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5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3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蝸牛 哈古

蝸牛
哈古
雕塑
樟木
50×40×49cm
1990
藝 術 家 小 傳
為卑南族第六十九代頭目。一九六二年畢業於台東農工,自一九八五起始鑽研雕刻,一九九一年於台北雄獅畫廊舉辦個展。哈古自小即喜歡勞作、美術,但因環境使然,只能在戰裡和著泥巴和水做雕塑,而學校教育也沒能幫助哈古發展他對美術的喜好。直到一九八五間自報紙上得知,政府為保存原住民文化、藝術,鼓勵原住民從事藝術品創作時,又重燃起他對美術的興趣,開始想做雕刻;有一次適逢台東地方美展,他刻了三件作品送去參展,先是被拒,但終被一位記者楊先生接受而請入門。自此,哈古走進了雕刻世界。哈古未曾受學院的薰陶與訓練,但作品卻展現了厚實的寫實功力,給人質樸、簡單、生動有力的深刻印象。材質方面,他選用了樟木、櫸木或鳥心石。題材方面喜歡從真實的生活入手,作品幾乎都是立體,且具有相當的現代雕刻風格,相對於原始雕刻藝術多作平面或側面的浮雕或圖案雕刻,帶給人一種相當真實的美感展現。哈古表示,做立體,一方面比較能傳達生活中栩栩如生的真實和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自己喜歡挑戰性,覺得立體雕刻難度高;而適當地將傳統文化的質素融進現代生活,則是哈古的自我要求。其大都以人物為題材,舉凡神話要傳說、童年經驗、生活裡的人和事。哈古從事木雕是為了將他們族人的日常生活忠實,記錄並傳承下來,他認為這是由於身為頭目的使命感。哈古說;「我們沒有文字,所以用雕刻做作品來代表,光說理論是沒用的,我們要懂得保存生活樣貌,才能告訴下一代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什麼。」哈古想要藉著人們欣賞他的木雕的同時,也讓人記取作品背後的真實內涵。我們可以說他是一位靜靜地用雕刻刀說故事的能手,也是一名素人美術家。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