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0-3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863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1794
- 相冊
- 0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1980年以前,臺灣茶葉大抵以外銷為主,1980年以後,由於臺幣升值,茶葉生產與製造勞力缺乏,工資高漲,臺茶逐漸喪失外銷競爭能力,出口量在1987年降為780萬公斤,到2000年只剩300萬公斤左右,約為高峰期(1973年)的10%而已。
但在同期,由於臺灣經濟轉趨富裕,飲茶人口大增,再加上茶藝文化的推展,臺灣消費者開始講求飲茶之道,注重茶葉品質,不但促成中南部凍頂茶與高山茶之興起,亦促使業者開始以內銷為經營目標,演變成今日臺灣茶葉從外銷轉為內銷之局面,今日總產量約2,100萬公斤的茶,90%已用來內銷。
另外,1989年臺灣罐(盒)裝飲料茶興起,開始大量進口茶葉(以紅茶、茉莉花茶為主)做為原料。進口茶葉1985年僅為310萬公斤左右,1994年突破1,000萬公斤,2003年高達1,850萬公斤。主要從越南、中國、錫蘭、印尼等國進口,而其中大部分又來自以臺商為主的越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