋迦牟尼佛出家後,參訪了許多外道,都解決不了問題;
又自己苦修了六年,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以後感到只限於苦行也不行,
入尼連禪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獻給他的乳糜。

吃了以後,精神煥發起來。獨自到伽耶菩提樹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證無上菩提終不起座。
端坐思惟經過了四十餘晝夜見明星而大徹大悟。
有人也許以為端坐四十餘晝夜有點困難吧!其實這是少見多怪。

佛學院傳印法師曾經依止幾年的虛雲老和尚,叢林裏都知道。他在終南山入定十八天。
此後,他在傳戒時,往往一盤腿,就是七八小時不起座。
釋迦牟尼佛一坐四十餘晝夜,在定中則如一彈指頃。
所謂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定中光景。這在近代科學中也已得到理證的。

順便在這裏提一下。佛教的建立,出於釋迦牟尼的一悟,
而這一悟發展為後世佛教的各宗各派是勢所必然的,
各宗各派每提出一個主張來,必定要說是釋迦牟尼說的,作為根據。
而各宗各派卻忽略了向釋迦牟尼學習的一件極為重要的事,
那就是忘掉了釋迦牟尼開悟的大動力──無畏的大懷疑的精神。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後,喜樂,同其患難,有什麼能與不能,
圓滿不圓滿,這才是大功德大圓滿哩!至於有無量煩惱要斷的話,
那我要問你有哪一件煩惱沒有用。貪心是要不得的,但學佛是不是貪呢?



給你名不要,利不要,但還要成佛是不是貪呢?

你的煩惱很多,你又要決心去斷,決心對習氣把它斬斷,這不是嗔?

學佛學到底,一直學,造次必於斯,顛沛必於斯,苦其心志,餓其體膚,這是不是癡?


說謊說不得的嗎?罵人罵不得的嗎?如果罵你一回斷你一分我執,
罵你一回斷你一分習氣,罵你說你就是接引你。
只要用得恰當,一切煩惱都成妙用,何必斷呢?


有的人說修行的人還生氣麼?氣怎麼不能生呢?在關鍵的時刻,往往生一下,
對人對己對國家民族都有好處,為什麼不可生一下氣?
強淩弱,眾暴寡,你不生氣,民族國家受到侵略,你不生氣,你還能叫做人麼?


反如果出發點不乾淨,出於自私自利,什麼善事完全都可以成為壞事。
許多人做好事,希望人家說他好,你說是好,還是壞呢?今天我幫你,
明天我幫助你,後天要你幫助,你不幫助我,我就生氣,你說你這個幫助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所以你這一念在這個地方一轉能過得去,一切煩惱即是菩提。
一切是緣起,你說哪個地方不是緣起;一切性空,哪個地方不是性空?


一切無自性,什麼東西又有自性?你為什麼不悟呢?
佛滅後的什麼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中觀、唯識等很多派別,都不出釋迦牟尼佛的教。
釋迎佛說的教,主要出自菩提樹下的一悟。他說了四十多年的法無非是說他悟的那一件事,
可以見於語言文字者。以後各宗各派的說法,也只是根據他的說法加以發揮而已。


因此,佛教要追求到底,就是菩提樹下那一悟。

悟的是什麼呢?不得已用語言表達,就是涅磐境界。
涅磐見到了,就捨去了生死輪迴的大病。所謂涅槃並不離我們當前了了分明的這個心。
就是當前給你們大家講,你們大家知道聽我講的這個心。


離開這個心,
我們一切無從說起,這個心一念回機,就是妙心。
這個心經過鍛煉或改造,自己認識了自己,那就看到妙了。



我們現在只看到自己的心,但不知道妙,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心不瞭解。
釋迦牟尼佛就是自己認識了自己的心,或者說自己認識了目己。
自己要認識自己是件既困難也不困難的事。
所謂涅磐,指的是妙心的寂滅性,又叫「圓寂」。


什麼叫圓呢?所有一切功德,沒有一件不具備,就是功德圓滿。
什麼叫寂呢?就是所有煩惱全部斷盡,有一分煩惱沒有斷都不算寂,圓寂,就是涅磐,
也就成佛了。成佛只要功德圓滿、煩惱斷盡,除此外還有什麼呢?
現在這個涅磐就是從妙心上講,妙心功德無不具備,妙心無煩惱可言,
我們不認識自己,不能看到妙;不能看到妙,涅磐也就看不到。



這涅磐妙心是修來的嗎?不是,本來如是。就你和我來說,
都有涅磐妙心,但就在你認識不認識的問題。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的,
就是這個妙心。如果本來不具功德,你從哪兒去修又要修到哪一年呢?
常說有「無量功德」,這無量功德你能修得具備了嗎?
有量的功德可以修完,那無量的功德你怎麼修得完呢?



比如說,你們在中國佛學院學四年就可以畢業,這有辦法,
四年完了,就可以拿到畢業證件,就算畢業。
如果說中國佛學院要學無量年,那你還能畢業嗎?

如果說沒有個限定、有無量煩惱要你去斷,你到底要斷到哪一年呢?
無量的煩惱,今天斷一點;明天斷一點,後天斷一點,你能斷得完嗎?
有限可以斷,無量如何斷呢?這麼點很重要。大家要記住,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的就是個涅粘妙心。


道不在遠,當中即是。有的人感到疑惑,我功德不圓滿,
煩惱多得很,恐怕不行吧?但這正是未悟的憧憧爾思的光景。
龍樹深深懂得此理,知道正面承當難索解人,所以他寫了一部《中論》,
避開了正面解釋,來個徹底地破,使你沒有立足的地方,
無論聖凡一切事物都給你剝剔得幹乾淨淨、直破得了無一物。



這因為人們的思維活動、都是概念的活動。合概念成判斷,
判斷合起來成推理。而所謂概念就是我們意識裏頭對繁複的東西給以簡單化的產品,
便於我們思想活動的一種概括性的觀念,如「人」是個概念,但絕不是指我們一個人,
時空上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內。所以它只是就共同方面立名,並不能代替真實事物,
在佛教裏有所謂「法印」作為辨別是佛法非佛法的標準,符合它就是佛法,不符合它就不是佛法。


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但概念的本質和作用卻自發性的與之相反,諸行是無常的,概念則具有常一的要求。
要找個不變的屬性來掌握「變」,否則思維活動就無法開始。


諸法是無我的,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體性,總是由各種條件合起來的虛構,
但概念活動則是要把這個事物固定起來,作為概念的本質,以此作為建立各種法則和關係的根據,
涅粘寂靜,這個東西用語言很難說的,它是超語言的,
但概念活動卻要求對任何事物都要用語言把它說清,
任何問題都要用概念形式把它表達出來,所以概念本身的活動就是不自覺的違反三法印的。


實際上概念只是便於思維活動的手段,僅僅暈我們思想活動的外殼,是個符號,
它並不能代替事物的實際性。但是有了它,對事物就易於編排,在思想的交流上,
經驗的貯蓄和記錄上,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研究經驗所不及的地方,
特別在超然的絕對的問題上,概念不經洗煉和限定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


因為概念將以部份見到的來武斷地概括事物的全部。
古今中外不少的學說,大約是鑽進了概念胡同,不知自返。
涅磐本來是個絕對東西,概念說出來的總是相對的。


要用概念來說明釋迦牟尼佛的菩提樹下的一悟,將是異常困難的,
或竟是愈說愈不清楚的。所以龍樹菩薩用破的辦法,把來自概念性的事、義、理都一一破斥。


你看中觀在首頌提出的八不──「不生亦不滅,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
都是人們進行思維活動時的基本範疇,但都是表達相對的東西,
拿來引伸到絕對中就都說不通。破就破這個概念的頑固性,因為它違反了三法印。


至此,我們應當知道,以一般的思維、一般的邏輯,要想瞭解絕對性的涅槃、
超邏輯的東西是很不容易的。你要認識它,必須在概念活動的反面著眼,
必須突破一般的邏輯思維方式,不然是沒有辦法認識的。


你想用概念活動即思維活動的相對想法,去認識涅磐妙心,那是徒勞的。
龍樹在《中論》裏所破的,不是顯示了低級邏輯的窮途。他的無礙的慧辯,
你不放下也得放下,禪宗則進而變為棒喝了。


因此,教上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的是四諦、十二因緣等等,
只是悟後的間接宣說,絕不是開悟時能所雙亡的當體,
釋迦牟尼佛明明自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悟出的法想都不能想,何況說呢?




六祖慧能大師本是嶺南新州一位姓盧的樵夫,本來一字不識,當然談不上有什麼文化。因聽人誦《金剛經》而有省,於是就跑到黃梅去禮五祖大師弘忍。弘忍問他是「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

弘忍大師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犬葛)獠,若為堪作佛?」慧能答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犬葛)獠身與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一聽,知他「極性大利」。

先派慧能去碓房裏邊工作。不久,五祖宣佈要親傳衣缽,令弟子們作偈,各呈見地。大弟子神秀呈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看後,雖覺不大滿意,但仍令貼在牆上,並讓眾僧習誦,以示表揚。

這時被正在碓房舂米的慧能聽到,認為神秀之偈並沒有見性,即隨口占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請人寫在牆壁上。

五祖看後非常驚奇。次日,五祖潛至碓房,見慧能正在舂米,便問道:「米熟也未?」慧能回答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意思是說,我早已見性,只欠印證一下了。五祖聽後也不言語,只用禪杖在舂米臺上敲了三下,便轉身離去了。



慧能對五祖的舉動心領神會,當夜三更,來到了弘忍大師的臥室,五祖即為之說《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言下大悟,乃告五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一段頗具藝術性的傳法過程,在我國稍具佛法常識的人,無不知曉。
最膾炙人口的是前一個偈語,殊不知慧能至此方是大徹大悟。
我們平時所說的自性,無自性,是把二者對立起來的,是屬於我們認識上的低等邏輯的範疇之內的。


而六祖大師上面所說的自性,是屬於超層次的高等邏輯之範疇的。
故此,這裏所說的自性本自清淨,不是與垢相對而言,而是統括了垢的。


「不垢不淨」,本來如是,與先從對冶染汙而後達於清淨、把垢染視為異體而要排除在外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自性本不生滅」,這裏的自性是超越了低層思維中把生滅與不生滅對立起來的庸俗觀點的,


所以龍樹在《中論》中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
所謂「生」從何處生呢?所謂「滅」又滅向何處?
如自性也有實在的生滅,萬法何以能空?萬法以何為體?還成什麼佛呢?


「自性本自具足」,在低層邏輯裏,具足與缺欠是一對範疇,若不具足,定是欠缺。
而在高層邏輯裏,自性本是無欠無缺的,欠缺亦即是具足,既不多一點,更不少一點。


佛與眾生平等無二,欠缺與具足是等價的。
「自性本不動搖」,在低級的邏輯裏,動與靜是一對相對的範疇,非動即靜,「動」只是法體的一面。
而在超思維的邏輯裏,自性是不動搖的(其中包括動與靜)、平等無分別的。


打個淺近的譬喻:如水在圓形的器皿中的是圓形的,在方形的器皿中是方形的。
但不論是圓或方,水的濕性是始終沒有變的。
「自性能生萬法」,生與死是一對範疇,這是低層次邏輯的概念,
而在超邏輯的高層次中,萬法都是從自性中生出來的,萬法即自性,
自性即萬法。萬法自性,無二無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


因此說,六祖開悟,所悟的是「向上一著」,不落於低層次的相對範疇之內。
這就是六祖聽五祖講《金剛經》所徹悟的結果。

所說的自性,是當體全真;不落中邊,而不是中觀所破的自性,更不是所說的無自性,
因其完全超出低層次邏輯的範疇之外。在這裏,清淨與染汙不二,
生滅與不生滅不二,動搖與不動搖不二,生死與涅磐不二,煩惱與菩提不二,自性與非自性不二。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自性本自清淨」,那麼煩惱呢?煩惱即菩提,
這就是所謂「不二法門」。在禪宗來講,煩惱如真的有,那就斷不完;
也可以說無煩惱可斷。比如說:愛名、聞、利、養是貪法,就應當斷。


但是請問:愛佛、愛法是不是貪呢?
前者所愛的與後者所愛的那一念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所以說,只要一念清淨,即轉煩惱為菩提,一切染法儘是功德。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斷煩惱是一種方便說法。事實上,化煩惱為菩提,只須要轉一下;
煩惱當下就是菩提。


大家也許知道「南泉斬貓」的公案:
一日,南泉和尚看到東西兩堂僧人爭搶一頭貓,南泉和尚搶步上前,
一把把貓抓到手裏,說:請下一轉語,道得的便領去,
道不得即斬卻!結果兩堂都說不上來,南泉和尚便將貓斬。
你說南泉犯了殺戒了嗎?這豈是依著庸俗的見解說得明白的?


依著幾許教條名相分疏得清的?!
只有把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悟的與六祖所悟的一串穿卻,
才能在樹凋葉落時,體露金風,擺脫牢籠,得大自在,明白自性的起地落處。



我們試再舉一個公案作為說明。百丈給馬祖當侍者。
一日,馬祖將要升座說法,講臺上鋪著一個講席。
百丈走上前把講席捲去,等馬祖來一看,講席被捲去,便下座來至百丈跟前問道:
「你為何捲卻講席?」百丈說:「和尚!你昨天把我的鼻子擰得太痛了。」

(此中因緣前講已說)馬祖不但沒有怪他,反而點了點頭說:
「你對昨天的事很懂。」次日,百丈又去參馬祖,馬祖沒有理他,只目視床角拂子,
百丈便心領神會地問道:「即此用?離此用?」


就是說,即這個用呢?離開這個用呢?這是從本份上來說話的。
如果教條式地對答,非唯辜負百丈,亦且自救不了。
「路途劍呈劍」,馬祖是作家,他既不答他「即此」,也不答他「離此」,
而於萬仞崖頭推他一掌,要看他的解數,

問道:「你向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以一般的思想活動來看,似乎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而對百丈來說,卻恰如以磁吸鐵,透人心靈深處,一面討價,一面還價。
百丈更不之乎者也,上前取拂,高高舉起看著馬祖而一語未發。
試向這裏說心說性說道理得麼?馬祖有撥趙幟易漢幟手段,還問道:「即此用?離此用?」


──又請問,講經說教的到此又如何支遣?但百丈解話,並輕輕地又把拂子放在了原地。
──真是兩境交光,如印印空,有誰辨得他落處。
莫道「行到水窮處」,須會「坐看雲起時」。
馬祖振威一喝,直震得百丈三日耳聾。這就是有名的「百丈再參馬祖因緣」。


後來,黃檗禪師去參百丈,聽舉此段公案,到「三日耳聾」處,不由自主地吐出舌頭。
百丈便問他何故如此?黃檗禪師說我從這裏得見馬祖的大機大用。
百丈向黃檗說:難道你想嗣馬祖嗎?
黃檗說:不然。我若承嗣馬祖,以後喪我兒孫!
百丈說答得好:見齊於師,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子甚有超師之見。


你看他們答在問處,問在答處,卻各各有出身之路──入林不動竹,入水不沾泥。
這豈是尋章摘句鑽故紙堆的人所能夢見?
豈是一般思維方式所能楷定?禪宗就是這樣地提倡人們去大膽地懷疑。
不要固步自封,更不要囿於前人的見解,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直接領會,
自證、自悟到大休大歇處。因此佛說:「我並沒有實法與人」,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只是幫助、激發人們以自己的力量徹見自己的面目,
契證此法的真實相而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9-20 13:4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