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宗教史] 不列顛群島的血案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7-29 11:14: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不列顛群島的血案

前面已經介紹了路德教派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改教運動,以及喀爾文教派在瑞士、法國、荷蘭、比利時的改教運動,今天要介紹一下新教在大不列顛群島上傳播的情形。大不列顛島上北方的蘇格蘭,在西元十六世紀的時候,尚未與英格蘭合併,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在蘇格蘭建立新教的老祖宗是諾克司,他是一位大膽、豪強,而且言詞動人的人,他加入新教以後,曾經因為參加暗殺蘇格蘭首席主教的陰謀,被逮捕囚禁在法國,獲釋之後他去了日內瓦,在喀爾文身邊待了五年,負責把聖經翻譯成蘇格蘭的方言文學,同時不斷地寫信給蘇格蘭的同胞,慫恿他們反抗羅馬教宗。他回到蘇格蘭以後,更大力推動反抗活動,而且也獲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諾克司和喀爾文一樣,具有法律和組織的天才,他按照喀爾文的原則,建立了一個有組織的教會,牧師由教徒選舉產生,行政管理是由牧師和長老所組成的議會來執行,這也是長老教會名稱的由來。這種組織方式,也被其他的新教教派所採用。下面介紹的就是英格蘭改教的經過。英國改教的性質相當特殊,路德和喀爾文的改教,是出於宗教動機,各地領袖是事後才加入新教的,這些俗世的君主對新教教派的攻擊或是袒護,都是依照政治的利益而決定。

至於英國呢?英王亨利八世對新教的觀念,原本沒有絲毫傾向,他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欲而迫使國家走上改教的途徑。亨利八世在1509年十八歲時即位為英王,他生得很英俊,又善於鍛煉身體,受過良好的教育,不久以後便博得了國民愛戴。至少在外表上,他對宗教表現得很虔誠,當路德教派開始傳入英國時,他為了表示反對,曾經親自撰寫了一本護衛七件聖事的書,教宗頒給他“信德保障”的徽號加以獎勵,一點都看不出他有與羅馬教廷決裂的形跡。

導致英王亨利八世和羅馬教廷決裂的,是一件私生活上的事。與他的婚姻生活有關,而與教理沒有關係。亨利八世的皇后凱薩琳,原本是西班牙國王腓迪南和伊撒伯拉的女兒,也是查理五世母親若納最小的妹妹亞拉岡的公主。婚姻初期,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生活愉快,但是亨利八世逐漸不忠實,盲目地愛上了一位宮女安娜保琳,並且堅持要和這位情婦結婚,還要立這位宮女為皇后,為了達到目的,先得解除第一次的婚約,亨利八世以極大的詭辯,要求教會當局批准他和皇后十八年來的婚姻無效,因而得以解除第一次婚約。當時教宗克勒孟七世經過細心檢討之後,明知第一次婚約絕對有效,連教宗也無權解除,但是又遲遲不做明快的判決,因為教宗深恐開罪這位有權有勢的國王,將導致教會分裂,但是又礙于良心,不能破壞婚約的神聖性,因此不可輕言解除。教宗認為,亨利八世只是一時的感情衝動,若能拖延一下,問題就會自然解決。但是亨利八世已經迫不及待,乾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就讓他自己任命的坎特伯裡總主教克藍麥對外宣佈亨利八世和皇后凱薩琳的婚姻無效。在這之前,亨利早已先行封安娜保琳為皇后,而且也先行為安娜保琳舉行隆重的加冕典禮,冊封她為皇后了。

教宗克勒孟七世眼見耽延無益,也就在1533年宣佈只要在皇后凱薩琳生存期間,亨利八世和宮女安娜保琳的婚姻也就無效,同時認為亨利八世的惡表昭著、不容忽視,就將亨利八世開除了教籍。亨利八世惱羞成怒,迫使英國國會在一五三四年通過了英國歷史上有名的最高權力法案,聲明英國的國王才是英國教會的元首,正式宣佈和羅馬教會脫離關係,以王家最高權威來代替教宗。隨後,亨利八世又把各隱修院的財產沒收,並且將其中的一部分贈送給英國的貴族,他這一步棋真是高明,於是分得財產的貴族便俯首貼耳地對他表示服從。

當時的英國也和歐洲大陸一樣,教友的信德很深厚,神職人員的道德水準大致都不高,這樣一來,主教和神職界也和政府官吏一樣,面臨著重大的考驗,不服從國王就是叛逆,大部分都屈服在英王亨利八世的權勢之下,但是也有許多忠貞的神父,尤其是修會會士,英勇抵抗,甚至殉道致命而死。他們為了反抗,拒絕承認英國國王在宗教上具有最高權力,因而被捕、審訊、判處極刑,有被吊死的,也有被剖腹而死的。在這些殉教者中,有兩位著名人物,也是英國當代最最顯赫的人物,一位是費舍爾主教,另外一位就是教友多瑪斯•摩爾。

費舍爾是羅吉斯脫的主教,他曾經在事件發生後,挺身而出,以大無畏的精神,替凱薩琳皇后辯護,因而在1535年遭到逮捕,當時的教宗保祿三世在費舍爾主教被逮捕以後,擢升費舍爾為樞機,因而大大觸怒了亨利八世,他揚言“一定要在費舍爾祝聖接受紅帽子以前,立刻就叫他人頭落地。”費舍爾在被送上斷頭臺時,高聲誦念天主教的信德誓言,然後跪在斷頭臺下詠唱著“讚頌感謝天主”和“我曾仰望上主”的聖詠,然後從容走上斷頭臺,被斬首殉道而死。十五天以後,多瑪斯•摩爾也被斬首處死。

多瑪斯•摩爾是歐洲文明史上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他和人文主義者之父依拉斯莫斯之間,有很深厚的友誼,伊拉斯莫斯就是那本著名的《理想國》,又名《烏托邦》的作者。摩爾生平顯赫,曾經是英國大法官,擔任過國會發言人及其他政府重要職務。亨利八世任命摩爾為首相,相當地重視他,而摩爾也一直希望亨利八世能夠重新返回正途。當事實證明,這種希望不可能的時候,他毫不遲疑地辭職掛冠而去,表示對英王的抗議。他原以為退隱之後,可靜心讀書著作以終天年,但是他拒絕宣誓承認最高權力法案,亨利八世大為憤怒,決不甘心甘休。於是將多瑪斯•摩爾捉來關在監獄裡判了死罪,家產也全數沒收,甚至他母親被迫變賣衣服度日,他女兒的哭求,都沒有動搖過他的心志。1535年7月6號,多瑪斯•摩爾被押往刑場,在斷頭臺上斬首而死。

1886年,教宗良十三世將他和另外五十二位英國籍的殉道者一同列入真福品,一九三五年,多瑪斯•摩爾和費舍爾主教殉道的四百周年,教宗碧嶽十一世將他們列入聖品,成為普世教會敬禮的對象。出人意料的是,1536年兩位殉道者被斬的第二年,這一切災禍的女主角安娜保琳竟也失去亨利八世的寵愛走上了斷頭臺。亨利八世前後娶過六個女子,除了安娜保琳之外,還有另外一位也是被殺身亡。

亨利八世終其一生信奉的是天主教教義,而且在晚年處決過不少新教教徒,但是他始終讓醜位路德教派的克藍麥擔任坎特伯裡大主教,並且支持新教所翻譯的英格蘭方言聖經,而以新教徒批評亨利八世過份地天主教,而天主教徒則又批評亨利八世過份地新教化。到亨利生命的晚年,他為自己的兒子愛德華六世所指派的攝政委員會中,絕大多數都是新教份子,當然也就為新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愛德華六世在位的七年中,逐步更換教義和禮儀規則,而將天主教教義和禮儀的大部份作廢。愛德華六世駕崩之後,由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皇后所生的長女瑪利一世繼承王位,瑪利一世受的是天主教教育,當她和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兒子腓力二世結婚以後,就決心在英國恢復天主教,召叫被亨利八世所放逐的所有主教回國,外來的新教牧師全被驅逐,她運用她的影響力,選出一個傾向天主教的議會。瑪利一世透過議會立法,一方面恢復了羅馬教廷在英國的優勢地位,一方面也將天主教的教義和禮儀重新恢復。又把兩百八十多位左右的新教徒,不分情節輕重,全部投在火裡燒死。這種暴虐的行為促使她的聲望下降,因而被稱為“血腥的瑪利”。英國人固然對她不滿,而對於她的下嫁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則更痛恨。當腓力二世返回西班牙後,瑪利一世在登位的第六年之後,抑鬱而死,由亨利八世和安娜保琳所生的女兒伊利沙白一世繼承王位。英國國教就在她統治期間,獲得了決定性勝利。

伊利沙白一世受過嚴格的訓練,很愛藝術和文學,也從亨利八世那兒繼承了一份政治天賦,但是對道德和宗教的情緒就相當缺乏,她不但奢糜放肆而且還很殘酷暴虐,宗教為她而言,只不過是政治的機緣而已。她深深痛恨羅馬教宗的神權,在她的姐姐瑪利一世統治英國期間,她經歷了不少的嚴重危機,但是她卻深自韜晦,宣佈信仰天主教,登上王位以後,因為新教徒承認她母親的婚姻和她的繼承權,因而被逼傾向新教,她喜歡天主教禮儀的莊嚴排場和它那堅強的組織,但是卻把患于天主教的主教神父革職,而改由新教徒來代替。一五六三年,伊利沙白一世促使議會通過三十九款,做為英國國教的信條,不信奉國教,不接受三十九條信條的新教教徒,也和天主教一樣遭受到各種磨難。她在英國國教掩護下,使用了強力,把英格蘭變成一個新教國家。

1570年,教宗碧嶽五世將依利沙白一世開除教籍,狂怒的女王便對天主教制定了殘酷的法律,主日天不去參加英國國教派敬禮的天主教徒,必須繳納很重的罰金,許多教友不久便破產了。一切天主教的舉動都以叛國罪論處,不但做彌撒的神長,連望彌撒和接待神長的人一旦被捕都判死刑。僅管如此,仍然有許多青年到國外修道院去攻讀神學,晉升神父以後,再秘密回到英國,冒著生命危險去巡視教友,鼓勵教友。在依利沙白一世統治期間,曾有一百二十四位神父、六十一位教友為信仰犧牲生命,十六位主教被罷黜。

1603年,依利沙白去世,由蘇格蘭的詹姆士入主英國,使蘇格蘭和英格蘭在新教王朝下合而為一。當天主教在英格蘭逐漸被窒息時,愛爾蘭雖然隸屬於英國,卻效忠羅馬教廷。亨利八世和依利沙白一世時,都曾經想要以武力強迫愛爾蘭人改教,但是愛爾蘭的神長和教友,對祖傳的信仰忠貞不渝,一致堅決反對。因此遭到長期蹂躪,教友的土地被剝奪,然後被贈送給英國國教派的教教徒,他們不但喪失財產,就連公民的權利也被剝奪。這種違反正義的高壓政策一直延續到十八世紀的末葉,但是始終不能使頑強抵抗的愛爾蘭人屈服。愛爾蘭人堅強地保持了他們的信仰,這對以後英國天主教的復興,以及美國天主教的建立,有很重要的貢獻。

來源:天主教在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0 03:4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