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4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05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71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常按摩兩個部位 等於吃補藥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根據報導,成年人平均一天滑手機的時間高達十個 小時,長時間釘著小螢幕,不僅眼睛痠澀、頭頸肩背也痠痛不已。中醫師徐仁德表示,經常按摩足三里、三陰交兩個穴位,只要方法、手勁對了,功效是可媲美服用藥物的,還有保健作用。
1.足三里:胃腑疾病者保健的要穴。位置是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處,因能治療腹腔 上中下部的不適而得名。按摩此處還有補氣的效果,有類似山藥、紅棗等食材的 功效;還有暖胃通腸功效,與山楂、黃耆等中藥相同。
2.三陰交:位於腳踝內上量四指處、因為是腎、脾與肝臟三陰經交會處而得名。 中醫常說「腎藏精、脾統血、肝藏血,經血相生」,常常按摩此處有健脾、補血 的作用,與阿膠、當歸等藥物有相似功效,能夠活血化瘀。
徐仁德醫師表示,按摩穴位的手法有分補法與瀉法,補法是比較輕柔的按摩手法;瀉法則是針對穴道施與力道較大的手法,有些中醫學派主張可用指關節按摩穴位。 徐醫師並叮嚀,雖然按摩與針灸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在中醫臨床中也很常使用 ,但是如果有身體上的不適,是無法以按摩治療,還是要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
新聞來源: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