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70|回覆: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學佛成就的關鍵??? [複製連結]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7-15 23:02: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7-18 07:17:26 |只看該作者
學佛者何況在乎成就呢~~!!

學佛者一旦有了得失心,學的又算是什麼佛呢...

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修習法門與導師,並無需多所評論。

習佛也是修心,能不入歧途,修得自己心中的真佛,便是佛。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4-7-18 08:02: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4-7-18 08:13:0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4-7-18 16:41: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4-7-19 09:28:0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4-7-20 23:55: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4-7-20 23:59 編輯

呵~~
先不說學佛成就的關鍵~~

說說我喜佛的原因~~

有幾點~~
小時候記得很清楚~~現在回憶也歷歷在目~
就是一聽佛號~全身震動,全身起雞皮疙瘩,然後心情快樂保持了好多天~~~

在來去佛寺,只要聽到作早晚課的聲音,就淚流滿面,但心不是陰暗的,反而有種安隱的心境~~


最重要的是,國中有過入定的經驗~~
那種快樂和心境,現在還是很懷念@@!!~
但當時不懂,覺得沒什麼~~

現在年紀大了,修定修來,反而不容易~~
雖然知見變多了,但(定)確還達不到當時的境界~~

呵~~
所以童貞修定易呀!!~這是真實的事~
有了定的修持,學佛路上就好比多了根手棍~~才能上路
不然說在多,都是虛的~~

因為很多入觀,觀到的境界(身心的境界),都要有定功當基礎,才能進行~~
比如白骨觀等等,觀身心種種變化~
扯遠了~~

點評

淚若雨下  哈~ 您示意有所指吧 慚愧慚愧 讓您見笑了  發表於 2014-7-23 12:23:12
淚若雨下  那時候自己也常常在 想自己也不是多好 還好意思說人 哈~ 罵人者 其實是在罵自己 對不起了  發表於 2014-7-21 21:15:39
淚若雨下  忘大 您說的是淚雨我吧 這版應該只有淚雨罵了你 罵了你之後 淚雨也是很不好過 跟您說聲對不起  發表於 2014-7-21 21:13:52
忘憂亭  腦袋裝一堆東西連初禪都很難進入...,還有老鼠你感應的方式好奇怪,讓我房間的燈泡燒掉一盞。  發表於 2014-7-21 00:13:41
忘憂亭  我本來見人都是一派輕鬆的笑嘻嘻,也從來不想跟稚嫩又自大的開版沾上邊。至從無相老大罵我之後,讓我這陣子是滿腹的鬱悶跟苦水。  發表於 2014-7-21 00:06:37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4-7-21 23:03: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淚若雨下 於 2014-7-22 19:19 編輯
boy650623 發表於 2014-7-20 23:55  
呵~~
先不說學佛成就的關鍵~~


B大大 淚雨看了您的文章 怎愈看有些地方像似淚雨的際遇  難道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 難怪古人說 往別人身上吐一坨口水 那坨口水反而會掉落在自己身上

不過淚雨入一次小小定之後的 現在有種怪現象 那就是常常會放空 所以 淚雨到現在頭殼空空 說話也空空 就像某人說的 衒目亂語吧

祝大大吉祥如意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4-7-23 11:56:28 |只看該作者
淚若雨下 發表於 2014-7-21 23:03  
B大大 淚雨看了您的文章 怎愈看有些地方像似淚雨的際遇  難道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 難怪古人說 往別人身上吐 ...

你說的空空~
在我經歷~
就是如夢似幻感覺~~一切不真實
身體輕飄飄的~

我當時是讀了圓覺經,之後才有這種境界~
後來強迫把自已拉回現實~

但我對那境界,好壞不知道~
也就是說停留久了,不知好或不好~

當時感覺很像是夢中行吧~~所以腦子不裝一切東西~~隨應隨了,故空空如也@@!~

點評

忘憂亭  你門玩吧。過路群眾見吵雜要蓋下此篇,所以有二次被下洗到2頁。惡魔我就適可而止了。  發表於 2014-7-23 12:48:57
淚若雨下  B大大 消失這段時間 說話方面成熟許多 想必對佛學又有另一體悟了吧  發表於 2014-7-23 12:28:21
忘憂亭  大老版不是惡執空,他是法身的月亮,讓我驚訝。  發表於 2014-7-23 12:20:08
淚若雨下  淚雨的空 不是你想的那種空 而是 頭殼真的空空 呵呵  發表於 2014-7-23 12:15:52
淚若雨下  想不到 您的根基那麼的深厚 可喜可賀 讚嘆  發表於 2014-7-23 12:14:56

Rank: 12Rank: 12Rank: 12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5-5-12 20:51:35 |只看該作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斷煩惱與證道果

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導致生死諸苦之因是煩惱,有煩惱就必定有生死諸苦,這是世間之因果。
要出離生死就必須斷除煩惱,通過修習戒學、定學、慧學,在證悟聖道時則可以斷除煩惱,這是出世間之因果。
世間之因果屬於苦聖諦與集聖諦,出世間之因果屬於滅聖諦與道聖諦。
修行戒、定、慧或者說修行止觀可以斷除煩惱。
然而,煩惱是在哪個階段被斷除的呢?
斷除哪些煩惱呢?
又是如何地斷除呢?
為什麼能斷除呢?
下面將依據上座部佛教對此進行解釋。
煩惱的根本有三種,指貪、瞋、癡。
若再細分,又可分爲「十結」(dasa saüyojanàni),即:
欲貪結、
色貪結、
無色貪結、
瞋恚結、
慢結、
見結、
戒禁取結、
疑結、
掉舉結、
無明結。
此「十結」將分別在四種出世間聖道中被斷除,而阿拉漢聖道則能斷除一切煩惱。
在修行觀業處時,依據修習世間慧乃至出世間慧,而次第成就的觀智可分為十六種,即:
名色識別智、
緣攝受智、
思惟智、
生滅隨觀智、
壞滅隨觀智、
怖畏現起智、
過患隨觀智、
厭離隨觀智、
欲解脫智、
審察隨觀智、
行捨智、
隨順智、
種姓智、
道智、
果智、
省察智。
其中,能夠斷除煩惱的是道智。
道果又可分為四個層次,由低至高依次為:入流道果、一來道果、不來道果、阿拉漢道果。

所有的道智皆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即:
1、遍知苦:如實知見五取蘊;
2、斷除苦之因:道智能斷除(減弱)相應的煩惱;
3、證悟涅槃(苦之滅):道智取涅槃為所緣;
4、開展聖道:道心中同時具足八支聖道。
1、入流道智:當禪修者觀照一切諸行無常、苦、無我的世間觀智成熟時,即生起一剎那緣取涅槃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超越凡夫種姓,而達到聖者種姓。此後即刻生起一剎那的入流道心。
入流道心又稱為入流道智、初道智。
入流,巴利語sotàpanna。sota意為流,河流;àpanna, 意為已進入,已到達。
《增支部.第十集》義註注中說:“入流者,為已進入聖道之流。
在聖典中也常作'為現證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正進入證悟入流果者'。入流道智又作至流,即已進入聖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

入流道智能斷除最粗的三種結:
一、執著實有我、我所、靈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見'(又稱薩迦耶見,身見,我見,邪見);
二、執著相信修持苦行、祭祀、儀式等能夠導向解脫的'戒禁取';
三、對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緣起的疑。同時,入流道智也能斷除一切強得足以導致投生至四種惡趣的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產生四種惡趣果報的惡業。
因此,初果入流聖者不可能再墮入四惡趣。

入流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入流聖果。
對於漫長的生死旅途來說,入流聖者已經走近了輪迴的終點,他們的未來世將只投生於人界與天界兩種善趣當中,而且次數最多不會超過七次。
也即是說:入流聖者將於不超過七次的生命期間,必定能得究竟苦邊,趣無餘依般涅槃,絕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
所以,佛教聖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聖者:“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入流聖者已經斷除了邪見,他們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故意造作諸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之類的惡行,即使是在夢中,他們也不會再造作此類的惡業,因為他們已經根除了造作這些惡業的潛伏性煩惱。
持守五戒是證悟入流聖果以上的聲聞聖弟子們的行為素質。
同時,他們對佛陀、正法與僧伽具有堅定不移的清淨信心,戒行聖潔(四種不壞淨),深信緣起,深信因果,並如實知見四聖諦,親證涅槃,成為出世間聖者。
入流聖者根據投生的次數又可分為三種,即:最多七次者、家家者、一種子者。

在《人施設論》中說:“哪一種人為最多七次者?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流轉輪迴於天界和人界七次後,作苦之終結。
這種人稱為『最多七次者』。
哪一種人為家家者?
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流轉輪迴兩或三家(從證悟入流果之後就不可能投生在低賤的家庭,只會投生於大富貴家。這裡指投生在天或人界兩或三次)後作苦之終結。
這種人稱為『家家者』。
哪一種人為一種子者?有一種人滅盡三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
他只投生為人一次後即作苦之終結。這種人稱為『一種子者』。”

2、一來道智:並不能斷除任何「結」,但卻能減弱較粗的慾貪與瞋恚。
一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一來聖果。
一來,巴利語sakadàgàmin,意為再回來此世間結生一次。
《中部·若希望經》注中說:“一來者,為回來一次。
”《人施設論》注中說:“再回來結生一次者,為一來。”在《人施設論》中說:“哪一種人為一來者?於此,有一種人滅盡三結,貪、瞋、痴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這種人稱為『一來』。”

一來聖者初道時已斷了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結,於今又減弱了較粗的慾貪、瞋恚、愚癡,最多只會再回來此欲界世間受生一次,即盡苦邊。一來聖者偶然還會生起一些較輕的煩惱,但並不會時常發生,同時它們的困擾力已經很弱。
對於只來此世間一次,《人施設論》注提到有五種一來者:
1.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即在此人界般涅槃。
但這種人並不在回來一次之列。
2.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生於天界,並在其處般涅槃。
3.有一種在天界證得一來果後,在其處般涅槃。
4.有一種在天界證得一來果後,再生於此人界才般涅槃。
5.有一種在此人界證得一來果後生於天界,在天界命終後再生於此人界才般涅槃。
只有這第五種一來才屬於真正的「一來」,因為他還要再回來此人界結生一次。

3、不來道智能斷除欲貪與瞋恚二結。
不來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不來聖果。
不來,巴利語anàgàmin,意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在《五部論注》中說:“不來者,名為對欲貪、瞋恚於心不動搖以及決定性不會再從其世間退回來者。
”聖典中常如此描述不來聖者: “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五下分結:下分,意即連接到下界的;為投生到欲界之緣的意思。
五下分結即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欲貪結、瞋結。
不來聖者已斷除了這五種下分結的煩惱。
'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來聖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種生,只會化生為梵天人並在梵天界那裡般涅槃。
因為此聖道已斷盡了能把有情系縛於欲界的慾貪與瞋恨兩結,所以不來聖者不會受到欲界的煩惱力牽引而再投生到欲界。
不來聖者若在今生不能夠證悟阿拉漢果,死後只會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梵天並於其處證趣般涅槃。

4、阿拉漢道智:不來聖者雖然已經斷盡了「五下分結」,不再投生於欲界,但卻還是被殘餘的五種極為微細的「上分結」系縛於生死輪迴之中。
阿拉漢道智能徹底地剷除此「五上分結」,即:色貪(對色界生命之貪)、無色貪(對無色界生命之貪)、我慢、掉舉、無明。
阿拉漢道智是使心完全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並直接證悟阿拉漢果之心,它斷除了殘餘的有漏與無明漏,而使阿拉漢聖者被稱為「漏盡者」。同時,阿拉漢道智也斷除了剩餘的所有不善心所:痴(無明)、無慚、無愧、掉舉、慢、昏沈、睡眠。


阿拉漢道智生起之後,即證悟阿拉漢聖果。阿拉漢,巴利語arahant的音譯。
直譯為應當的,值得的,有資格者。
諸經律的義註解釋「阿拉漢」有五種含義:
1.以已遠離一切煩惱故為arahaü(阿拉漢);
2.以已殺煩惱敵故為arahaü;
3.以已破輪迴之輻故為arahaü;
4.以有資格受資具等供養故為arahaü;
5.對惡行已無隱秘故為arahaü。
聖典中經常如此描述證悟阿拉漢道果的聖者:他瞭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再無後有。』阿拉漢聖者已經圓滿地培育了戒、定、慧三學、完全地開展了八聖道,所應作者皆已成辦,所應學者皆已圓滿,故阿拉漢又被稱為「無學」。
他們已經竭盡了一切作為生死之因的煩惱,究竟正盡苦邊,在身壞命終之後,將不會再有生死輪迴。

在四種出世間聖道每一者之後,聲聞聖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槃,前三種道還會省察已斷與殘餘的煩惱,但第四聖道則只有四種,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拉漢再無可省察的煩惱。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點評

老奸巨猾  您是來賣書的吧!!!  發表於 2015-5-12 21:02:21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27 17: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