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菩薩道的實踐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8 01:08: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菩薩道的實踐

  吾人學佛修行,若依二乘聲聞、緣覺,只求自覺自利,非是究竟圓滿法門;唯有發心立願,廣修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道,才能自度度人,圓滿佛果。
  
  第一課,我們從菩薩道的起點,略說發菩提心因緣,釐清發心的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後,進入第二課菩薩道的實踐。所謂實踐菩薩道,《維摩經》說:「直心是菩薩法,深心是菩薩法,發心是菩薩法,降魔是菩薩法。」雖然菩薩有無量法門,而歸納之則有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等,是一切菩薩發菩提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應實踐的法門。
  
  一、四弘誓願
  
  所謂大乘四弘誓願,即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起的深誓弘願。
  
  1.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2.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3.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無量法門誓願學。
  
  4.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因為修習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就要以四弘誓願來弘揚四聖諦的真義。
  
  二、四無量心
  
  所謂四無量心,一是慈無量心,二是悲無量心,三是喜無量心,四是捨無量心。此四種無量心的實踐,能降伏我們內心的貪、瞋、癡、慢等煩惱,體證菩薩無量無邊的境界。
  
  1.慈無量心:就是給人信心。
  
  2.悲無量心:就是給人希望。
  
  3.喜無量心:就是給人歡喜。
  
  4.捨無量心:就是給人方便。
  
  菩薩覺知生死熾然,煩惱逼迫,仍本著「拔苦予樂」的本懷,視一切眾生長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薩不只是自己解脫,也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在《陀羅尼雜集》說,菩薩有四種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橋船、心如虛空,能長養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別,能啟發一切歡喜,能成就一切因緣。
  
  三、四攝法門
  
  所謂四攝法門,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視眾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轉迷成悟。《法華經》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者是。
  
  1.布施攝:是乃結緣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合乎正道律法,即給予滿足。所謂財施、法施、無畏施是也。以慈悲柔軟之心,令親近者皆大歡喜,併發起道心。
  
  2.愛語攝:是乃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語,令得歡喜;以慈悲讚歎語,令得信心;以增進善法語,令得清淨;以聖賢饒益語,令得無畏而依附菩薩,接受道法。
  
  3.利行攝:是乃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說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語、意三業之正行、正語、正念,以利益眾生,勸發菩提道心。
  
  4.同事攝:是乃隨順行。如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願力示現無量身形入諸六道,令眾生在黑暗裏見到光明,在無助中得到幫助,在徬徨時得到依靠,在苦難時得到救濟。
  
  四、六波羅蜜
  
  所謂六波羅蜜,略稱「六度」,「度」謂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樂,度此到彼,乃菩薩欲成就佛道所實踐的六種德目。
  
  布施度:是乃無相布施的無慳心。必須要能財施、法施、無畏施等與三輪體空相應,才是菩薩的布施。
  
  1.持戒度:是乃尊重有情的無犯心。必須攝律儀、攝善法及饒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薩持戒。2.忍辱度:是乃難行能行的平等心。為一切道法而修習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觀察法忍的忍3.辱法門,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滿。
  
  4.精進度:是乃斷惡修善的勇猛心。菩薩不畏諸苦,在修學道上能勇猛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不生疲厭地常於人間教化剛強眾生,精勤不息。
  
  5.禪定度:是乃淨穢一如的正念心。菩薩以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的禪定功夫,自他安穩。
  
  般若度:是乃空有無礙的智慧心。菩薩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隨其所應,令眾生發起善念,不墮煩惱,是菩薩的無量妙用。
  
  經云:「初發心如朝露。」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在前進菩薩道的過程中,如何堅固道心,不退菩薩誓願?「四弘誓願」是自我策勵的德目,「四無量心」是皆大歡喜的妙法,「四攝法門」是福慧莊嚴的瓔珞,「六波羅蜜」是普渡眾生的慈航。
  
  菩薩道的實踐,除了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門、六波羅蜜等,還有《金剛經》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般若觀;《楞嚴經》的「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的慈悲觀。菩薩在日常生活裏,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心不著五欲塵垢,安住於正念,以水月為道場而作空華佛事。所謂:「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才是菩薩「自度度人,自覺覺他」的偉大功行。

來源:菩薩行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12 11:0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