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史] 鮑尼法斯八世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7-25 00:23: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鮑尼法斯八世

教宗“鮑尼法斯八世”上任以後,在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西元1292年,教宗尼古老四世去逝之後,有十位元樞機集合商討選舉新教宗的事。教會內外,以及羅馬的兩大家族,奧西尼和高勞那,相互爭取自己的人選,爭執長達兩年,教宗的職位也就只好虛懸兩年。最後選出的,竟是那位隱居在那不勒斯山上的本篤會老修士,取名為塞勒斯汀五世。新任的塞勒斯汀教宗,雖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但是他對教會和俗世之間的關係、以及處理這些事務技巧,則是一無所知,只不過是傀儡而已,而實際在控制教會的是樞機本篤。教宗塞肋斯汀五世,在各方面的壓力下,自認為無法勝任而辭去教宗的職務。之後再選出樞機本篤,取名為鮑尼法斯八世。新上任的教宗,雖然也有著像過去歷史上的著名教宗依諾森三世,但是,卻缺乏像依諾森三世那樣的才華和德性。鮑尼法斯八世是一個傲慢、暴燥,而且又具有極端的虛榮和野心的老人。我們雖然無法完全相信,他的政敵們加給他的許多罪名,但是他的道德生活有著令人非議的瑕疵,因為他利用職權來增加個人的勢力和親戚們的財富,更加引起政敵們的嫉妒。西元1280年,他曾用教廷的公款去資助他的侄子,謀得一座城堡,引起了高勞那家族的反對,因為高勞那家族的人,也是有意想要取得那座城堡。當高勞那半途搶劫教宗載運購買那座城堡的金錢後,教宗鮑尼法斯八世立刻宣佈,以十字軍來報復高勞那家族。這一家族的人,有的遭到充軍、有的被監禁;他們的財產被充公後,分配給了教宗自已的親屬。就在這種內部分裂不得民心的情況下,教宗鮑尼法斯發動了,中古時期最後一次的政教衝突。

因為英、法兩國的百年戰爭、基督徒的互相殘殺。教宗鮑尼法斯想要用經濟制裁的手段來逼使兩方和好,所以,在1296年2月頒佈了一道敕令,禁止教會人士向國王捐獻。這一道敕令,雖然是對整個教會寫的,而它真正的目的,則是針對英、法兩國的教會。英、法兩國的反應是很敏銳的,英王愛德華一世也立刻反擊發表聲明:“凡是拒絕向英王捐獻的人,就不能受到英國法律的保護。”這麼一來,等於是在鼓勵人民反對教士,或是去侵佔教會的財產。法王菲力普四世也做出反擊:“禁止國內的金子、銀子出口”。使得羅馬教廷在法國的錢財全部凍結;同時還發動巴黎大學的教授們,從事攻擊教會的宣傳戰。一年以後,教宗鮑尼法斯八世因為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英、法兩國的教士們所提出的要求,不得已,只好收回了他一年前所發佈的禁令。

但是,教廷和英、法兩國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西元1300年,教宗鮑尼法斯八世宣佈這一年為“聖年”。這名詞是從舊約上的“聖年”或“大赦年”而來的。“聖年”在宗教上的意義是這樣的,在教會的權力範圍內,任何形式的債務都應暫時停止,教友們也可以得到一個赦罪和罪罰的特殊機會。早在西元第四和第五世紀時,就有所謂“補贖的誓願”。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補贖方法,也有人稱之為“補贖的生活”。做補贖的人,要宣誓終身履行所規定的善工,就能立刻得到罪過的寬赦。補贖誓願和修道院內修士們所宣發的聖願很相似,和領洗聖願也相似,神學家們認為能赦免一切的罪和罪罰,這樣的概念就一直延用下來,十字軍的宣誓也和補贖誓願大同小異。“聖年”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中古時代教會的“補贖法規”中的種種德罰,和保留不赦的罪,已經極端的複雜,所以呢,借著“聖年”而來的簡化,實在是一項大思典。西元1300年的“聖年”,獲得了熱烈的迴響,歐亞各地的教友,都紛紛前往羅馬朝聖,敬拜宗徒們的陵墓,領受“聖年”的恩寵,羅馬頓時又成了基督信徒的中心,給羅馬帶來了成千累萬的朝聖者,也給羅馬教廷增加了龐大而可觀的金錢收入。教宗鮑尼法斯八世有感於來自基督教世界各地教徒們的熱烈擁戴,他又一次的掀起和法王菲力普四世”的鬥爭。這次鬥爭的原因是,菲力普逮捕了一位主教,他是教宗駐法國的代表,菲力普控告宗座代表有叛國的罪名,並且被宣判要處以死刑。教宗鮑尼法斯立刻提出強烈的抗議,給菲力普下了一道取名為“我兒,請聽!”的敕令,召菲力普到設在羅馬的宗座法庭,並且聲明世俗政權沒有權力審判教會人士,菲力普竟然偽造了一份,完全不同而口吻更為強烈的敕令,並且把這份偽造敕令公佈給全法國的百姓,雖然他沒有直接派遣使者回覆教宗,但是,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也就是引起了整個法國錯誤的印象,認為他們的國王受到教宗的悔辱,轉而同情自己的國王來反對教宗。於是教宗鮑尼法斯八世就在西元1302年,發表了《唯一至聖》的詔書,在詔書中解釋“精神之劍”和“現世之劍”的意義,前者由教會所擁有,後者是為了教會所擁有的權力而服務,詔書中的高潮是這句:“吾人宣佈並定斷,任何人要得到救贖,必須服從效忠于羅馬教宗。”當然這句話,包含了教會傳統的教訓,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一切的教友,甚至,王公貴族都包含在內,都應該服從效忠于羅馬教宗。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教宗以如此史無前例的尖銳的口吻,宣佈這項《唯一至聖》的詔書,會使人十分敏感認為,教宗是想得到直接統治法蘭西的權力。菲力普於是就利用教宗的這項不合時宜的詔書,把它當作是對自己和法蘭西的一種不合理的攻擊,他決定召開全國三級會議,以獲得全國百姓的支持,達到罷免教宗的目的。為了使情勢更加的嚴重化,並為自己造勢,他命人在巴黎的國會中,宣佈了一份相當誇誕的教宗罪行,雖然許多法國人都不相信,但是我們已經看出來教宗處處結仇,使得混亂的局勢變得更為嚴重。各位還記得西元1280年,教宗為了報復高勞那家族,搶奪他公款私用的教會財產,而發動十字軍攻擊高勞那家族,將這家族的財產沒收充公,分配給教宗自己的甥侄輩,高勞那家族中除了被充軍的以外,有的逃到法國,和菲力普的勢力合作反對教宗。菲力普又計畫一次武力攻擊,派大臣基容到義大利,此時教宗居住在亞那尼,正在準備撰寫要開除菲力普的教籍和罷免菲力普的詔書。不料,在1303年,基容和高勞那家族聯合出兵包圍了亞那尼,使教宗的計畫停頓,七十歲的教宗,手裡拿著他的權杖,衣冠整齊的坐在教宗的寶座上,指著自己的腦袋對這群不速之客說:“這是我的頸子,這是我的頭顱”,基容不知如何處理這種場面,身邊的助手又不夠,這場武裝攻擊也就草草的結束了,而亞那尼的居民起來驅逐基容和高勞那家族的六百個士兵,釋放教宗,還選派了四百個羅馬騎士,光榮的將教宗接回羅馬,教宗受這場意外的驚嚇和打擊,一個月以後就溘然長逝了。

後代的史學家認為,亞那尼之圍,無疑的是一種罪行,一樁褻瀆的行為,事前事後雖都有著更大的暴行,但是,亞那尼之圍,可以列為歷史上具有象徵性的事件之一。因為在亞那尼受挫的,不只是教宗的政治力量,或則是那從來沒有存在過的軍事力量,而是他道德地位。從這類罪行的產生和事後的縱容不加追究看來,只不過把宗教當作一種活動。在政治的利害關係中,他們處理宗教事務,如同處理其他的事務一樣,因此,“亞那尼事件”被史學家認為是教會歷史上,象徵中古時期的結束。

來源:天主教在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7 14:03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