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香港大學研究ATOM技術測癌症更早更準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23 15:37: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香港大學研究ATOM技術測癌症更早更準



癌症可怕之處,在於往往難以及時發現。

有見及此,香港大學工程學院 為首的跨學科研究項目,透過結合光纖光學和激光技術,
研製高速、準確及有效率的細胞光學顯微成像技術 “ATOM”
捕足細胞圖像,速度較現有系統快1萬倍,且圖像十分清晰,
連數十億個血液細胞中有1個癌細胞亦能辨識出來。

這技術有助醫學界於癌症初現、人體只有極小量癌細胞時即可作出診斷。

領導ATOM (非對稱探測時域展寬光學顯微成像術) 研究的
港大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謝堅文表示,
日常生活中捕捉快速移動的影像,速度和清晰度兩者不可兼得,
只能二擇其一,在醫學領域裡也面對同樣問題,
“尤其是細胞發出來的光很微弱,所以需要更強曝光”。

有見及此,研究團隊善用每秒閃光頻率高達1000萬的脈衝激光
(Pulsed laser)捕捉影像,並透過光柵(Diffraction grating)把白光“ 打散”
成紅到紫的色譜,再用不同光顏色記認影像位置,然後把這些“已編碼閃光”
透過逾10公里長光纖傳遞至處理器。

不同顏色的光速度不一,故“已編碼閃光”在跑10公里馬拉鬆的時候會分出先後,
再結合紋影成像(Schileren photography)技術,即可快速、清楚地拍攝透明細胞,
以及看到內部結構。當專家用處理器讀取細胞光吸收度及折射率時,即可判斷細胞類別,
用作診斷疾病指標。


現時一般COMS相機成像速度僅每秒2.3萬張,只能捕捉每秒2米流速的影像。

ATOM則能掌握每秒10米流速,速度與“百米飛人”相若,每秒可捕捉
10萬個細胞圖像,系統成本亦只是六七十萬元,
較市面上逾百萬元的儀器便宜。

參與研究的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首席教授陳志㗖表示,現時檢視
癌細胞要靠熒光劑,有一定限制,但ATOM則有助醫療人員快速檢視
大量細胞,並更準確及更高效地識別流動血液中的早期癌細胞。

他又表示,該技術可用來檢視癌症病人康復情況,更準確地了解體內
殘餘癌細胞數量,以製定適當治療方案。

不過,謝堅文表示,有關研究仍在初步階段,要到真正使用於醫學界,
可能還要等待數年,“我們只是研製了這台儀器,未來會研究高效能運
算處理器,以處理圖像數據” 。

U514P4T8D5868566F107DT20140221153334.jpg (44.14 KB, 下載次數: 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8 07: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