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龍潭的傳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3C商品達人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8-26 09:59: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上饒市信江北岸有龍潭,還有龍潭塔,相傳早時這裡並沒有深潭。那麼,龍潭如何形成,倒有傳說佐證。

 古時候,中國是個很落後的農業國,如遇乾旱,百姓們一定要大張旗鼓地求雨,形成了我國獨有的農業文化。話說靈山北面的鄭家坊,江村一帶每遇乾旱必到靈山樟澗村山中的龍潭求雨,而且是有求必應,十分靈驗。有一年,老天爺數月不雨,方園數百里乾旱,土地龜裂,河壙乾枯,給人類生存造成極大威脅。當時信州姓李的知府為救民於水火,親自頭頂炎日,率領百姓數千人步行前往靈山樟澗龍潭求雨。

 且說靈山北面的樟澗山中,群巒疊嶂,犬牙交錯,九曲十八彎,路延數裡,便有一天然龍潭,二十多米高的瀑布終年不斷,即使一年不下雨,瀑布依然飛流直下沖入龍潭。(現在去看,瀑布仍在飛流)。這一天,李知府帶領求雨隊伍連綿數裡,真個是香煙繚繞,旌旗蔽日;道禮喧嘩,火銃震天。逶迤來到樟澗龍潭,設三牲祭拜。李知府跪拜說告曰:“天何言哉,黎民待哺,萬物生靈,十方厚土,叩首以求,神龍顯佑,上蒼垂憐,賜布甘露……”祝畢,在鞭炮,禮樂,號角,火銃聲中,李知府親自將三牲祭品倒入潭中,不一刻,只見潭水翻浪,躍出一條大碗粗細的大蛇,百姓刷地一聲,跪在地下,齊聲求道:蒼龍顯身,庇佑百姓,若得豐收,進廟供靈……。

 因為求雨時要用四人抬轎,轎內置一小口壇罐,必須求得真龍入罐,遍遊乾旱之地,謂之:“龍神視旱”可是這麼大的龍蛇進不了罐口,李知府見了求道變小些吧,說來也怪,那大蛇果然變小,直朝轎內的罐子而進,只留一截尾巴在外,李知府用銅鑼托起蛇尾,讓蛇全部進入罐中,不覺手一空,銅鑼落入潭中。這時雷聲滾滾,狂風大作,傾盆大雨,直瀉而來,直下得天昏地暗。那些求雨者歡聲雀躍,一個個如落湯雞一般。當李知府一人回到信州時,竟發現那面落潭的銅鑼從信江冒了出來。原來此處與靈山的龍潭相通,於是把從靈山龍潭迎來的蛇放入銅鑼飄起的信江。蛇入信江,蛇尾一卷,此處便形成了一個深潭,人們便把此處稱為“龍潭”了。



轉載自 江西文明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活著,就要善待自己。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8 21: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